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巧稚:一只足球引发的单恋

由一只足球引发的这场单恋,一直留在李宏业的记忆里,经久弥新。

林巧稚:一只足球引发的单恋

姓名:林巧稚

简介:林巧稚(1901-1983),医学家、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她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林巧稚一生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名言:我是中国人,我要和我的事业共存。

1919年夏季的一天,艳阳无情地烤晒着厦门鼓浪屿岛。一个足球突然越过球场的钢筋围栏,落在晃岩路上,骨碌碌滚动起来。奇怪的是,路上行走的本地人不但装作没看见,反而有意避开,谁也不愿帮那些爬在围栏上的高鼻子洋人捡一下球。

原来,这是一个印着英文字母的专用足球,踢球的队员也是英国人。球场位于晃岩路与另一条小马路的交叉口,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1841年中英鸦片战争后,英国开始有军队在鼓浪屿驻扎。英国水兵第一次登岸,就被这个美丽的小岛迷住了;他们欣喜地在此定居,并带来了家乡的风俗习惯。当时虽然还没有所谓的世界杯,但英格兰人对足球相当狂热,很多家庭的孩子从小就开始踢球。很快,这些英国兵在晃岩路口建了一个被当地人称作“番仔球埔”的足球场,他们经常自发组织球队进行比赛。为了表示高人一等,他们在两米高的围栏下立了一块牌子,上面用中文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开始时,当地中国人还对这种新玩意很感兴趣,围在一起看稀奇。后来出现这块带污辱性的牌子后,国人便避而远之。当然也有一类人会专门守在路口,待足球飞出来后,便在马路上踢几脚,然后再来个远射,把球踢回球场。这类人就是同样热爱足球运动,但却没有机会上场的当地中国小男孩,一般在十岁左右。

林巧稚:一只足球引发的单恋

青年林巧稚

话说这个足球一直向西滚到一个青春活泼的少女身前。路过的少女愣了一下,随即用脚钩住球,然后猛然用右脚狠狠地踢了出去。足球飞回球场的同时,一道红色的弧线在空中划开,最后消失在距晃岩路口50多米远的男青年身前。

“Great!”爬在围栏上的英国球员们大声呼叫,有的还吹起口哨,引得行人纷纷注目。原来,那道弧线是女孩的红皮鞋!

女孩并不害羞,反而单脚跳着来到男青年面前,大大方方伸出右手。头显得特别大的男青年瞪圆双眼,不自觉把漂亮的红皮鞋递了过去。“谢谢,你姓什么?”女孩的热情让男青年一时回不过神来。说实话,他从没见过如此开朗活泼的女孩儿;此刻,男青年的心弦被拨动了。

“怎么称呼你呀?”女孩的提醒打断他的游思。“我姓李,叫李宏业!”男青年边说边伸出右手。女孩轻轻握了一下手,然后吹着口哨离开了。

林巧稚:一只足球引发的单恋

李宏业的心也随着女孩走了。很快,他通过朋友打听到这个女孩叫林巧稚,小名阿咪,英文名叫Linda,住在日光岩的小八卦楼里。当他下决心追求林巧稚时,朋友善意地提醒道:“你要考虑好呀。听说这女孩特爱钻牛角尖,如果她不喜欢你的话,你会很痛苦的!”

“其实,她很有想法,脑子也转得快。这样的女孩已经不多见!”李宏业若有所思地说。

这话绝非空穴来风。李宏业已经听说林巧稚是当地少数没有缠足的女孩之一。原来,当时鼓浪屿的女孩和中国其它地方一样,都要缠足。母亲曾想给三岁的林巧稚缠足,但她哭着又跳又叫死活不干,第二天为此专门“离家出走”。父亲找她回来后,便说服妻子,依了这个倔强的女儿。

李宏业更震惊的是另一件事。林巧稚上当地女子学校时,老师玛格丽特在课堂上讲:“人都是上帝创造的!”林巧稚马上举手发问:“那上帝的爸爸和妈妈又是谁?”老师只得说:“这个谁也不知道。你也不必知道。”

从小接受传统教育的李宏业从来没听过如此“叛逆”的话语,追求进步的他对林巧稚产生极大的好感,便开始提笔写情书。林巧稚先到上海考试,再到北京上学,一直没收到情书,事情便不了了之。再后来,两人中年相识、相知,一生相互欣赏。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并没走在一起,只是做了肝胆相照的朋友。不过,由一只足球引发的这场单恋,一直留在李宏业的记忆里,经久弥新。

本文为蝌蚪五线谱原创,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需转载请访问http://rightknights.com/pub/pub_author?greatAuthor=CIHHF&type=0获得合法授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