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请记住中国故事的女主角

今天,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请记住那些意气风发的面孔:

她们都是

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人

(排名不分先后顺序)

第一位女将军

李贞

新中国历史上的女性第一 | 今天,请记住中国故事的女主角

1959年10月,毛主席与李贞(右)握手。

1955年9月27日下午的北京中南海——新中国首次授予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仪式隆重举行。

在众多叱咤风云的将帅之中,唯一的一位女少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她就是47岁的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李贞。

李贞出生在湖南浏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她的父母一共生了6个女儿,父亲在她最小的妹妹出生后便病逝。

1926年,李贞“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参加了妇女协会,不久担任了乡妇女协会委员长。第二年,她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历史上的女性第一 | 今天,请记住中国故事的女主角

抗日战争时期,李贞奔赴抗日前线,历任八路军妇女学校校长、八路军第120师直属政治处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组织部组织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她历任晋绥军区政治部秘书长、西北野战军政治部秘书长等职,参加了保卫延安和解放大西北等重大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防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最高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总政治部组织部顾问等职。

第一位女航天员

刘洋

2012年6月,中国宇航员刘洋随着神舟九号顺利升空,成为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中国女航天员。

新中国历史上的女性第一 | 今天,请记住中国故事的女主角

实际上,飞行并不是刘洋最初的梦想。曾想过要当律师、售票员、白领丽人的小姑娘,在高三那年阴差阳错地一路过关斩将成了中国第七批女飞行员。2001年夏天,从航校毕业的她成为飞行部队一名运输机飞行员。安全飞行1680小时,是她写在蓝天上的骄人历史。2009年,中国第二批航天员选拔悄然启动。经过层层选拔,技能娴熟、个性开朗的刘洋与另一名女飞行员组成了中国首批女航天员。训练的严酷超出她的想象:转椅训练过去在飞行部队也有过,为时4分钟,而航天员的转椅训练每次持续15分钟,对谁而言都是一道难过的关。2012年3月,根据最终考核结果,刘洋入选神九乘组,代号03,主要负责空间医学实验的管理。

新中国历史上的女性第一 | 今天,请记住中国故事的女主角

2012年6月29日上午10时,神舟九号返回位于内蒙古中部草原上的主着陆场,依次经历制动飞行、自由滑行、再入大气层、着陆四个阶段,一个小时后,景海鹏、刘旺、刘洋依次出舱。刘洋出舱后微笑着挥手向大家致意。

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屠呦呦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新中国历史上的女性第一 | 今天,请记住中国故事的女主角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屠呦呦”这个听起来特别的名字是她父亲取的,出自《诗经》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宋代朱熹注称,“蒿即青蒿也”。有学者笑言,也许老先生早料到女儿将与青蒿结下不解之缘。

屠呦呦1951年至1955年就读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生药学专业,其后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

新中国历史上的女性第一 | 今天,请记住中国故事的女主角

2011年获拉斯克奖,该奖素有“美国的诺贝尔奖”之美誉,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也是医学界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迄今为止,共有超过300人次获得拉斯克奖,其中有68位获奖者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该奖项也被看作诺贝尔奖的“风向标”。2017年,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第一位女大使

丁雪松

新中国历史上的女性第一 | 今天,请记住中国故事的女主角

丁雪松,四川巴县(今重庆市巴南区)人。新中国第一位女大使。中共八大、十二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丁雪松出身寒门,苦读后考进银行当职员。抗日救亡时期,为报纸撰写辛辣犀利的时评。1937年入党,被派往延安,进入抗大学习,任女生队队长。1979年,丁雪松被任命为中国驻荷兰王国特命全权大使,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大使。

作为新中国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先后出使荷兰和丹麦。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为外交工作适应祖国四化建设需要,做出了可贵探索。丁雪松曾长期从事民间外交工作,先后接待过许多重要外宾,其中不少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她还曾率团和随团出访,足迹遍及亚洲、欧洲、美洲,为祖国赢得不少鲜花、掌声和荣誉。

