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的德國爲什麼不試著大量生產謝爾曼和t34坦克?

忘掉你好難612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數量勝過質量的戰爭,德國的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雖然可以也是1:10的交換比擊敗蘇聯的t34坦克和美國的謝爾曼坦克,但即使一輛虎式坦克可以在被擊毀之前消滅十輛盟軍坦克,總產量7300輛的虎式和豹式坦克也不足以改變美蘇每年可以生產7萬輛坦克的事實。

圖為T-34坦克

德國曾經評估過生產t34坦克的可能,但是由於就需要建立一條新的生產線並且要閹割現有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的生產計劃,自然不會得到好大喜功的希特勒同意。況且,假如德國坦克工廠將人力大量投入到生產蘇聯或者美國坦克的工作當中去,也不見得一定能改變戰爭形勢。

圖為四號坦克

畢竟需要注意的是,德國二戰生產的裝甲車輛相對蘇聯只多不少。德國缺的是開坦克的人,而不是坦克。4號坦克的可靠性、作戰性能和生產速度也並不落後於t34和謝爾曼多少,但德國缺少足夠的部隊編制來安排這些坦克,生產因素固然是關鍵,但國家整體動員能力還是德國二戰失敗的最主要原因。

德國缺的是“血液”,不是坦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建造了150多艘航母,30多萬架各型軍用飛機。然而事實上,一直到戰爭結束,被部署在前線的航空母艦也沒有超過一百艘,飛機數量更是不過4萬架。可見,生產出更多的坦克並不能左右德國的戰局,德國真正需要的是驅動坦克的燃油和人員,生產數量只是次要因素而已。


軍事新觀察

二戰時期針對美蘇坦克,德國不是不模仿,而是模仿不出來。尤其是美式坦克,完全就沒必要。。

1940年德國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行動一開始,德軍最先遭遇蘇軍T34型坦克與KV坦克的強大沖擊。實任閃電戰之父古德里安上將親自對繳獲的KV1與T34 這兩種類型坦克進行實地檢驗,發覺性能非常好超過德國4號車(當時是德國最好)驚呼:一直以來我們認為自己坦克是最好的,但是錯了。他將俘獲的蘇軍坦克交給後方,希望軍工部門能仿製出來,尤其是T34型。



但是軍工部門無能為力,首先生產車間使用模板必須從新做,一旦重做反而會影響現有坦克研發與生產進度。其次發動機技術也是一個大問題,德國坦克使用的都是汽油發動機,而蘇軍使用的是柴油發動機。兩者技術指標完全牛馬不想交,一旦研發柴油發動機會造成技術部門分家。而且德國軍工早已開始新型坦克的研發工作,一旦分家或者推倒重做,這反而不利於現有新型坦克的研發與批量生產!好

因此對於德國人來說與其仿製,倒不如吸收精華淘汰舊優劣,做出針對性調整,二戰時期德國軍工部門的確這麼做了。



首先德軍最先淘汰了1號,2號,3號車。將3號車地盤保留改裝為突擊炮,加裝長管倍75mm口徑炮,便是大明頂頂的3號突擊炮。對德軍黑馬4號車給予保留,並且對剩下進行升級改造,全部給以升級加裝75mm火炮,75口徑火炮對付蘇軍T34型已經完全能夠勝任了。



其次針對蘇軍坦克,對新型坦克研發,進行適當改裝與調整。例如豹式坦克就借鑑採用了蘇T34型坦克的

斜裝甲設計,而希特勒本人甚至親自觀摩新型號坦克實驗,並提出加裝更厚重坦克裝甲決議,同時將88毫米火炮裝到新式坦克上,這便是後來大名鼎鼎的虎式坦克。



因此,不是德國不去模仿而是模仿不來,一旦模仿會影響現有坦克研發與生產進度反而弊大於利。同樣蘇聯人也是,蘇軍對繳獲德軍新型的虎式豹式坦克,同樣無法模仿。蘇軍將豹式坦克作為獎勵分給最優秀的坦克手,而虎式坦克大都成為實驗場地的實驗品。蘇軍通過實地檢驗完善戰術與新式武器研發。

例如針對虎式坦克弱點,蘇軍步兵操典用就傳授如何將燃燒瓶準確丟入發動機後方實用作戰技巧。徵對德國坦克越來越厚重的裝甲,蘇軍還將122火炮搬至新式坦克上,這便是蘇軍IS2系列坦克,同時蘇軍還在1945年研發出IS3型號坦克,已經承上啟下超越了德國坦克。



至於美式坦克,美國最好坦克也就是改裝後長管75毫米口徑火炮的謝爾曼(電影狂怒主角)

。其性能與德國4號車水平相當,但是美式坦克防護型很差,在非洲與歐洲戰場一打就火,被戲稱為“打火機”。雖然美坦克使用的是汽油,但是德國4號車便可以匹敵,完全沒必要仿製研發。而且美系坦克使用的懸掛系統,小編認為比德國坦克還要遜色幾分。再者美國工業能力非常強大,無論什麼東西都可以海量生產,這是任何國家都無法模仿的,而美國潘興參戰較晚小編就不多說了。


