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祖斐:100岁的中国儿童医学泰斗

她比林巧稚年长3岁,但却是林巧稚的学妹,1932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儿科,正在准备赴美留学深造之时,“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毅然留在了战火中的上海,在硝烟弥漫中创建了上海难童医院,收留难童和流浪儿,其后长期工作于上海,成为一代儿科名医,受到人们的敬仰和爱戴,她就是著名儿童医学家苏祖斐女士,一个活了100岁的中国儿童医学泰斗。

苏祖斐:100岁的中国儿童医学泰斗

苏祖斐给儿童听诊

苏祖斐(1898—1998)福建汀州人,1898年10月23日出生于上海一个历代经商世家,但其父母均都热衷于办教育,父亲苏本炎遵照祖父苏梦渔“教育救国”之遗命,偕同叔叔苏本立、苏本铫、苏本浩于1903年创办了上海民立中学,由苏本铫担任校长,而母亲曾泽新30岁时还曾入“尚人女塾”求学,并在其父亲帮助下开办了上海民立幼童学校并担任校长。

苏祖斐:100岁的中国儿童医学泰斗

苏祖斐的父亲苏本炎

中华民国成立那一年,苏祖斐入读于上海民立女子中学校,这所学校始创于1906年,是由苏祖斐的五个姑姑苏本喦、苏本农、苏本清、苏本绮、苏本楠共同创办的,由苏本嵒担任校长,而苏祖斐父亲苏本炎是最大的投资人,苏祖斐在读期间,曾师从词曲大家吴梅先生学习古典诗词而一度爱好文学,吴梅后来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和国立中央大学,其嫡传弟子众多,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苏祖斐:100岁的中国儿童医学泰斗

苏祖斐的姑妈苏本嵒

苏祖斐于1915年从上海民立女子中学校毕业后,自觉英文水平很差,随即入“清心书院”修习英文,这是一所教会学校,由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范约翰及夫人于1861年创办,1918年更名为上海清心女子中学,苏祖斐在读期间,曾因母病父逝而辍学两次,因此直到1924年才毕业,前前后后读了将近10年的时间。

苏祖斐:100岁的中国儿童医学泰斗

民立女子中学校旧址

1924年,苏祖斐考取了南京金陵女子大学,但因沪宁之间军阀混战而导致交通阻断,她不能及时赴南京报到,于是就近转入上海私立沪江大学,沪江大学也是一所教会大学,由美国教会创办于1906年,校训为“信、义、勤、爱”,校风严谨而和睦,由于苏祖斐此前未学过化学,数学也学的不深,她只有勤奋补习才能跟上课程,而在所有课程中,她的生物学成绩最为优秀,于1927年从沪江大学毕业并获理学学士学位。

苏祖斐亲历了家人因染病而痛苦的样子,尤其是1919年父亲因肺炎病逝时还不满50岁,因此她下决心学习医学,并瞒报龄在上海考场参加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入学考试,入校后师从中国小儿科鼻祖祝慎之教授学习儿科学,当时祖慎之教授还在北京协和医院兼任小儿科医师,而且是第一个中国籍儿科医师。

苏祖斐:100岁的中国儿童医学泰斗

北京协和医学院阅览室

苏祖斐入北京协和医学院那一年,正值素有“中国儿科之父”美称的褚福堂刚从协和毕业赴美留学,两位在中国儿科领域贡献卓著的人在协和医学院擦肩而过,苏祖斐于1932年毕业之后在北平协和医院担任住院医师。

1934年,湖南湘雅医学院邀请苏祖斐前去担任儿科主任,当时湘雅的儿科正处于初创时期,苏祖斐到任之后,很快按照北平协和医学院标准建立了儿科专业和儿科病区,不但要教授和培养医学生及护士,还要负责门诊和病房的临床工作,忙的不亦乐乎,许多家长都慕名带孩子来医院就诊。

1936年冬,流行性脑膜炎在长沙地区流行,患者中儿童占了绝大多数,那时还没有抗生素可用,治疗脑膜炎主要依靠抗血清,苏祖斐开设了第二病区,以防交叉传染,并带领几名医师日夜巡视病房,数月之后疫情才得到控制并被扑灭。

苏祖斐:100岁的中国儿童医学泰斗

1937年初夏,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同意苏祖斐前往进修,当她回到上海准备启程赴美时,“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中日双方投入大量军队且交战异常激烈,上海难民所收容了大批难民,在祖国危难之时,苏祖斐决定放弃赴美进修,留在上海为国家和民族尽一份医生的职责,为战时流亡的难童服务。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大批难民涌入外国租界内避难,其中包括不少难童和流浪儿,面对难童贫病交加的状况,哈佛大学医学博士毕业的儿科专家富文寿多方筹款创办了上海难民儿童医院并担任院长,收容了大批无家可归的难童,并邀请苏祖斐担任医务主任,所需经费由美国国际红十字会、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及上海妇女团体等慈善团体提供。

