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英法美打壓,為何俄羅斯成為超級大國,德國卻慘敗收場?

雲石君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自資本主義制度逐步在全球範圍內確立以來,超級大國就作為一個全新的概念登上歷史舞臺。

作為綜合國力異常強大,全球影響力極其廣泛的國家,超級大國無疑是國際社會金字塔頂的國家,對國際社會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也正因為如此,但凡實力較強的國家,都有一個“超級大國”夢,今天的印度也不甘人後。

但資本主義時代以來的數百年時間裡,能稱得上超級大國的,也就是西班牙帝國、大英帝國、蘇聯和美國四國而已。

而有意思的是,作為第二次工業革命後崛起的強國,德國的綜合國力後來居上,卻始終沒有成為超級大國,兩次世界大戰徹底終結了德國的超級大國夢。不過和德國同病相憐的俄國卻在二戰後一躍成為超級大國,雖然也受到美英法等國的打壓,但蘇聯的超級大國之路依然穩健。

那麼德國就奇了怪了,為啥俄國可以超級大國自給就超級倒黴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地理位置決定國家命運

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超級大國不可能出現在世界上的任何角落。

從西班牙帝國、大英帝國、蘇聯以及今天美國的發展軌跡來看,超級大國一般都出現在“偏僻”的角落。

西班牙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處於歐洲大陸邊陲;英國作為島國,直接和英國大陸分離;蘇聯雖然地處亞歐大陸腹地,但因緯度較高,對周邊幾乎所有國家都呈碾壓態勢,且北冰洋方向絕對安全;而美國就更誇張了,和世界傳統政治中心亞歐大陸相隔半個地球。

超級大國之所以在“偏遠”地區出現,是因為這樣能儘可能使國土安全,只有少糾紛甚至無糾紛,超級大國才能快速成長並稱霸世界。

但是德國的位置實在是太尷尬,作為歐洲的十字路口,德國去歐洲的任何角落都很方便,但也意味著敵人可以從四面威脅自己,而德國想要強大就必須與周邊所有國家為敵,這是德國絕對難以應對的。

這種局面和戰國時期的魏國一樣,即便實力再強,但四戰之地的位置註定了這個強國只能在窮兵黷武中逐漸沒落,但後方沒有敵人的秦國則可以一步步成為第一強國。

俄國之所以能成為超級大國而德國不能,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俄國比德國更偏遠,尤其是相比於歐洲。在俄國受到美英法等國的排擠時,俄國可以選擇大踏步後退,但德國無路可退。

2、社會制度決定國家前途

超級大國之路,比絕世武功的修煉還要艱難,而選擇了什麼樣的社會制度,就如同選擇追隨哪個門派,最終的結局是大相徑庭的。

而德國的選擇,明顯比俄國艱難得多。

因為金字塔型結構的存在,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理論上只能存在一個超級大國,其他所有資本主義國家都是它的附庸,這和“地理決定論”裡中心城市和經濟腹地的互動關係異曲同工。

而二戰後之所以出現了美蘇兩個並駕齊驅的超級大國,根本原因在於在資本主義陣營之外,共產主義陣營在蘇聯的鐵蹄下,終於越出一國,在世界各地開花結果,形成了和美國領導的資本主義陣營分庭抗禮的局面。在這樣的情況下,共產主義陣營中必然也會產生一個金字塔頂的國家,和資本主義陣營頂端的超級大國遙相呼應。

所以二戰後形成了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陣營對峙的局面,美蘇也同時成為超級大國。

在這樣的局面下,德國想要成為超級大國,要麼就是在資本主義陣營中取代美國,要麼就是改弦更張走上共產主義道路取代蘇聯,要麼就是在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之外另立門戶,成為第三種社會制度陣營的老大,與美蘇兩國鼎足而立。

而很明顯,以二戰後德國的能力,任何一條道路都行不通,德國已經在理論上失去了成為超級大國的所有條件。

而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主動追隨西方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也陷入了和德國一樣的迷茫中,俄羅斯在制度上也失去了重新成為超級大國的所有可能。

