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迷案:諸葛亮所製作的「木牛流馬」究竟是何方神物

木牛流馬

木牛流馬,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發明的運輸工具,分為木牛與流馬。史載建興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諸葛亮在北伐時所使用,其載重量為“一歲糧”,大約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為“特行者數十里,群行三十里”,為蜀國十萬大軍提供糧食。不過,確實的方式、樣貌現在亦不明,對其亦有不同的解釋。

三國迷案:諸葛亮所製作的“木牛流馬”究竟是何方神物

木牛流馬

在《三國演義》的第一百二十回中,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獲,最主要的還是發明了一種新式的運輸工具,那就是木牛流馬。諸葛亮靠著這種運輸工具解決了十萬大軍的糧草運輸問題,並且木牛流馬相當先進,完全不使用能源作為依賴,可以自動行走。

如此神奇的機械,是何方神物呢?既然如此神奇,那為何會失傳呢,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對於這個問題一直爭論不休。

三國迷案:諸葛亮所製作的“木牛流馬”究竟是何方神物

諸葛亮

筆者對此進行了研究,總結出主要三個觀點,希望能夠幫助大家解答疑惑。

一.獨輪車

北宋的陳師道對於木牛流馬有一段文字記載:

“蜀中有小車,獨推載八石,前如牛頭;又有大車,用四人推,載十石,蓋木牛流馬也。”

除了他以外,宋代的高承寫的《事物紀原》中也有記載:“木牛即今小車之有前轅者;流馬即今獨推者。”

他們認為,木牛是有前轅的獨輪車,流馬是沒有前轅的獨推小車,這一觀點是一種關於木牛流馬的主要觀點。不過最早是宋代的歷史,距離三國時期已有了1000多年,所以這種觀點的真實性還有待商榷。

三國迷案:諸葛亮所製作的“木牛流馬”究竟是何方神物

獨輪車

二.齒輪工具

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記載:"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

這句話足以看出木牛流馬確實是諸葛亮所製作,而連弩在歷史上也是真實存在的。

而在諸葛亮造出木牛流馬200多年後,南北朝時期的科技天才祖沖之也造出了木牛流馬。

根據《南齊書·祖沖之傳》中記載:“以諸葛亮有木牛流馬,乃造一器,不因風水,施機自運,不勞人力。” 但可惜的是,祖沖之沒有留下關於木牛流馬的詳細資料。 不過他的記載為自動機械的觀點提供了佐證,他認為三國時利用齒輪製作機械已為常見,所以木牛流馬極有可能 是一種運用齒輪原理製作的自動機械。能夠自動運轉,但也需要人為啟動開關。

三國迷案:諸葛亮所製作的“木牛流馬”究竟是何方神物

木牛流馬

三.重型運輸工具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木牛流馬是絞盤和索道的結合體,其核心部分為一組將水平方向推動的絞盤轉為垂直方向轉動的一組傘齒輪傳動裝置。

這套裝置以“牛足”為基座,“牛腹”為機體,牛背為機罩,同時令士兵在索道上掛糧食袋子,利用兩山之間的高低差運動。倘若落差較小,盛放糧食的容器不能自動滑落,要靠人推絞盤,這就是所謂的“人不大勞。”

而史書中關於木馬的介紹實際上是一個與木牛配套的糧食裝載工具。並且製造較為簡單,所以詳列了它的製作尺寸。根據《三國志》記載:“.(建興)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另一條道路),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

由此可以理解為前一次出祁山,山間的落差較小,所以用木牛。而三年後出斜谷,技術也得到了改進,同時山間的落差較大,所以用流馬。極大地節約了人力物力。

三國迷案:諸葛亮所製作的“木牛流馬”究竟是何方神物

木牛流馬

即使人們現在沒雨還原出木牛流馬,但不可否認的是,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中華五千年文化,仍存在著無數謎團等著我們去探索,在發現真相之前,木牛流馬還是一個迷。

一起探索不為人知的歷史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