苏祖斐:100岁的中国儿童医学泰斗

富文寿

上海难民儿童医院设有100余张病床,难民收容所每天都要送数名难童过来,这些难童体质极差,有些难童还病情危重,第一个月内住院难童就有60人死亡,苏祖斐在临床救治难童时发现,所有难童都营养不良,并由此导致发生各种疾病,这使苏祖斐认识到了营养对儿童健康的重要性。

1940年7月,上海难童医院与国际红十字会婴儿医院合并为上海儿童医院,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儿童医院,由富文寿出任院长,苏祖斐担任医务主任,同时招收了一些著名医学院的毕业生,建立起了一批高水平的医护人员队伍,儿童医院声誉日隆,在当时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成为诊治儿童的权威医院。

苏祖斐:100岁的中国儿童医学泰斗

抗战胜利后,富文寿院长前往美国进修,由苏祖斐担任上海儿童医院代理院长,1947年7月苏祖斐作为中国代表之一前往美国纽约参加第五届国际儿科会议,会后参观了美国中西部儿科中心,并到纽约大学医学院儿科进修,这是一次迟来的深造,被抗日战争整整耽误了10年。

由于抗战期间信息交流渠道不畅,美国儿科医学发展又取得了一些新成果,苏祖斐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尤其学习到了3:2:1混合液配比(3份5%葡萄糖溶液、2份生理盐水、1份1/6M乳酸溶液)治疗婴幼儿腹泻方法,1948年9月回国后很快就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上海解放后不久,中华医学会总部迁到北京,苏祖斐被推举为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会长,上海各科名医荟萃,而苏祖斐能够被推举担任这一崇高职务,表明苏祖斐在上海医学界的声望和影响力,1954年以后则长期担任副会长。

苏祖斐:100岁的中国儿童医学泰斗

苏祖斐

1953年,私立性质的上海儿童医院由上海市政府卫生局接管,遂与上海市儿童保健院合并组建了上海市儿童医院,并且成为上海第二医学院儿科系学生的实习基地,苏祖斐被任命为副院长兼医务主任。

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初,上海市儿科医师奇缺,上海市卫生局委托上海儿童医院将在全市选拔的60名护士长培养成儿童医师,由富文寿和苏祖斐组织教学进行培养,苏祖斐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同时,还始终在一些医学院儿科系兼任教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一大批儿科新生力量,即便是在当今社会,儿科医师也是相当的奇缺,我曾带外孙子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看医生,那种人满为患的场景,真是让人显得十分焦躁而又无可奈何。

苏祖斐:100岁的中国儿童医学泰斗

苏祖斐(前排右二)与同事合影

文革来临之时,苏祖斐已经是年近古稀之年的老妪了,同样逃脱不了无产阶级专政的铁拳,她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挂牌子被批斗已是家常便饭,她的高工资被冻结,每月只能领取40元生活费,由于其终身未嫁,家里长期雇佣一个保姆,每月工资25元,必须按月支付劳动人民的血汗钱,而她自己只剩下15元艰难度日,并被造反派轰出自己的私宅,一代儿科名医,晚景也是如此凄凉。

直到“四人帮”被粉碎之后开始落实政策,苏祖斐的境遇才开始好转,恢复了原先的工资待遇,上海儿童医院儿童营养室成立后,已是八十高龄的苏祖斐又被请回来带研究生,当年她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求学之时,在祝慎之的指导下,她就已经认识到营养对儿童的重要性了,在其漫长的从医过程中,始终没有放弃对儿童营养学的研究。

苏祖斐:100岁的中国儿童医学泰斗

实用儿童营养学

1982年,苏祖斐被邀请出任上海市儿童医院名誉院长,而她的老搭档富文寿教授就没有她这么幸运了,早在1971年就因被迫害成疾而病逝,1986年7月联合国粮农组织资助中国有关方面举办了“中国营养人才培训讨论班”,苏祖斐应邀出席并进行授课,培养新时代所需的儿童营养师。

儿童营养问题至今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现在儿童垃圾食品繁多,不法商家以次充好,各种添加剂严重超标,严重侵蚀儿童的身心健康,如果不对儿童食品进行严厉监管,这种侵害还将持续下去,曾经的“三鹿奶粉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苏祖斐:100岁的中国儿童医学泰斗

苏祖斐接待儿童家长咨询

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早期走出的女医生大都终生未婚,广为公众所熟悉的就有杨崇瑞、林巧稚、凌筱瑛等人,苏祖斐也是终生未婚,这是由协和医院制度所决定的,这样的规定显然不近人情,也违反了人道主义,但当时确实如此,女医生终生未婚并不是个例,苏祖斐后来将三弟之子过继到自己名下,算是有了一个自己的家。

苏祖斐是1998年8月2日在上海逝世的,她整整活了一个世纪,在其临近百岁之前,苏祖斐撰写了一部回忆录,并以《我的医学生涯》书名出版,此书记述了苏祖斐的一生,以及对人生经历的细致回忆和感悟,算是对自己的医学人生做的一个总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