第一位女学部委员

林巧稚

新中国历史上的女性第一 | 今天,请记住中国故事的女主角

一个终身未婚,却拥有最丰富的母爱;没有子女,却拥有最多子女之爱的传奇女性——林巧稚,她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协和医院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医师,也是中国科学院医学学部第一位女性委员。

新中国历史上的女性第一 | 今天,请记住中国故事的女主角

林巧稚出生于厦门鼓浪屿,她从小就跟着家人一起学习英文。然而不幸的是,在林巧稚5岁时,她的母亲因为身患宫颈癌不幸去世,而父亲在母亲去世之后不久也因伤心过度病倒了。“学医,当个医学家”当时还是个孩子的林巧稚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在心底里植下了学医的宏愿。

1927年8月,林巧稚顺利地考取了协和医科大学,从此开始了8年的学医经历,与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她为新中国妇产科学的创建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上世纪50年代筹建了北京妇产医院,为我国妇产科学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接班人。她带头主编科普读物,造福了亿万妇女儿童。她不仅医术高明,医德医风与奉献精神更是有口皆碑。自她走上工作岗位到临终前夕,心中装着的只有妇女、儿童的安危。在半个多世纪里,她亲手接生了5万多个孩子,许多父母给孩子起名为“念林”“怀林”“敬林”,以表达对她的敬爱和纪念。她把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人民,被誉为“卓越的人民医学家”。

第一位女专机机长

汪云

新中国历史上的女性第一 | 今天,请记住中国故事的女主角

汪云是新中国第一位女专机机长,飞过4种机种,是4种气象飞行员、4种气象指挥员。30多年,汪云在祖国蓝天飞行5500多小时,曾100多次驾机接送周恩来、朱德、宋庆龄、王震、聂荣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政要。

“我是个穷苦娃,是党培养了我。”汪云出生于江苏省高邮县城,两岁时母亲离世,先后由姨娘和舅舅抚养,并在扬州中学读完了高中。1958年12月底,汪云从长春某部二航校顺利毕业,分配到部队工作。曾两次为周总理开飞机。中国空军特级飞行员。

第一位女拖拉机手

梁军

梁军这个名字对于大家来说可能有些陌生,但提起印有“女拖拉机手生产图”的一元人民币,读者一定会有些印象,图案中的女拖拉机手就是以梁军为原型设计的。

新中国历史上的女性第一 | 今天,请记住中国故事的女主角

梁军1930年出生于黑龙江省明水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48年2月,中央决定从苏联进口拖拉机,在北大荒垦地种田,以恢复经济。黑龙江省委在北安举办拖拉机手培训班,分配给梁军所在的萌芽学校三个名额,梁军第一个报了名。报到时她发现,全班七十多个学员,只有她一个女生。梁军心想:苏联妇女能开拖拉机,我为什么不能呢?两个月后,当梁军和本校的两名男学员把三台苏式纳齐拖拉机一路开回来时,附近很多村民都来看大姑娘开火犁的壮观场景。这年五月,梁军带着她的第一个女徒弟,开着拖拉机随垦荒人员挺进陆家岗。

新中国历史上的女性第一 | 今天,请记住中国故事的女主角

1950年6月成立我国第一个女子拖拉机队—梁军女子拖拉机队,梁军任队长。1950年9月被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在北京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第一位奥运会女冠军

吴小旋

吴小旋,1958年1月26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79年在四运会上以386环的成绩打破女子气步枪全国纪录;1982年在第九届亚运会上获女子气步枪冠军并创亚洲纪录;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23届奥运会上获得女子小口径标准步枪冠军。

新中国历史上的女性第一 | 今天,请记住中国故事的女主角

1984年8月2日,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吴小旋强忍伤痛,沉着应战。她使足劲举着枪,人小枪重,她竭力保持腿、腰和上肢的稳定,沉着地射出一颗颗子弹,取得了187环的较好成绩。最后是跪射,这时吴小旋体力已经大大消耗,气温又越来越高,然而,她以惊人的毅力,认真地打好每一发子弹结果打出了与自己卧射相同的197环。这一突出成绩终于使她以581环的成绩勇冠群芳,终于后来居上,成为中国第一位奥运会女冠军,并创造了女子小口径标准步枪三种姿势的奥运会纪录。