再者,歷史上的德國和俄國雖然同病相憐,但俄國比德國的運氣好得太多,包括在1929年全球經濟危機後大量吸納西方工程師等人才定居,納粹德國崛起後西方國家針對德國轉而扶持蘇聯發展,這是蘇聯成為超級大國的重要條件。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發生在機器大工業時代的全球性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僅造成了大量人員和財產的死亡和損失,還在意識形態和社會結構方面給人類世界帶來影響。其中俄羅斯和德國作為主要參戰國,損失慘重,實力大損,兩國的君主制政體被推翻。只是這兩國在新的意識形態上的選擇並不相同,俄羅斯經過民族資產階級政府的短暫過渡後,爆發十月革命,走上共產主義道路;德國在經歷十一月革命後,採用共和憲政政體,然後落入法西斯主義的深谷。

俄羅斯和德國十分相識,一戰前都是君主制政體國家,兩國實力在戰爭中都受到極大打擊,都爆發了以工人、學生、士兵為代表的革命(都有極為明顯的蘇維埃身影)。同時在國際環境上都被壓制。德國作為戰敗國,被英法壓制,不僅喪失大量領土,還欠下鉅額賠款;俄羅斯因十月革命被英法美封鎖制裁。

兩國如此相似,為何在國家發展的方向上如此不同?雲石君認為,這和兩國的國情有極大關係。

一戰後,俄羅斯和德國都急需重振國家,那麼需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發展經濟,提升實力。第二,擺脫外部壓制,發展自身地緣影響力,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兩國因國情不同,在思路和方向上有較大差異。

俄羅斯是一個民族成分較為複雜,疆域遼闊,地緣結構複雜的國家。在蘇聯時代俄羅斯族數量僅佔總人口的一半,大量少數民族獨立集居在各邊緣板塊,俄羅斯文明的影響力較難輻射,國民凝聚力缺失,國家有極大的分裂隱患。因此,對於俄羅斯來說,首先要提升國家穩定和凝聚力。

最根本的解決方式是,進行文化融合,憑藉俄羅斯文明的強大實力,將各少數民族同化吸收。不過,這並不能一蹴而就,畢竟俄羅斯主體文明並沒有強大到,在短期內克服地緣、種族、文化等差異的地步。因此,俄化只能是長遠的發展方向。

而共產主義意識形態,能在較大程度上彌補文化融合上的缺陷。紅色意識形態的敵我劃分是以社會階級分層決定的,這樣的劃分,能有效突破地緣、國家、種族、語言等限制,將全球所有低中層人民劃為“我方”。

這樣的階級劃分讓俄羅斯各族群在思想和情感上有了共同的紐帶,國家的凝聚力得到了提升。

而德國與俄羅斯不同。德國內部沒有較為明顯的族群差異,日耳曼人佔據著德國的主體地位,國家在凝聚力和認同感上沒有問題。因此紅色意識形態在德國只會激化階級矛盾和衝突。

而且,俄羅斯和德國的國家歷史發展進程,也導致了兩國選擇了不同的意識形態方向。

19世界初,俄羅斯擊敗拿破崙,成為歐陸一流強國,並幫助歐陸各國君主勢力,抵抗資產階級革命。

但是,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始,俄羅斯逐漸衰落。俄羅斯雖然想通過一系列改革(廢除農奴制等)恢復國力,但這些改革並未取得較大效果。這為俄羅斯國民帶來了極為嚴重的負面影響,使中下層階級不指望通過勞動創造財富,而是通過掠奪上層階級的財富。這種情況,就為紅色意識形態提供了發展的沃土。再加上俄羅斯國力衰退,導致統治階級實力不足以壓制底層階級,加速了紅色意識形態在俄羅斯取得勝利。

德國與俄羅斯大為不同。1871年,德意志帝國正式成立,開始發展工業,其工業能力在數十年內迅速超過英國和法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經濟強國(一戰前)。因此一戰前的德國,實力不斷提升,其內部沒有嚴重的結構性問題。德國衰落的原因是外部限制——在拓展自身地緣影響力的過程中,動了老牌列強的蛋糕,被歐洲列強打壓。

因此,德國崛起的最大阻礙是外部限制。那麼,德國需要增加國民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增加國民被外部壓迫時的憤怒,然後將這種憤怒轉化一種發展國家經濟,對抗外敵的精神力量。這樣的背景下,國家民族主義的極端表現形式——法西斯主義,就在德國產生並發展。

最後,俄羅斯和德國的自然條件,也影響著兩國在意識形態上的選擇。

俄羅斯和德國雖然都面臨著外部的打壓,但德國有限的領土以及海外殖民地限制了德國的發展。德國要想發展,只能衝破列強的包圍,虎口奪食,動歐洲老牌列強的蛋糕。這就需要利用法西斯主義調動國民的愛國主義和民族情結,增加德國的戰鬥力。

