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宰相“代言人”胡惟庸:揭秘废除宰相制度背后的官场道理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奉行的是君权、相权并行制度

,宰相有着极高的权力和极大的话语权,对君权起到了很好的制约作用。

而这种情况直到明朝初期才有了彻底的改变,这一切都源于洪武年间著名的“胡惟庸案”。

宰相“代言人”胡惟庸:揭秘废除宰相制度背后的官场道理

胡惟庸(?-1380年)

胡惟庸,濠州定远县(今属安徽)人。早年追随朱元璋起兵,颇受宠信,任丞相。后因被疑叛乱,爆发了胡惟庸案,遭朱元璋处死。

宰相“代言人”胡惟庸:揭秘废除宰相制度背后的官场道理

明初,胡惟庸案又称胡党之狱,是明初四大案之一。此案主人公胡惟庸,早年随朱元璋起兵,颇受信任。洪武六年,胡惟庸受同乡、明朝开国丞相李善长的推荐,开始担任右丞相。

洪武十年,胡惟庸进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胡惟庸向来自觉奋进、勇于任事。但同时,由于自身性格的原因,他也是个骄纵跋扈、恃权独行的人。

宰相“代言人”胡惟庸:揭秘废除宰相制度背后的官场道理

胡惟庸的位置可算得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少朝廷官员拜托他做事情,而随着他权力的不断扩大,他自己的做事风格也越来越浮夸。

胡惟庸不仅擅自决定上下官员的生杀升降,而且所有朝廷内外的奏章他都要亲自预览,对自己不利的人,不利的话,都要上报。

虽然如此,但当时朝中还是有一些有识之士,不畏胡惟庸的权利,即使他广植党羽,上门馈送金帛重礼攀附者不可胜数,但徐达、刘伯温等人和他有嫌隙,想方设法置其于死地。

宰相“代言人”胡惟庸:揭秘废除宰相制度背后的官场道理

胡惟庸后期专横跋扈的行事风格,给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引起了同样权力欲极强的朱元璋的不满。

洪武十三年正月,涂节和中书省吏上书告胡惟庸谋反,朱元璋不假思索,遂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朱元璋颁布《昭示奸党录》,以伙同胡惟庸谋不轨罪,处死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已故的滕国公顾时的子孙等开国功臣。

宰相“代言人”胡惟庸:揭秘废除宰相制度背后的官场道理

胡惟庸案历时十年,前后诛杀3万余人,波及之广、震动之大,十分罕见。

但这些还不是最关键的,胡惟庸案对历史影响最大之处乃是朱元璋借此罢左右丞相,废除中书省,权分六部,另设内阁。

内阁大学士乃至内阁首辅的权力完全不能与丞相相提并论,自秦汉以来实行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就此废除,胡惟庸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手握大权的宰相。

宰相“代言人”胡惟庸:揭秘废除宰相制度背后的官场道理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杀胡惟庸呢?

而且为什么要牵连诛杀其他三万余国之栋梁?

是真的相信他们都有罪、都要造反吗?

其实朱元璋知道,他的江山未来接班人朱标,太仁弱了,朱标是无法束缚和管理的,他要为自己的儿子平稳登基坐江山,扫平一切。

宰相“代言人”胡惟庸:揭秘废除宰相制度背后的官场道理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胡惟庸做了七年的宰相,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是朱元璋放开手让他做的,因为朱元璋不是昏君,因此,这七年,胡惟庸做了哪些事,朱元璋不可能不知道。

而以为朱元璋不知道的恐怕只有胡惟庸吧,这七年,朱元璋放开手让他干,做了错事,朱元璋充耳不闻,装作没事,这使胡惟庸不断走向了无底深渊!

宰相“代言人”胡惟庸:揭秘废除宰相制度背后的官场道理

朱元璋是要借“胡惟庸案”扫除障碍,废除宰丞制度,加强皇权,重建历史格局。这才是朱元璋大费周章、耗时十载除“胡党”的根本原因。

治国的巧妙之处,是什么人都得用,君子,小人,因为这些都是帝王的棋子而已,是棋子,也就得弃子。朱元璋下了一手妙棋,让大臣们之间斗得你死我活。

宰相“代言人”胡惟庸:揭秘废除宰相制度背后的官场道理

然后让他们犯错,犯更大的错,最后,时机差不多了,他就出面,来个一锅烩!将野草,渣子处理的干干净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