第一位女法官

马原

新中国历史上的女性第一 | 今天,请记住中国故事的女主角

马原,1930年生,辽宁新民人。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研究生班。历任中央军委总干部管理部工作员;北京大学法律系教员;最高人民法院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副院长;全国妇联第五届常委,全国妇联第六届执委,中共十三大代表。曾担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经济法学研究会副总干事,中国法官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女法官协会会长,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

第一位女导演

王苹

新中国历史上的女性第一 | 今天,请记住中国故事的女主角

曾经导演过《柳堡的故事》、《永不消逝的电波》、《霓虹灯下的哨兵》等著名电影的新中国首位女导演王苹,1916年出生于南京城南的一个回族知识分子家庭。

全国解放后,王苹被调到东北电影制片厂。1950年又调往军委总政治部文化部电影处。当时,八一电影制片厂尚未成立,有关方面将这一重任委托给王苹。经过一年努力,由王苹导演的我国第一部大型军事教学片《河川进攻》完成。后来,她参与了八一厂的建立,成了我国第一个电影女导演。

第一位女指挥家

郑小瑛

她是新中国培养的首位女指挥,她曾3次患癌,年近九旬,她依旧声如洪钟、掷地有声,依旧活跃在指挥台上。她就是我国著名指挥家郑小瑛。

新中国历史上的女性第一 | 今天,请记住中国故事的女主角

郑小瑛,汉族客家人,1929年生于“五四”后的新式家庭。她六岁学习钢琴,十四岁登台演出,她的父母也希望女儿成为一名独立自主的知识女性,于是把她送进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文理学院学习。

1955年的一天,已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二年级学生郑小瑛得到人事科的通知,让她立即去会客室接受苏联专家的面试。原来,这是苏联合唱指挥家列·尼·杜马舍夫,不对音乐学院选送参加合唱指挥的学生不满意,想看看有没有别的适合的苗子。郑小瑛的出现让杜马舍夫眼前一亮,于是,她成为那一班中唯一一个女学生。

郑小瑛1956年毕业之后到中央音乐学院初创的指挥系继续学习和任教。1961年5月,郑小瑛在演出贝多芬的交响曲《No.1》时,《苏联妇女》首次以“中国第一位女指挥”的称谓对其进行了报道。

第一位女电视主持人

沈力

新中国历史上的女性第一 | 今天,请记住中国故事的女主角

她16岁参军,行军千里,砍柴挑粮,她当起了文艺兵;25岁走入电视荧屏,她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与中国电视共成长;1974年改行做编辑,转入幕后,她成为电视台专题部文化生活组的"高产编辑";50岁挑起大梁,她成为中国首位电视专题栏目《为您服务》的组长兼主持人,《为您服务》成为当时仅次于《新闻联播》的最受欢迎的节目;60岁再次出山,她主持的首个老年节目《夕阳红》,成为深受广大老年朋友喜爱的名牌栏目;51年的中国电视事业,她的名字不可抹去,60年寻常百姓的家庭生活中,她的面孔不可替代。

新中国历史上的女性第一 | 今天,请记住中国故事的女主角

她就是新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中国第一位电视专栏节目主持人沈力。

新中国历史上的女性第一还有很多,

她们光彩夺目,

她们聪慧过人,

她们努力勤奋,

她们意气风发,

她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向她们致敬,

新中国历史上的女性第一 | 今天,请记住中国故事的女主角

欢迎转发点好看

大家都在看

刚刚,两会“男神”谈到了孟晚舟事件

我们的节日——全天候刷屏直播各地“三八”妇女节庆祝活动

我们的节日——全天候刷屏直播之重庆綦江

美编/李凌霄

女报全媒体平台一览

中国妇女报新闻客户端APP

新中国历史上的女性第一 | 今天,请记住中国故事的女主角

中国妇女报官方微博

中国女网

新中国历史上的女性第一 | 今天,请记住中国故事的女主角新中国历史上的女性第一 | 今天,请记住中国故事的女主角

手机扫一扫,

把女报全媒体平台分享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