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績好,是因爲天資、遺傳、父母教育好,還是孩子自身努力?

早上一出門,就聽到鄰居家13歲的兒子小田和他媽媽在上演“全武行”,吼聲震天,薄薄的牆壁壓根阻擋不住他倆的聲音,聽起來像是關於期末考前電子產品是否要沒收。

媽媽:“這個禮拜天15個小時,你只有兩個小時在做作業,其餘時間都在看網絡小說!你期末考不要考了是不是!”

小田:“你自己說我做完作業就可以隨便安排時間的!你騙我!”

媽媽:“那我說的是平時!你月底就期末考了你知不知道?”

小田:“那又怎麼樣!要期末考就不要生活了嗎?”

媽媽:“你到底是為誰讀書啊?怎麼這麼大了還不懂事?我小時候讀書沒叫你外婆費一點心!”

小田:“你又來!你煩不煩!破手機誰稀罕!”

接著就看到鄰居家兒子氣咻咻地出門,狠狠甩上門,也不和我打個招呼,就憤憤地關上電梯門走了。

小田媽媽緊跟著開家門走出來,面如黑炭,看到我,略帶尷尬地扯了一下嘴角。

我忍不住問她:“怎麼,小田又鬧彆扭了?”

小田媽媽立刻開始滔滔不絕地控訴小田:

“你說真的氣不氣人,我和他爸爸也好歹都是留美博士回來,怎麼小田一點讀書的天賦都沒有,門門課倒數,玩遊戲的時候聰明得不行,一看到書事情就多得沒邊。我上個禮拜把他的手機、iPad、Kindle都沒收了,他就假裝看電腦裡作業表,偷偷把網絡小說下載到電腦裡看,我拔掉他的網線,他居然能從儲藏室裡把淘汰的手機翻出來修好了用,真的跟貓抓老鼠一樣,我的胸口悶啊……”

孩子成績好,是因為天資、遺傳、父母教育好,還是孩子自身努力?

話說起來,的確是令人費解,中國的俗話“龍生龍鳳生鳳”,怎麼父母都是學霸,孩子居然能成個學渣呢?小田父母可不是一般的人才,都是在世界頂尖的生物公司做醫藥研發的,回家也絕對不是捧著手機刷票圈的反面榜樣。但小田似乎把遺傳的高智商全花在和父母、老師鬥智鬥勇上了,除了體育成績,各門功課全面飄紅。

這樣奇怪的事兒好像還不是個別現象,你看網上的留言:

孩子成績好,是因為天資、遺傳、父母教育好,還是孩子自身努力?

孩子成績好,是因為天資、遺傳、父母教育好,還是孩子自身努力?

這麼看起來,孩子的學習成績,和父母的遺傳基因還真的沒啥關係。

那麼,究竟成績好的孩子,有哪些共性呢?我們調研了不同高考狀元的訪談,發現有如下的共同點:

不刷題,刷筆記

幾乎所有的高考狀元都強調課堂專心和反覆整理筆記。比較常見的做法是:預習筆記整理框架結構,課堂上講自己的筆記與老師的講解相互結合,課後複習筆記把心得體會、參考書中的補充內容,再重新整理到筆記中。期末複習時,從頭整理一次自己的筆記。如果有同學的筆記可以相互分享,對學習事半功倍。

如2016年上海理科高考狀元李瀚飛在採訪中說:

“我不是那種刷題特別多的學生,只是比較注重聽課的效率,經常複習筆記。而且那些刷的題一定要弄懂,並且融會貫通。”李翰飛說,高一高二時,每節課都是全神貫注,認真記筆記,高三時因為很多是複習的內容,所以“我只是關注課堂上老師講的內容,一旦有不清楚的問題下課會立刻找老師解決。”

孩子成績好,是因為天資、遺傳、父母教育好,還是孩子自身努力?

父母放手,不逼著讀書

高考狀元們的父母都從事各種各樣的職業,也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追求,但有一個共同點,居然是“對孩子沒有什麼很大的要求,只要他們學習習慣好,自己知道自己要什麼,想做什麼,成績什麼的無所謂的。”正是因為家長對孩子從小的信任和放手,使得孩子很早就明白學習是自己的責任,並不是“為了父母讀書”,學習之餘也有很多的時間去嘗試自己的興趣愛好,涉獵廣泛。這這種涉獵反過來讓孩子更多地體會到了人生,提前搞明白了自己想要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反而促進自己更自覺地學習。這種內驅力,不是父母的逼迫可以替代的。

如河北省高考理科孟令航的父親孟志輝介紹說:

家長一定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只有孩子真正喜歡學習,才不會感到枯燥乏味。此外,家長不應把分數看的太重。孟令航也有考得不好的時候,我總是幫他分析試卷,看哪裡掌握得不夠好。我從不注意試卷上的分數,更在意他掌握了多少知識。雖然成績優異,但孟令航卻不是個“書呆子”。業餘時間,他喜歡打乒乓球、下象棋、聽音樂,而讀書是他放鬆自己的最佳方式。

孩子成績好,是因為天資、遺傳、父母教育好,還是孩子自身努力?

好心態和刻苦學習的動力來源於自信和自尊心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人的內驅力來源於自卑感和對卓越感的追求。如果破壞了人對卓越感的追求,認為自己就是個無藥可救的笨蛋,破罐子破摔,那就再無法喚起他的內驅力,去克服困難追求美好了。很多家長、老師認為自己在批評孩子是為了他們好,但事實上,特別是在大庭廣眾下的橫架指責,往往導致孩子的自尊心破裂,失去了對自我的認可和自信心,從而更加變得“無所謂,反正我就是這麼個渣人“。

而看所有的高考狀元,都有著無法比擬的自信心。這種自信心是他們面臨大考保持良好心態的重要因素,就如頂級的拆彈專家,在進行拆彈過程中,心率是降低的,從而顯得更加鎮定自如。

如2011年江蘇高考狀元劉詩雨,在考試估分上基本上都是“預言帝”。一次到鎮江參加全國計算機競賽時,劉詩雨延續了自己的“考霸”作風,走出考場便對守候在外的指導老師“放言”,“我考了130分。”最後得出的考分也讓指導老師傻了眼,果然是劉詩雨“預言”的130分!“只要他會做的,基本上就不會出錯。”對於兒子的這個“特異功能”,劉爸爸引以為豪,“他這次高考估分就在420分到430分左右,所以我們也不太意外。”

孩子成績好,是因為天資、遺傳、父母教育好,還是孩子自身努力?

所以,孩子成就好不好,家長的作用的確很大,但這個作用,並不是指遺傳基因,而是教育方法哦,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