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那年科举千年罕见,主考欧阳修判其第一,为何最后没拿状元?

原文标题:《苏轼那年科举千年罕见,主考欧阳修判其第一,为何最后没拿状元?》

在中国古代,人才选拔一路演变。刚开始是夏周的推举制,选人才都是先看品德,这个人孝顺,那么就是品格高,适合做管理者。后来到了魏晋时代,就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把一个人才用一个指标量化,根据考核结果给职务。不过这还是有弊端的,这个制度一度成为豪门望族自身争官敛财的工具。再到后来,隋朝的开国皇帝就首创科举制度,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这一制度科学且相对公平。我们现在的高考和公务员考试都是借鉴了这一合理先进的制度。

苏轼那年科举千年罕见,主考欧阳修判其第一,为何最后没拿状元?

科举制度在唐宋年间,尤为被当权者重视,往往都是乡试-县试-府试-州试-殿试这么一个程序,一轮轮的检验人才,一轮轮的淘汰书生。寒窗苦读数十载,就盼科举有恩科。

苏轼那年科举千年罕见,主考欧阳修判其第一,为何最后没拿状元?

很多书生读书一辈子,都不见得能高中一次,所以每年的科举都有白头书生参加,大家可以想一想竞争有多激烈。当然啦,考上了就是跨上红头大马,锦衣加身,胸口大红花,长安街头逛一下,功名美闻传回家。

苏轼那年科举千年罕见,主考欧阳修判其第一,为何最后没拿状元?

曾经白居易高中之后,扶了扶帽檐,手指皇榜笑道“十七人中最少年”。说的是这年的科举只有单单的一十七人从数千应试者中脱颖而出,可见这个竞争多激烈。要知道如果想进京赶考也是需要“资格证”,要想拿到这资格,首先就必须先通过层层考试选拔;而且在这么些个人当中,白居易是最年少的,别人努力数十载才可能有的功名,白居易在弱冠之年就能实现梦想,这是何等的自豪和自在啊。

苏轼那年科举千年罕见,主考欧阳修判其第一,为何最后没拿状元?

说过唐朝的科举故事,我们再重点来说说今天的主角,北宋年间苏轼那年科举,这一榜可真是千年年罕见。为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一年参加的考试的都有哪些牛人。应试者有苏轼、苏澈两兄弟、程颢、程颐两兄弟,还有曾巩和曾布两兄弟。这些人都不得了,苏轼两兄弟和曾巩名列唐宋大家之列,曾布后来位居人臣之极做了宰相,程颢和程颐成了宋代的理学大家,奠定了宋代理学的基础,可以说是宋代理学的开山祖师。

苏轼那年科举千年罕见,主考欧阳修判其第一,为何最后没拿状元?

你说说这些牛人汇集一堂,又会产生怎样的龙虎交泰。就算是竞争激烈,苏轼还是从其中冒尖拿了彩头。这一年的应试者都是牛人,所以朝廷也安排了一位重量级别的人物在考场坐镇,这个人就是欧阳修。当时欧阳修文学修养出众,连曾巩都是他的学生,由他作为主考官那是最合适不过了的。

苏轼那年科举千年罕见,主考欧阳修判其第一,为何最后没拿状元?

欧阳修在点评考生的文章的时候,拿到了苏轼的试卷,对苏轼的文采赞不绝口。实际上当时阅卷为了公平都是誊写密封阅卷,一开始并不知道哪篇文章是谁写的。欧阳修准备把这篇文章列为第一,但当时自己的弟子曾巩也在其中,欧阳修一直以为这篇文章是曾巩所作,如果给了第一担心别人说闲话。所以就把这个成绩改成了第二名。于是苏轼就这样成为榜眼。

苏轼那年科举千年罕见,主考欧阳修判其第一,为何最后没拿状元?

大家说说苏轼是不是也是冤得很,明明是状元就因为避嫌就恁给错过了。说明当时这样的人才选拔制度还是有其局限性。不过好在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的,三百六十行也不见得就考试这一条出路,那些落榜的考生也不要灰心,只要肯努力,未来一定会等着你。这一年的科举因牛人众多,主考官和应试者同列唐宋八大家传为一段佳话,也被后世推举为千年第一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