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百億項目「流產」背後 「資源配置」政策引爭議

中海油百亿项目“流产”背后 “资源配置”政策引争议

2018年6月初,外界傳出中海油下發了撤銷旗下中海油鄂爾多斯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鄂爾多斯能源公司”)的內部通知,且該公司總經理等3人也被免除相應職務。

公開資料顯示,鄂爾多斯能源公司其主要項目正是被譽為中海油發展煤基清潔能源“北線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中海油鄂爾多斯40億標方/年煤制天然氣項目(以下簡稱“中海油鄂爾多斯煤制天然氣項目”)。

對此,2018年6月14日,中海油一中層管理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已經知曉鄂爾多斯能源公司撤銷的信息,撤銷原因主要是基於環保因素以及基礎原料煤價過高。

至於彼時中海油鄂爾多斯煤制天然氣項目是否得到當地政府煤炭“資源配置”,如果有,是否會因為對應公司撤銷而發生變更?上述人士建議詢問中海油新聞發言人。隨後,本報記者多次聯繫中海油新聞發言人高建華,但截至發稿,未獲回覆。

此外,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也顯示,鄂爾多斯能源公司的登記狀態已為“註銷”。

百億煤制天然氣項目“夭折”

中海油鄂爾多斯煤制天然氣項目之所以‘夭折’主要是基於兩方面原因。”一位能源企業負責人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其一,2015年8月7日,國家環保部(現生態環境部)正式受理了中海油鄂爾多斯40億標方/年煤制天然氣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但項目至今未收到環評批覆,這說明該項目環評手續獲得批覆的難度較大;其二,目前的煤炭價格過高,以煤為原料的煤制天然氣項目成本激增,未來投產後,產品價格極可能出現倒掛。因此,撤銷項目不失為明智之舉。

對於該說法,在與中海油系統多位人士的交談中得到印證。“2013年,煤炭價格處於低位,而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結構,促使很多企業有意延長煤炭產業鏈,上馬煤制油、煤制天然氣或煤制烯烴項目。”中海油一受訪管理層向記者表示,中海油鄂爾多斯煤制天然氣項目正是在2013年3月獲得國家發改委的“路條”,同意開展前期工作。但是隨後數年一直未獲得環評手續,2015年1月1日新環保法實施之後,公司曾多次補充手續上報,亦未獲得批覆。

記者注意到,2015年1月5日,中海油成立了鄂爾多斯能源公司, 註冊地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大路工業園區,負責能源化工項目的建設及運營,承接中海油鄂爾多斯 40 億標方/年煤制然氣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並負責項目建設與生產運營工作。

於同年5月份,中海油向環保部報送了《中海油鄂爾多斯40億標方/年煤制天然氣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該報告顯示,中海油鄂爾多斯煤制然氣項目擬定總投資274.7372億元,建設地點位於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大路工業園區煤基清潔能源產業區。擬用地總規模為309.1033公頃,土地利用現狀為:農用地136.8470公頃,包括林地0.6992公頃,草地136.1478公頃;建設用地33.7993公頃;未利用地138.457公頃。

雖然鄂爾多斯地廣人稀,企業徵用土地出資極少,甚至有地方政府無償配套土地,但是環評卻極為嚴格,尤其是涉及林地、草地就越發嚴格了,所以中海油鄂爾多斯項目遲遲無法拿到手續實屬正常。一位鄂爾多斯發改委官員向記者回憶稱,在2017年8月份,鄂爾多斯統計重大煤化工項目進展審批情況中還顯示,中海油鄂爾多斯煤制天然氣項目正在修改報告中。現在宣佈撤銷對應公司,更多的應該是考慮到煤價上漲之後帶來的回報率。

那麼,究竟是否如上述發改委官員所述,中海油放棄鄂爾多斯煤制天然氣項目,更多是經濟考慮?對此,本報記者先後致電多位中海油方面負責宣傳的人員,但是截至發稿,均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答覆。

資源換項目遺患

“在‘三桶油’中,中海油跨界煤化工行業較早。”上述中海油中層管理人士向記者坦言,早在2007年,中海油旗下子公司中海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下文簡稱“中海化學”)就曾與山西省晉城市合資成立中海石油晉城煤化工產業有限公司。

