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案-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皇權對相權的圍剿

胡惟庸案,明初四大案之首,不管是從持續時間還是從牽扯之廣來說,都是名副其實的第一。說到胡惟庸案,很多人都知道死了很多了,朱元璋藉此剷除功臣,但是胡惟庸案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真的只是為了剷除功臣這麼簡單嗎?

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胡惟庸案的經過,洪武十三年正月(1380年),胡惟庸借祥瑞之兆意圖起兵謀害朱元璋,幸被太監雲奇發現免於一難。隨後明太祖以"謀不軌"罪誅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時殺御史大夫陳寧、中丞塗節等數人。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頒佈《昭示奸黨錄》,以夥同胡惟庸謀不軌罪,處死韓國公李善長、列侯陸仲亨、已故的滕國公顧時的子孫等開國功臣。後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北元),究其黨羽,前後共誅殺3萬餘人,時稱"胡獄"。

胡惟庸案-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皇權對相權的圍剿

通過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朱元璋殺胡惟庸用的是謀反的罪名,那麼我們首先來看一下這個謀反到底能不能成立。

我們先從胡惟庸的發家史說起,胡惟庸是在朱元璋攻下和州之後才加入紅巾軍的,並且一直擔任的都是文官職務歷任寧國主簿、湖廣僉事、太常少卿,一直到洪武六年才被自己的姻親李善長推薦為右丞相,直到洪武十三年被殺,一共是當了七年的丞相。

也就是說,胡惟庸一直以來都是沒有直接接觸過兵權的,當時的兵權還掌握在徐達的手中,並且開國的那些老將們也都還在。因此你要說胡惟庸能糾結軍隊造發,我是不相信的,他沒這個本事也沒這個權力調動軍隊。

胡惟庸案-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皇權對相權的圍剿

第二個也是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胡惟庸真的隻手遮天嗎?我看未必,其實在胡惟庸的身後,一直都有一個影子存在,這個影子就是李善長。李善長作為開國第一功臣,他本身在朝野中的聲望是非常之高的。正因此,朱元璋在洪武四年就以年事已高為由,讓李善長退休了,這個時候的李善長多大呢,才五十八歲,可以說正是事業的巔峰期,突然讓他下臺,肯定是不幹的。

但是正所謂,君命不可違,沒辦法李善長告老還鄉了,但是卻通過努力將自己的姻親胡惟庸推了上去。胡惟庸專政朝野肯定不可能靠的是自己一個人,他也有自己的團隊,他的團隊就是淮西朋黨,而淮西朋黨的首領是誰,是李善長。可以說,雖然李善長離開了朝廷,但是他依然有著足夠的權力去影響整個朝野,靠的正是自己扶持出來的胡惟庸,因此我們大可以相信,胡惟庸其實只不過是李善長的傀儡,就算整個傀儡再厲害,他也始終是個傀儡。

胡惟庸案-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皇權對相權的圍剿

好了,通過上面兩點,我們可以推斷出,胡惟庸要造發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那麼既然胡惟庸不太可能造發,那麼為什麼朱元璋要以造發罪掀起轟轟烈烈的胡惟庸案呢?

這就回歸到了我們的主題,胡惟庸案-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皇權對相權的圍剿。

自秦朝建立丞相制度以來,皇權與相權之間就一直存在著爭鬥,相互之間各有勝負。這個矛盾到了朱元璋這裡也是一樣,就算朱元璋是開國皇帝,權力非常大,但是依舊存在著皇權與相權之爭,為了徹底解決掉這個問題,避免自己的後代被架空。朱元璋開始尋求皇權對相權的掌控,而隨著這種實驗的不斷進行,朱元璋的想法也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化。

胡惟庸案-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皇權對相權的圍剿

朱元璋一開始想的是扶持一個和稀泥的丞相,這樣相權就不會與皇權進行抗爭了。於是洪武四年他將李善長給辭退了,並且重用了明顯擔任不了丞相職務的汪廣洋。為什麼說汪廣洋明顯擔任不了丞相呢,我們可以通過朱元璋與劉伯溫的對話得知,又問:“楊憲何如?”劉基答道:“憲有相材,無相器。”朱元璋又問:“汪廣洋如何?”劉基道:“器量褊淺,比憲不如。”

既然朱元璋已經知道汪廣洋擔任不了丞相一職,為什麼還要讓他去做這個二把手呢,就是因為汪廣洋做丞相,對於皇權產生不了任何的威脅。但是汪廣洋這個人實在是不爭氣,他確實對皇權產生不了威脅,但他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於是朱元璋只能找個能做事的來,這個能做事的就是胡惟庸。

胡惟庸案-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皇權對相權的圍剿

一開始按朱元璋的意思是汪廣洋雖然做不了事,但是用來牽制胡惟庸應該還是可以的,可惜汪廣洋連這點都做不到,於是只能被貶。洪武十年,胡惟庸升任左丞相,以李善長為首的淮西朋黨更是無法無天,沒辦法朱元璋只能又把汪廣洋調回右丞相的位子,希望他能稍牽制一下。可惜朱元璋的願望又落空了,氣不過的朱元璋洪武十二年十二月將汪廣洋殺了。

自從發現左右丞相互相牽制的方法失效以後,朱元璋就開始準備徹底將相權給剿滅,就如同他當初剿滅陳友諒和張士誠一樣。洪武十一年三月,朱元璋下令凡奏事,無需關白中書省,也就是說不用再任何事都經過丞相了。

胡惟庸案-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皇權對相權的圍剿

一直到洪武十二年汪廣洋被殺,朱元璋一手謀劃的皇權對相權的圍剿開始了,先是汪廣洋作為軟柿子被捏了。隨後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圍剿正式開始了,胡惟庸當天即被處死在獄中,並且下令廢除中書省,由六部直接負責事務。胡惟庸的死,標誌著現有的相權已經被朱元璋給剿滅了,但是這還遠遠不夠,現有的相權僅僅只是表面的東西,真正深處的相權依舊盤根錯扎著,牢牢的在朝野中盤踞。

隨之而來的就是大清洗,以李善長為首的淮西朋黨在隨後長達十二年的時間裡被一個個殺掉,至此朱元璋終於完成了自己的計劃,完成了皇權對相權的圍剿,並且為了防止死灰復燃,特意下令不準再設立丞相一職。

胡惟庸案-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皇權對相權的圍剿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朱元璋絕對想不到自己花費這麼大的力氣去圍剿的相權,在他死後又重新活了過來,雖然朱元璋非常了丞相一職,但是他的兒子朱棣卻搞出個內閣出來,明代後期的內閣首府雖無丞相名,卻一直都有丞相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