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非遺故事:讓「摔不爛」的鳳翔泥塑成爲帶動發展的「金子」

陕西非遗故事:让“摔不烂”的凤翔泥塑成为带动发展的“金子”

胡新明在製作泥塑

近日,對於家住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城關鎮六營村的胡新明來說,可謂雙喜臨門,一是其本人被評為鳳翔泥塑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二是他的家庭在第十一屆全國五好家庭表彰大會上被評為2018年度全國“最美家庭”。這“最美家庭”,也是因他們在傳承發展鳳翔泥塑中,積極幫助其他藝人生產和創業,併為鄉村建校、修路等公益事業捐資。

“這都是傳統手藝的功勞,是老袓宗給予後人的恩賜。”在榮譽面前,已過天命之年的胡新明謙虛而又認真地表示。六營村的泥塑自明代起就很興盛,泥塑手藝代代相傳。胡新明從小隨父母學習製作鳳翔泥塑,深感這門老手藝是一個值得挖掘、開發的寶藏,只有潛下心來深入研究,才能更好地讓它熠熠生輝。

陕西非遗故事:让“摔不烂”的凤翔泥塑成为带动发展的“金子”

“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泥娃娃不是泥,它是個金。”言談之中,胡新明對鳳翔泥塑的感情溢於言表。但真金也有蒙塵時,更何況掉到地上就碎的“金子”。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鳳翔泥塑遭遇了“寒冬”,當時許多藝人都放棄了泥塑。這裡面有經濟方面的原因,也有鳳翔泥塑幾十年缺乏創新、造型退化等諸多因素。

胡新明至今還記得,儘管一路小心,1988年,他向新加坡出口的8600件泥塑,在上飛機前仍碎了1/5;等運到新加坡後,竟沒有一件作品是完整的。不能讓易碎的泥塑製品限制了鳳翔泥塑的發展和傳播,在困難面前,創新是唯一的出路。為此,胡新明開始向專家求教,從各種洋辦法和古法中尋求答案。他與家人經過兩年多數百次的試驗,最終從古代城牆的建造技藝中得到靈感,研製出了“摔不爛”的泥塑作品。後又經過改良,把加入泥塑中的糯米米油全部撇掉,只留下清亮的米湯,解決了白色泥塑陰乾後泛油發黑的問題。

“手工藝品代表了中國人骨子裡的那種情愫,是不會被工業化製作所取代的。”胡新明認為,傳統工藝完全可以適應當代社會的發展,但需要手藝人對所從事的手藝有執著的愛和鑽研勁。

陕西非遗故事:让“摔不烂”的凤翔泥塑成为带动发展的“金子”

30多年來,胡新明先後發掘和創作了20多個規格180多個泥塑新品種,對傳統泥模具生產製作效率低、成本高、週期短、產品容易變形走樣等缺陷進行了改革,用現代石膏模具代替了泥模具,使泥塑生產週期比原來大為縮短,效率大為提高。多年來,他的作品百餘次參加國內國際藝術展覽會和博覽會,榮獲了首屆中國旅遊紀念品設計大賽金獎等榮譽。2008年,胡新明成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010年被評為陝西省宣傳思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

多年來,胡新明帶出徒弟300餘人,其中學徒魏紅、脂敬萍等都已被評為陝西省工藝美術大師。“國家對傳承人每年都有補助,這主要就是用於傳授教學。”胡新明表示,不但要把技藝傳給徒弟,還要把安身立命的本事傳下去,否則無法謀生,對於學生來說傳承就成了一句空話。如今,他每一個徒弟的身後都至少有一個作坊甚至公司,或做佛像,或做生肖、八仙等。通過生產性保護,鳳翔泥塑及其從業者的路越走越寬。

陕西非遗故事:让“摔不烂”的凤翔泥塑成为带动发展的“金子”

在村民眼中,胡新民夫婦是一對模範夫妻,除了帶徒弟外,他們還熱心幫助村民和困難戶。比如在扶貧方面,近幾年來,胡新明夫婦通過組織貧困戶來鳳翔泥塑傳習所學習,讓他們獲得立業之本,至今已有100多名待業青年和農民先後在他的幫助下辦起了自己的作坊,安置勞動就業崗位380多人。近幾年來,鳳翔泥塑得到了快速發展。六營村一年僅泥塑產業便實現產值1000多萬元,加上馬勺臉譜、刺繡等手工藝品及帶動的旅遊、餐飲等相關產業,年產值達到8000多萬元。

“2018年,我們計劃對外展出不少於10場,並積極組織非遺項目、民間藝術參加對外的旅遊、文化評獎。”胡新明表示,作為鳳翔泥塑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他今後將集中精力把鳳翔泥塑這塊金字招牌做得更亮,帶動民間藝人們一同走出去。“我們已與多個大專院校簽訂合同,引進專業人才,計劃從材質、用途等方面對鳳翔泥塑進行專業開發,將泥塑的傳統色彩、紋飾和造型等延伸至服裝、餐具、壁掛等產品的設計和製作上,讓更多的民間工藝迴歸百姓生活,走向國際。”胡新明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