而俄羅斯,疆域遼闊,不需要通過與英法的爭奪來發展自身實力。俄羅斯只需要,調和國家內部的各種矛盾和衝突,大力開發國土,發展工業,其地緣潛力得到一定釋放,國力就會呈幾何指數的增長。當俄羅斯的國力發展得足夠強大後,在爭霸過程中才會更有實力和底氣。

因此,俄羅斯在這樣的情況下,急需的是衝破傳統社會的枷鎖,清除各種限制經濟發展和工業化推進的因素。俄羅斯需要的顛覆性改造,只有紅色意識形態能夠滿足,畢竟紅色意識形態推崇階級鬥爭,破而後立。

俄羅斯和德國不同的國情,讓兩國在一戰後,選擇了不同的發展思路和方向。最終俄羅斯和德國出現了一左一右,南轅北轍的選擇。

俄羅斯在紅色意識形態奪取政權後,進入蘇聯時期。在一開始,俄羅斯國力的增長異常迅速,用二十來年的時間,由一開始的下風位,發展為超越英法傳統列強以及德國,在二戰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工業大國。

俄羅斯從19世紀中葉開始,其國力不斷衰落,跌出歐洲列強的隊伍,成為甚至被三流國家——日本擊敗的存在,其在一戰中的表現更是糟糕透頂。

俄羅斯經過一戰的重大打擊,其實力跌入深淵,紅色意識形態是如何用短短二十來年的時間,將俄羅斯送上全球第二的寶座呢?紅色意識形態為什麼具備如此強大的力量,可以讓俄羅斯在這麼短時間內走上巔峰?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將在下一節繼續為您分析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117章。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君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雲石君


首先更正一下,目前世界上只有一個超級大國,那就是美國!曾經的另外一個超級大國是前蘇聯而不是俄羅斯,雖然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大部分國土、經濟和軍事等,但是還是達不到超級大國的標準,應該是把德國和蘇聯做比較。


我個人認為德國原本是可以成為超級大國的,如果它不發動世界大戰的話,應該會成為歐洲第一強國!希特勒是比較聰明,但是可惜是個戰爭狂人,把德國科技發展起來後,就想著統治全歐洲了。

其實當時如果德國不主動進攻蘇聯,只是搞科技和經濟,那麼德國在未來也是照樣可以統治歐洲的,不過這裡說的統治是建立在綜合國力上的,也就是實力足夠強大,別的國家就不得不聽你的,這種統治並不是實際上的佔領統治。


近現代以後,人類的思想開始先進,單靠武力已經無法去征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所以我覺得德國發動戰爭就是一個錯誤的決定,白白的浪費了作為一個超級大國的機會。

二戰剛結束時候,整個德國幾乎滿目瘡痍,需要很長的時間來重建,更是浪費了大量的發展時間。又由於是世界大戰發起國,什麼方面發展都受到了限制,再也不能像二戰之前那樣隨心所欲的發展了!

不過蘇聯就不一樣了,雖然也是經歷了二戰,但是蘇聯有些得天獨厚的優勢,具有國土面積大、自然資源多和人口多等符合當時發展的眾多優勢。


再加上蘇聯當時也是比較推崇科技,二戰結束時候,和美國開始爭搶起德國的科技人員,畢竟蘇聯是曾經深深受到德國科技的傷害。

其實和美國比起來,蘇聯真的整體實力,我覺得只有美國的一半,但是相比較其它國家,蘇聯真的是實打實的超級大國,尤其是蘇聯非常注重軍事力量的發展,可以說蘇聯除了軍事力量,沒有什麼可以和美國平起平坐了。

蘇聯成為超級大國的很大原因,就是大力發展軍事力量,當時的蘇聯高層覺得,第三次世界大戰肯定不可避免,而且還是在不久就會發生,整個蘇聯,都在為世界大戰甚至核大戰做準備,整個國家的經濟,很大一部分的貢獻來自軍事工業。



而且蘇聯不光自己製造大量的武器貢獻GDP,而且蘇聯的武器還大量的出口到其它國家,這也為蘇聯的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所以我覺得德國是很難成為超級大國,畢竟自己作,蘇聯具備成為超級大國的條件,不過相比較美國,蘇聯這個超級大國有點虛胖!


