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清官包青天出殯時,爲何用了21口棺材,分別從7個城門出?

包拯是我國宋代著名的清官,一生剛正不阿,斷案如神,人送外號“包青天”,坊間相傳他是天上文曲星下凡拯救黎明百姓的。

一代清官包青天出殯時,為何用了21口棺材,分別從7個城門出?

包拯

北宋嘉佑七年,64歲的包拯離開了人世,在他出殯的那一天卻出現了令人疑惑的一幕:從包拯家裡出來了2口棺材,從開封的7個城門分別而出,老百姓在每個城門都能看到包拯的棺材。

古人歷來重視死後之事,很多達官貴人因為死後帶著很多奇珍異寶陪葬,為了防止自己的陵墓被發現挖掘,常常採用疑塚裡迷惑人,可是像包拯這種清官,兩袖清風,生前都沒有多少財富,更別談死後陪葬了。那麼,包拯為何還要這樣做呢?

一代清官包青天出殯時,為何用了21口棺材,分別從7個城門出?

包拯出殯

實際上,包拯並沒有傳說的那麼神奇,但他確實對貪官汙吏痛恨至極,一生都在同貪官汙吏作鬥爭,老百姓稱他為“包青天”也是實至名歸。他為官期間,一心為百姓為國家,黑白分明。據記載,宋仁宗在位期間,包拯曾上書187封彈劾奏章,可想而知,他的一生得罪了多少人,他的剛正不阿也觸動了很多人的利益。因此,出殯設多處疑陣,也是防止他人挖了自己的墳墓。

不過即便如此,金軍南下仍然將包拯墓嚴重破壞,還被挖掘,後來有人進行了重修,直到1985年得到了重建。在河南鞏縣也有一處包拯墓,以前很多人都認為河南的包拯墓是真的,後來在合肥挖掘出包拯墓以後,才知道原來包拯真正的靈柩是由他的女婿護送回合肥老家,被葬在公城鄉。

一代清官包青天出殯時,為何用了21口棺材,分別從7個城門出?

包拯

公道自在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包拯的一生一心想著老百姓,老百姓也一定會感恩戴德,歷史會檢驗每一個人的所作所為,或流芳千古,或遺臭萬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