胡惟庸案-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皇权对相权的围剿

胡惟庸案,明初四大案之首,不管是从持续时间还是从牵扯之广来说,都是名副其实的第一。说到胡惟庸案,很多人都知道死了很多了,朱元璋借此铲除功臣,但是胡惟庸案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真的只是为了铲除功臣这么简单吗?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胡惟庸案的经过,洪武十三年正月(1380年),胡惟庸借祥瑞之兆意图起兵谋害朱元璋,幸被太监云奇发现免于一难。随后明太祖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颁布《昭示奸党录》,以伙同胡惟庸谋不轨罪,处死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已故的滕国公顾时的子孙等开国功臣。后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北元),究其党羽,前后共诛杀3万余人,时称"胡狱"。

胡惟庸案-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皇权对相权的围剿

通过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杀胡惟庸用的是谋反的罪名,那么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这个谋反到底能不能成立。

我们先从胡惟庸的发家史说起,胡惟庸是在朱元璋攻下和州之后才加入红巾军的,并且一直担任的都是文官职务历任宁国主簿、湖广佥事、太常少卿,一直到洪武六年才被自己的姻亲李善长推荐为右丞相,直到洪武十三年被杀,一共是当了七年的丞相。

也就是说,胡惟庸一直以来都是没有直接接触过兵权的,当时的兵权还掌握在徐达的手中,并且开国的那些老将们也都还在。因此你要说胡惟庸能纠结军队造发,我是不相信的,他没这个本事也没这个权力调动军队。

胡惟庸案-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皇权对相权的围剿

第二个也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胡惟庸真的只手遮天吗?我看未必,其实在胡惟庸的身后,一直都有一个影子存在,这个影子就是李善长。李善长作为开国第一功臣,他本身在朝野中的声望是非常之高的。正因此,朱元璋在洪武四年就以年事已高为由,让李善长退休了,这个时候的李善长多大呢,才五十八岁,可以说正是事业的巅峰期,突然让他下台,肯定是不干的。

但是正所谓,君命不可违,没办法李善长告老还乡了,但是却通过努力将自己的姻亲胡惟庸推了上去。胡惟庸专政朝野肯定不可能靠的是自己一个人,他也有自己的团队,他的团队就是淮西朋党,而淮西朋党的首领是谁,是李善长。可以说,虽然李善长离开了朝廷,但是他依然有着足够的权力去影响整个朝野,靠的正是自己扶持出来的胡惟庸,因此我们大可以相信,胡惟庸其实只不过是李善长的傀儡,就算整个傀儡再厉害,他也始终是个傀儡。

胡惟庸案-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皇权对相权的围剿

好了,通过上面两点,我们可以推断出,胡惟庸要造发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那么既然胡惟庸不太可能造发,那么为什么朱元璋要以造发罪掀起轰轰烈烈的胡惟庸案呢?

这就回归到了我们的主题,胡惟庸案-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皇权对相权的围剿。

自秦朝建立丞相制度以来,皇权与相权之间就一直存在着争斗,相互之间各有胜负。这个矛盾到了朱元璋这里也是一样,就算朱元璋是开国皇帝,权力非常大,但是依旧存在着皇权与相权之争,为了彻底解决掉这个问题,避免自己的后代被架空。朱元璋开始寻求皇权对相权的掌控,而随着这种实验的不断进行,朱元璋的想法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胡惟庸案-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皇权对相权的围剿

朱元璋一开始想的是扶持一个和稀泥的丞相,这样相权就不会与皇权进行抗争了。于是洪武四年他将李善长给辞退了,并且重用了明显担任不了丞相职务的汪广洋。为什么说汪广洋明显担任不了丞相呢,我们可以通过朱元璋与刘伯温的对话得知,又问:“杨宪何如?”刘基答道:“宪有相材,无相器。”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道:“器量褊浅,比宪不如。”

既然朱元璋已经知道汪广洋担任不了丞相一职,为什么还要让他去做这个二把手呢,就是因为汪广洋做丞相,对于皇权产生不了任何的威胁。但是汪广洋这个人实在是不争气,他确实对皇权产生不了威胁,但他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于是朱元璋只能找个能做事的来,这个能做事的就是胡惟庸。

胡惟庸案-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皇权对相权的围剿

一开始按朱元璋的意思是汪广洋虽然做不了事,但是用来牵制胡惟庸应该还是可以的,可惜汪广洋连这点都做不到,于是只能被贬。洪武十年,胡惟庸升任左丞相,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朋党更是无法无天,没办法朱元璋只能又把汪广洋调回右丞相的位子,希望他能稍牵制一下。可惜朱元璋的愿望又落空了,气不过的朱元璋洪武十二年十二月将汪广洋杀了。

自从发现左右丞相互相牵制的方法失效以后,朱元璋就开始准备彻底将相权给剿灭,就如同他当初剿灭陈友谅和张士诚一样。洪武十一年三月,朱元璋下令凡奏事,无需关白中书省,也就是说不用再任何事都经过丞相了。

胡惟庸案-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皇权对相权的围剿

一直到洪武十二年汪广洋被杀,朱元璋一手谋划的皇权对相权的围剿开始了,先是汪广洋作为软柿子被捏了。随后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围剿正式开始了,胡惟庸当天即被处死在狱中,并且下令废除中书省,由六部直接负责事务。胡惟庸的死,标志着现有的相权已经被朱元璋给剿灭了,但是这还远远不够,现有的相权仅仅只是表面的东西,真正深处的相权依旧盘根错扎着,牢牢的在朝野中盘踞。

随之而来的就是大清洗,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朋党在随后长达十二年的时间里被一个个杀掉,至此朱元璋终于完成了自己的计划,完成了皇权对相权的围剿,并且为了防止死灰复燃,特意下令不准再设立丞相一职。

胡惟庸案-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皇权对相权的围剿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朱元璋绝对想不到自己花费这么大的力气去围剿的相权,在他死后又重新活了过来,虽然朱元璋非常了丞相一职,但是他的儿子朱棣却搞出个内阁出来,明代后期的内阁首府虽无丞相名,却一直都有丞相之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