資訊所長


我是東斯坦因,認真對待每一個問題!

俄羅斯在崛起的道路上,也曾被打的慘敗收場。最典型的戰例是:1853年,奧斯曼帝國、英國、法國、撒丁王國等為了實現遏止俄羅斯的目標,先後向俄羅斯帝國宣戰,克里米亞戰爭爆發。這場戰爭一直持續到1856年才結束,以俄羅斯的失敗而告終,從而引發了國內的革命鬥爭。

歷史上,俄羅斯被錘了很多次,不過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療傷,俄羅斯總是能過重新崛起。

其實德國也是一樣。一戰結束,德國花了二十多年重新崛起;二戰結束至今,德國已成為歐洲經濟的領頭羊,只不過由於美國的壓制,才使得德國在政治和軍事方面影響力略有不足。

俄羅斯的資源也很豐富,是全世界少有的資源能夠自給自足的國家;煤、鐵、石油、天然氣等必須的資源,除了天然橡膠,俄羅斯一樣都不缺。糧食方面,俄羅斯也可以做到自給自足。所以,就算歐美國家打壓俄羅斯,俄羅斯也是能活下去的,就是可能生活質量差點而已。

德國的情況與俄羅斯就不一樣了。德國自然資源較為貧乏,除硬煤、褐煤和鹽的儲量豐富外。德國在原料供應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一旦資源進口渠道斷絕,德國經濟就將停擺,德國整體崩潰也將是早晚的事。

比如。在二戰中,油料短缺是德國最大的弱點之一。油料供應了陸軍部隊,空軍飛機就無法起飛作戰,海軍艦艇就無法遠洋作戰。德國裝甲部隊也未能倖免,經常有德國軍隊的坦克在推進途中,沒油了拋錨在路上;1944年的法萊斯戰役,黨衛軍王牌第二帝國師所損失的200輛坦克中有30輛是因為燃料耗盡而被迫丟棄的。所以有這樣一種說法,二戰德軍的戰鬥力水平很大程度取決於油料的供應。

無論是沙俄、蘇聯還是現今的俄羅斯一直都雄踞,世界領土面積排行榜第一的位置。要打下並佔領這麼大一片地方。需要動員的軍隊,生產的軍需,花費的軍費,那都得是天文數字,目前世界上沒有那個國家能負擔的起,哪怕是英法美加一塊也夠嗆。在加上,俄羅斯寒冷的氣候,戰爭成本將會變得更高。

德國雖然實力強悍,但是德國的國土面積與俄羅斯相比,就好像是巴掌大的一塊。發動一場佔領德國的戰爭,所需要的戰爭成本要遠遠少於俄羅斯。像英法美等國,咬咬牙也能拿出來。

綜合來看,由於德國與俄羅斯,兩國不同的國情。使得德國面對打壓時,的抵抗能力要遠遠遜於俄羅斯。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個贊,還有“關注”。


東斯坦因


這是看著2019年的新聞,去了解1945年的歷史嗎?二戰歷史早已經是幾十年前的舊事,不論誰怎麼寫,似乎也不能寫出什麼新的花樣吧,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之後,英美採取的是援蘇抗德政策,而不是援德抗蘇。

不管是誰來寫二戰歷史,都不可能把英美與德國列為同盟國,也不可能把英美與蘇聯定性為敵對。當時德國為美英蘇共同的敵人,故而才出現了反法西斯同盟,在沒有打倒共同的敵人德國之前,英美與蘇聯搞對立,那不是一個正常的心態。

在1940年的法國戰役之後,德國在歐洲大陸上已經非常強大,英國或蘇聯依靠自己的能力實際上根本就無法單獨打敗德國。美國雖有巨大的國力,但是它遠在北美,在沒有歐洲的盟友支援之下,根本無法打敗德國。

英美與蘇聯結盟對抗德國,不僅是當時,今天的世界格局更是建立了當年的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基礎之上,蘇聯作為戰勝國才能得以成為世界第二,這才是西方將其視為對手的根本原因,被打壓就是因為他太強大了,德國由於戰敗才失去了大國地位,壓根沒有資格參與競爭了。


麥田軍事觀察


德國殺了一個不該殺的人,沙漠之狐,隆美爾。否則德國不會敗那麼慘,隆美爾比麥克阿瑟厲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