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松:成爲技術派的心路歷程

以下為部分採訪實錄:

主持人: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這一期的《財富觀察》,我是彭濤。我們說基本面判斷、技術面做股票,但不管用哪種方式,總有人在當中能夠做出一定成績。今天我們請到的這位嘉賓,他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技術派。利用他的技術戰法,我們對於當下的市場是不是能夠有更加清晰的認知呢?

首先通過短片一起來認識一下他:

南松,精研主力控盤技巧數十年,自創七星聚會、乾坤天地K線戰法、風雲36式抓變盤等絕技,應用於A股市場和期貨市場,善於大趨勢研判,精於生命K線和開盤八法判多空等實戰絕技。現任職於國內知名金融機構,擔任首席分析師。目前每日上海電視臺《第一財經公司與行業》,廣州電視臺《A股攻略》、《點掌財經》特邀嘉賓。

歡迎南松老師做客《財富觀察》,南松老師您好。

南松: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南松老師,您進入到這行多久了?

南松:我大概已經快有10年左右了。

主持人:那在從業過程當中,有沒有讓你特別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跟我們分享一下。

南松:那肯定有。說白了,我們一開始在做交易的時候,我剛開始最早是在外資企業工作,當時我印象非常深刻,什麼也不太懂,不光是技術面,基本面都什麼不懂,只是靠聽,同事或者朋友說哪個股票好,那我們就去買很多,跟很多目前的一些朋友處境是差不多的。

但是那個事情我經歷了很久,我到現在還是記憶猶新。我印象很深,大學畢業以後到外資企業工作,那個時候沒什麼錢,然後就是拿著父母的錢大概也有幾十萬,當時是比較多的一部分財產來去炒股票。一開始就是聽消息或者是聽朋友們怎麼說,一開始是賺的,大概賺了10%、20%,當時的市場環境還可以,然後賺了20%左右就開始膨脹了,感覺好像這個不需要什麼,做股票很簡單嘛,只要是稍微聽點消息或者怎樣就敢下注了,而且全部都是重倉,要麼不買,買起來全部都是滿倉,從來不會像現在考慮分倉位去操作,然後不對的要止損,那個時候沒有這種概念的。結果把30多萬的資金虧了大概只剩下七八萬,那個時候因為是我父母的錢,所以我都不敢跟父母講,我甚至都想上天台,那個時候,那個時候虧得很慘。

但是我這個人有一個特性,我當時給自己有一個想法,不是虧了很多嗎,我給自己兩條路選擇:要麼從此金盆洗手不玩了,退出這個市場;要麼就是在什麼地方跌倒什麼地方爬起。我不願意承認失敗,那怎麼辦呢?我就想辦法在這個市場上把虧掉的錢重新賺回來。怎麼賺?無非兩條路:第一,通過學習技術分析去完成我的目標;第二,去研究基本面。我們做股票一定要有技巧,你沒技巧你怎麼玩,你啥都不懂你怎麼玩。最終比較下來,我喜歡學習技術分析。

主持人:經過那次之後,您花了多長時間慢慢步入到正規當中?

南松:三年時間。為什麼我要說三年?學習技術問題怎麼學?你一開始你又不認識人——於是就買書,我光書就買了一萬多塊,差不多兩萬塊錢的書。而且我整個書房裡面全是炒股票的書,但說句心裡話,用處不大,為什麼?因為書上寫的東西根本不會告訴你什麼地方要去買、什麼地方要去止損、什麼地方要拿著。但是不管怎麼樣,它至少給我打了一定的理論基礎,有一定的基礎。

後來我真正從技術面上有一個質的飛躍,是認識了臺灣的主力控盤大師謝佳穎老師,謝老師本身在臺灣是做操盤手的,所以跟著謝老師去操作,然後待在謝老師身邊看她怎麼樣去操盤。經過一整套系統的學習,才開始慢慢地把之前虧損的部分彌補回來,就是有一個過程的。當然,我覺得如果你要學習技術分析的話,你光看書是不行的,如果是有師傅的話還是要去拜一下。

主持人:對,還是沉下心來自己度過這個難關,靠自己最終去贏得市場的機會。

南松:是的。

主持人:您給自己的定義是技術派,怎麼會把自己定義為技術派的?因為大家會說,如果單純靠一個維度去評判市場的話會不會有失真,你擔心過失真的情況嗎?

