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中斷楚江開——和縣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和縣天門山

老巢湖地區,丘巒起伏,河湖交錯,風光獨特。在眾多的山嶽景區,多寺廟亭臺等人文建築,摩崖石刻類遺址相對稀少。目前所知,僅有紫微洞風景區的王喬洞、廬江半山亭、浮槎山將軍石與天門山等四、五處。從歷史和藝術角度來看,和縣天門山石刻歷史最悠久,藝術價值最高。

和縣自古為金陵屏障,東晉王導特在和州城建築“遏虎崗”,以防禦北方南侵。王氏子弟王羲之,得天時地利,曾來天門山遊玩,興盡之時,大書“振衣濯足”,被人鐫刻在天門崖壁。有利的險要地勢,使得石刻保存至今,一度被當做水文標識。這裡,值得我們在週末郊遊時適當留心。

天門山遊記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物以文名,長江兩岸的一對小山丘,經過大詩人李白這首《望天門山》一包裝,旋即名震天下,千古流傳。春天裡一個微晴的日子,我來到了“雙峰自相對”的和州江畔。

這裡沃野平疇,蔬菜大棚連綿不斷,其間偶見燦然油菜花,以及熱鬧的白杏紅桃。往年,花團錦簇應是清明前後的現象,今年明顯暖冬,還是正月裡,已經桃李爭豔了。天門山顯然不高峻,6、70米的樣子,只因坐落平原,才有了一山雄峙大江邊的氣勢。山下有烈士紀念館,廟宇改建的,用來紀念渡江戰役中獻身的英烈們。渡江時,曾經有一位團長壯烈犧牲在天門山,他可能是犧牲在巢湖地面上的最高級別人物,勝利在望之即魂歸九泉,殊為遺憾。

登山那會兒,微笑的太陽倏然躲到淡雲身後,眼前似乎有輕霧飄起,景物稍稍虛渺,亦真亦幻,透過氤氳,真切聽得機帆船的馬達聲和輪船厚重的汽笛。一口氣爬上峰頂,薄薄霧氣陡的散盡,四野春光一覽無餘,可以俯瞰滾滾東逝的長江水,可以眺望太白詩仙的青山墓園……採摘一束野花,獻在烈士紀念碑前,然後靠在亭子裡,微風輕拂遊人的臉,目廣心寬,愜意的心甚至可以跟隨大輪東去江浙、西進川蜀。水上陳橋洲,中分大江,遠離城市,恍似世外桃源,若不是過往舟楫打擾,絕對是偷取閒情逸致的天然處所,難怪王羲之要在天門山振衣濯足。

天門中斷楚江開——和縣天門山

可惜,人們在天門山開發了公共墓園,這是一個無法彌合的傷口。在本地區,這樣的現象真不少——冶父山森林公園,公墓象巨大的瘡疤;鼓山也在經受公墓的困擾;亞父山墳塋遍地;望城崗烈士陵園旁邊,也赫然存在公墓;北邊的西山公墓,因為影響城市建設,曾引發人們議論,孰料又在山北邊規劃了一個,相距只有10多公里。不科學的規劃和建設,破壞了自然資源,侵蝕了人文景區,成為地方上久遠的痛!

返程,路過一個叫做白渡橋的地方。聽說,這名字得自唐朝白居易、劉禹錫渡河的典故。它蘊涵的歷史信息,給遊人帶來無限寬廣的遐想空間。豐富的歷史信息,需要實實在在的承載主體。白渡橋緣起於唐,初建在宋,民國正式建成石拱橋。這座石拱橋,是歷史信息的實物標誌,成為遊人抒情懷古的吟詠對象。

口頭談論著白渡橋,心裡想的卻是天門山公墓。除烈士紀念碑等建築,有司可以考慮適當改變現狀,還世間一座完整的天門奇觀,還歷史一個完整的信息載體,使它們得以繼續流傳給後世子孫。(聊國雲)

天門中斷楚江開——和縣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和縣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和縣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和縣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和縣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和縣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和縣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和縣天門山

最憶是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