圓子說事

這個問題不算無理取鬧,因為德國中後期推出的豹式受T34影響極深。至於大量生產謝爾曼和T34是德國做不到的。而且不能的原因又略有差別。

斯大林雖然繼承了沙俄落後的局面,但蘇軍對坦克的設計生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T34之前就己是真正的坦克第一大國。T34的傾斜裝甲理論,大量儲備的柴油發動機,美國專利的克里斯蒂懸掛裝置都不是德國短時間內能趕上的。當然德國的坦克炮好,無線電通信完備。但德國設計生產坦克的本事還不如捷克,德軍對於捷克的38型坦克以及後續的追獵者殲擊車可是相當的重視。也就是說德國生產不出來T34那樣的優秀中型坦克(豹式說是中型坦克,但重量等於蘇軍重型坦克),只是靠早期輕型坦克加裝優異的坦克炮來彌補數量上的不足。

至於謝爾曼坦克,謝爾曼坦克也是一種優秀的坦克,但不如T34那樣讓德軍害怕,要不然也不會出現英國人給部分美援坦克加裝17磅炮來對抗德軍重坦的情形。但謝爾曼坦克的生產能力(這還只是美國工業產能的一部分)是德國永遠趕不上的。德軍後期名目繁雜的黨衛軍,空軍野戰師所表現出來的混亂的組織能力更加劇了這種劣勢。


飛毛腿154908437

類似的計劃很多,美軍在越戰期間遭遇越南飛行員駕駛的蘇制米格-21,覺得這東西實在很讓人頭疼,美國國內也有人提出是否可以直接生產一模一樣的米格-21來剋制對手。但是古往今來,武器裝備甚至兵種構成都是要符合本國特點和實際的,照貓畫虎是沒有辦法真正打到以虎制虎的效果。

德國當年面對美蘇的坦克海戰術,幾乎束手無策。二戰期間德國的坦克產量不足70000,美蘇兩國卻都超過100000,兩線作戰加上英國等的產量,德國人差不多是以一敵三。同時德國坦克是有名的難造,戰後蘇聯人認為黑豹生產所需的工時比噸位相近,但戰鬥更強的斯大林2要大一倍以上。戰時軍工生產資源成本的影響是有限的,關鍵還是要看工時。所以理論上如果德國人直接製造斯大林2,坦克產量會有所上升。

但是我們還要考慮其他問題,比如坦克乘員的動員和訓練,對德國而言,以本國有限的人力成本是否可以動員出於美英相加差不多的兵員呢?當然沒戲。那麼德國人即便直接仿製T-34和“謝爾曼”,達到超過十萬輛的產量,也不可能按時培訓處足夠的坦克車組,這樣車輛生產出來還是白搭啊。德軍判斷以少勝多需要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精兵優勢,所以在精銳重坦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裡面是有一定的科學性的,不過從效果來看,虎式、豹式等的生產性確實很成問題,這點戰後德國自己的研究者也是承認的。


強武堂

謝爾曼坦克的質量很次,與德國的虎式豹式相比是很差的,即使是與蘇聯的t34比也非常差,謝爾曼坦克能夠投入到歐洲戰場上,一方面是因為美國當時確實是沒有生產先進主戰坦克的經驗,二是因為美國強大的生產能力和汽油這些資源的後勤供應能力,可以讓美國人調用大量的謝爾曼坦克來圍攻德國的主戰場,因為他們有足夠的汽油!

而德國沒有這樣的條件,他們的汽油的生產量與美國簡直是不能相比的,美國軍隊可以驅動上萬輛坦克作戰,而德國如果使用美國謝爾曼坦克那樣的武器,很快就會消耗掉他們所有的戰略資源,這場戰爭輸掉的速度比原來還要大。因為德國的資源相對不足,它不可能採用美國那樣的大規模生產戰術,只能造虎式這樣的高精尖武器,用質量優勢來抹平數量的劣勢!

至於蘇聯的t34坦克,也大概是這樣的原因,德國畢竟是沒有蘇聯那樣的物資數量!


帝國曆史觀察者

原因主要有兩點:

1.德國的產業規模比美蘇小很多,德國工廠只能算“高級手工作坊”,儘管製造工藝比美蘇好,但大規模流水線並非德國的強項。同時,其他基本工業規模也不足。德國鋼產量只有4000萬噸(四年總產量),美國為8000萬,蘇聯6000萬。石油產量也只有美蘇的1/3。橡膠更是奇缺,跟中國一個級別。

2.德國人從來就喜歡以質量取勝,他們對於大量製造的廉價物品不感興趣。蘇聯人則不同,蘇聯人的哲學是“數量的本身也是一種質量”。


朱哥哥168425860

德國在遭遇T34危機後緊急將4號放大,做出虎式坦克應急,國內在對蘇聯坦克評估後要求儘快做出一種能應對的新型坦克,當時有兩個方案,一個就是仿製T34,另一個就是後來的豹子,兩個方案提交上去後高層覺得德國連個好坦克都不會做有點沒面子,就斃掉前一個,但豹子有是對T34借鑑的成果,至於謝饅頭在設計上過於保守,火力機動防護都比不上同期德國和蘇聯的裝備,且工藝複雜,完全依靠美國強大的產能才有這麼大的產量,沒有仿製的價值


蛋糕香噴噴

假如'一個熟練技術工加工一個精密零件的速度是一小時一個。那麼他生產粗糙零件的速度是多少呢可能只有一小時1.7個或者更少也說不定。那麼有沒有人願意用一輛虎式坦克換兩輛謝饅頭呢。相信只要沒瘋都不願意。畢竟德國精英車組的戰績擺在那裡使用謝饅頭德國人的裝甲部隊根本挺不到1944年可能在1943年就被蘇聯的鋼鐵洪流淹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