南松:其實我們做交易無非就是,一個是技術分析,一個就是剛才講的基本面的研究。我雖然是技術派,但是在做股票的時候,還是會去看一下基本面。我不是完全只是看圖形,然後就去選股票了。我在買股票的時候,大概會知道這家公司是做什麼的,它未來的發展潛力有沒有,我會通過各種渠道,包括周邊的朋友。我們在這個業內時間很久了,周圍的朋友有專門研究基本面的,我會去請教一下。但是真正怎麼什麼時候去買,我還是看技術。

我認為技術分析的話,大家可以這麼去考慮這個問題:有的朋友講在現在這個市場上,技術分析可能已經失真了。但是你要去想一想,你在這個市場上你不靠技術你靠什麼呢?無非就是一個技術,一個基本面,你不可能靠小道消息去聽。像現在這種情況,按照正常的情況大盤在3000點、2950點這個位置的就應該直接起穩反彈,但是目前沒有,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外圍市場。不過像這種情況,我認為還是一個小概率事件,所以技術分析當然是有用的,這大概是我的一個觀點。

主持人:另外(技術分析的)準確度怎麼樣?通過您收集的案例(來看一下這個問題)。

南松:這麼多年交易下來,我做技術分析是比較簡單和直接的。比如說通過K線形態,什麼地方去買,出現什麼樣的信號去買,必須要有固定的K線模型或者說叫選股模型。當出現這種選股模型的時候,技術分析會明確告訴我止損在哪裡,因為你買進去要設止損,萬一錯了呢,這是第二個方面。第三,買進去之後,它會告訴你會漲到哪裡,這個就是目標的測算。

大概是這三個體系。正常情況下,如果是個股操作的話,準確率大概在70%-75%,因為不可能每次都對。

主持人:有沒有很棒的一次操作,讓你覺得十分難忘?

南松:有。在其他平臺很多朋友都知道,去年的山西汾酒,以及今年上半年的片仔癀,我可以簡單講一下這個理由。我們可以看一下片仔癀,大家可以看一下它的走勢圖。我當時是在什麼位置發現片仔癀的呢?我們把圖縮小,我當時在這個位置,片仔癀在這個地方有一個高點大家看到沒有,這個地方是不是有一個高點?在這個高點的話可以畫一條線,這條線就是片仔癀日線上的一個主力位。我是在這個位置發現它的,就是突破這條黃色線的時候發現它。然後我突破的時候沒有買,等它回踩下來的時候,回踩到20日均線附近的時候做了一個切路。當時買完以後我還算了一下目標,從低點到高點往上翻了一個相體。我剛才講了,買進去以後必須設一個止損,另外要知道它漲在哪裡。我當時測算片仔癀能夠漲到115,實際上是漲到131,這個波段在今年上半年是做得非常好的。

主持人:是用你那套技術做的?

南松:沒錯。我們這套技術方法稱之為主控盤,因為它完全就是按照主力控盤的思路思維去操作的。

主持人:那一般止損你會設幾個點?

南松:要區分是做短線還是去做波段和趨勢,這樣設置的止損點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講,如果是一個三五天的短線,止損絕對不能夠超過10%,一般我們也就是6%至8%設一個短線的止損位。

我教大家一個再簡單一點的止損方法,你什麼價位買進的,我剛才講6%、8%,你就往下扣8%。比如說我30塊買進一支股票,我往下扣8%,扣了8%我就必須止損,這是一個簡單的設止損的法門。

如果說以波段和趨勢來做交易的話,就是做中長線投資的話,相對來講止損位放的會比較大一點。比如說這個股票,認為它是要翻倍的,止損一般會放在15%-20%。因為目標大了,所以止損也會相應放大一點。如果只是做短線,止損必然會放小,根據操作邏輯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