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金所成交量連續兩月下滑六成隱情,孫明達新平台浮出水面?

戳上面藍字關注「華夏互聯網金融」

融金所成交量连续两月下滑六成隐情,孙明达新平台浮出水面?
融金所成交量连续两月下滑六成隐情,孙明达新平台浮出水面?

向左走還是向右走?如今站在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的互金平臺不得不做出選擇。

曾經盛極一時到平臺數量幾乎腰斬,涉車貸平臺業務平臺的命運令人唏噓,隨著監管部門對整個網貸行業的調控,車貸平臺“倒閉潮”正在加速。

根據網貸之家的不完全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4月初,涉及車貸業務的P2P平臺,仍在運營的只剩859家。而在去年全盛時期,涉及車貸業務的企業甚至多達1741家,這意味著51%的P2P車貸平臺已經倒閉。

在大環境之下,“倖存者”的日子同樣不好過。以深圳老牌平臺融金所為例,目前該平臺兩個月成交量銳減超過六成,業務結構中車貸佔比已經讓位於信用貸。

其車貸業務主動還是被動減少不得而知,但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稱,融金所董事長孫明達旗下已經新成立一家涵蓋汽車金融平臺“納鑫普惠”。經過5年發展,融金所已經建立起一定的行業聲譽,成立相同業務的新平臺意欲何為?

成交量“腰斬”

車貸業務包括車輛抵押貸款、質押貸款、車輛消費貸款、車輛融資租賃、車商貸業務等多種類型。從風控角度來看,P2P車貸平臺的業務模式主要是車輛抵/質押貸款;2017年,抵押/質押型車貸交易額達2093億元,約佔84.5%。

在監管對網貸平臺標的進行了限額之後,“小額”、“分散”的車貸業務一度前途無量。成立於2013年5月份的融金所累計成交量已經突破255億元,車貸業務也是近年來發力的主要方向。

今年3月份,融金所聯合創始人張東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經表示,2018年是汽車金融資本上市的重要年份,也是汽車金融行業有很多玩法和打法的創新年,是市場不斷演變和推陳出新的過程,2018年值得展望。

今年4月,融金所月借貸金額曾達到14.86億元,全國排名取代人人聚財,但之後卻迎來“滑鐵盧”,今年5月則僅有6.44億元,到了6月,該司借貸規模進一步下降至5.29億元,短短兩個月,成交量銳減64%。

記者從業內人士方面瞭解到,從業務上來看,融金所規模的減少主要是車貸萎縮所致,據悉上個月車貸規模下降至6000萬元。這一點從第三方鳴金網統計數據也得到了佐證,因暫停發標,今年5月份融金所車貸業務排名已經在47名開外。

從公司信息披露的內容來看,整體來看,融金所當前的項目類型汽車抵押已經降至41.51%,信用標成為業務最主要的,佔比超過58%。

具體到單月資產端數據,2017年底,融金所汽車抵押標的佔比超過56.21%,信用標僅為39.1%,到了今年5月份,其汽車抵押標的佔比僅為12,21%,信用標升至87.39%。對於融金所車貸業務緣何按下暫停鍵,記者向公司方面求證,但並未得到回覆。

納鑫普惠浮出水面

值得注意的是,融金所董事長孫明達另外一家涵蓋汽車金融平臺納鑫普惠浮出水面。

通過天眼查數據顯示,成立於2016年底的納鑫普惠法人代表為羅鳳林,由深圳市納鑫控股集團100%控股,而後者的股東組成則是深圳鼎盛金融控股(以下簡稱“鼎盛金融”)持股60%,前述融金所聯合創始人張東波持股40%。

而鼎盛金融的股東結構分別為深圳市國鑫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孫明達持股87%)持股50%、孫明達33.33%以及廈門國際金融技術有限公司持股16.67%。由此可見,納鑫普惠的實際控制人仍為孫明達。

納鑫控股的官網信息顯示,納鑫普惠專注於社區金融服務的機構。公司管理團隊均具備多年銀行、保險、互聯網金融行業從業經驗,風控體系專業紮實,曾開發及管理信貸資產、汽車金融資產將近100億。公司總部位於深圳,目前在全國內擁有80家分公司。

不過納鑫普惠則相對神秘,該平臺當前還沒有網站,資產端、投資人無從考據。

合規壓力仍存

有業內人士認為,從行業中來看,剝離出原有不合規資產,將合規業務注入新平臺已經成為當前行業公開的秘密。

合規是懸在所有平臺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儘管網貸合規備案已經“事實性”延期,但是監管對於網貸平臺合規的要求並未降低。

用新殼來應對監管這一點,在融金所身上也並非完全說得通。根據其官網公佈的合規進度顯示,其稱“此前的歷史遺留大標整改已經完成”。

儘管沒有大額資產的歷史包袱,融金所的合規之路也並非坦途。直到今年4月25日,融金所在經歷了長達一年多的艱難曲折之後,才攜手新網銀行完成銀行存管系統上線。

據悉,2016年成立的新網銀行是國內第三家互聯網金融,總部位於四川省,近年來在銀行存管業務上合作頗多。然而從監管的角度講,融金所與其合作並不符合深圳地區關於銀行存管屬地化的要求。

經歷過野蠻生長,網貸平臺已經走入合規的深水區,監管的刀還未真正落下,很多平臺已經撐不下去了,記者統計發現,僅剛剛過去的6月,已有超過40家平臺“暴雷”,其中民營系佔主導,也不缺乏國資參股控股的所謂有“背景”的平臺。

暴雷的增加減弱了投資者對網貸平臺的信任,紛紛撤離,平臺承受者來自資產端與資金端的雙向流動性壓力,如何邁過這個坎兒,是擺在包括融金所在內所有網貸平臺前面的難題。

投稿、交流,歡迎添加微信:13401098216

華夏時報旗下互金頻道,已入駐平臺

融金所成交量连续两月下滑六成隐情,孙明达新平台浮出水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