該合資公司註冊資本16億元,中海化學出資12億元,佔股達到75%。而合資公司主營業務方向就是建設高科技清潔環保型煤化工產業示範基地,進行化肥與化工產品的開發、生產、銷售及其原材料的進出口貿易和提供農業技術服務。而這也被認為是中海油跨界煤化工第一步。

隨後,中海油又相繼在山西、內蒙古、黑龍江等地相繼佈局煤化工產業。然而,跨界並非順風順水。五年之後,在多個煤化工項目悉數虧損之後,中海油將部分虧損項目低價轉讓。

其中,在2014年,中海化學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出售旗下包頭煤化工項目,掛牌價格約為1億元。而在前一年,即2013年,該項目虧損了1283.89萬元。

公開資料亦顯示,除了包頭煤化工項目外,還擁有中海化學晉城煤化工產業有限公司、鶴崗市華鶴煤化股份有限公司、中海化學華鹿山西煤炭化工有限公司。中海化學在這三家公司所佔股份分別為75%、80%、51%。

在國家審計署對中海油過往的審計報告中,也屢次提及其在煤化工投資中的失利。例如,2014年,中海油所屬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在未辦理環境影響評價等相關手續的情況下,開工建設總投資28.5億元的山西古交邢家社區塊煤層氣開發項目;2015年6月,中海化學投資6.78億元的陽坡泉煤礦和煤化工項目,因井下湧水事故、股東間糾紛等停產,損失5.11億元等。

那麼,上述這些煤化工項目目前的經營狀況如何?究竟有沒有為中海油在煤化工市場分一杯羹?對此,本報記者致電中海油方面,均沒有得到回覆。

另外,既然跨界不易,中海油為什麼還頻頻在國內煤炭資源富集區上馬煤化工項目呢?

“我國煤炭雖富集,但分佈地區比較集中,在一個時期內,煤炭資源地區為了促進地方GDP增長,延長煤炭產業鏈,實行‘資源換項目’的招商政策,也就是說你要得到煤炭資源就必須上馬一個相應的項目,或者說只要上馬一個大型項目,就能獲得政府配套的煤炭資源。”上述鄂爾多斯發改委官員表示,這種“資源換項目”在鄂爾多斯與榆林最具代表性。

那麼,中海油鄂爾多斯煤制天然氣項目有沒有得到當地政府“資源配置”?

對此,本報記者通過多種方式向中海油方面求證,但是都沒有得到答覆。然而記者通過檢索公開資料卻發現,中海油的多個煤化工項目都配套有煤炭資源。例如,在一份《鶴崗市華鶴煤化股份有限公司化肥項目簡介》中就稱,黑龍江省和鶴崗市對中海油在鶴崗投資提供了很多優惠政策,特劃撥儲量為1.2億噸的鶴崗新華煤礦為本項目提供可靠的、低價的原料和燃料煤資源。

另外,記者查閱到,按照2012年內蒙古下發的《內蒙古自治區完善煤炭資源配置管理若干規定》,內蒙古自治區的政策是,按照開工年限和年產能計算,按照1∶1的比例配煤。而中海油鄂爾多斯40億標方/年煤制天然氣項目也符合內蒙古煤炭資源配置目錄。

“自治區政府的規定是投資額達到一定數額就會有配煤。”國能方面一煤化工負責人表示,有配煤的企業開採與化工項目有的是分開的,如果開採部門按照市場價給化工部門,那麼成本就會很高,由於天然氣管道氣是由發改委統一定價,這樣的價格下企業虧損是必然的。但是如果開採與化工是一起運營,那麼只計算開採成本,對於這樣的煤化工項目來說,成本主要來源於設備的前期投入,那麼基本可以保證收支平衡。

“中海油曾經有意將規劃建設的鄂爾多斯經大同到天津的煤制天然氣輸氣管道向南延伸至寧夏,但是就是因為寧夏自治區不能滿足為其配置煤炭資源,所以最終管道延伸計劃沒有成行。”上述能源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其實這種“資源換項目”,並非只有中海油,也並非只在鄂爾多斯,但是問題是在很多企業拿到資源之後,項目卻取消或“爛尾”。

新聞爆料、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國經營報微能源

聲明:“中經微能源”所推送的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小編。聯繫方式:請聯繫微信後臺

中海油百亿项目“流产”背后 “资源配置”政策引争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