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創業項目,起步所需要遵守的準則

創業項目啟動後,通常不會沿著創業者所描繪的方向發展。需要不停地調整方向,瞄準目標一步步去接近它;整個創業過程必定遵守七大原則。

賺錢創業項目,起步所需要遵守的準則

▍商業模式沒有完成,只有修改

萬物都在流轉之中,創業本身通常不會沿著創業者所描繪的方向發展。很多概率性的力量會來打亂它,最後得出來的是出乎意料的結果,甚至是完全相反。

賺錢創業項目,起步所需要遵守的準則

雖然有個大體創業方向,但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未來,市場永遠處在變化中。用戶和消費者的需求點,永遠跟創業者最開始想的不一樣,甚至跟他們說的也不一樣。

沒人能告訴你怎麼走,你只能盯著遠處的那個目標,不停地調整創業方向,有時候甚至是憑著某種感覺,一步一步去接近它。如果不能適應,結果將是被淘汰。

▍先試運作驗證,後大量投入押注。

當看準了某個創業項目,最好先初步介入,以較少的投資來了解認識市場,等到自認為有把握時,再大量投入,放手一搏。不要嫌投入太少而利潤小,這樣即使出現失誤,也有挽回的機會。

賺錢創業項目,起步所需要遵守的準則

開發一個新產品,通常不知道市場會不會接受它,重要的是原型和試用,就是用最低的成本,把產品最基本的功能實現,然後發放給測試用戶,以此驗證最初的設計。

創業初期,要花費80%時間找人。

創業其實是個高危選擇,和一群聰明人一起共事,才能提高成功率。創業初期,正確的做法是花費80%時間找人,找到能獨當一面的合夥人或者優秀員工。

賺錢創業項目,起步所需要遵守的準則

工作不養閒人,團隊不養懶人。許多創業項目不盈利,不是市場和產品不好,而是項目運營成本過高。因此,小而精創業團隊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成功機會更大。

一旦人數變多,組織變大,分擔變細,各種經費會就會不斷上升,創業項目就會帶來效率和員工成本的問題。

▍不僅是創業家,還是經營者

作為創業家要懂得取捨,就是做正確的事;而作為經營者就需要懂得損益,就是做事要正確。

高明的生意不太拘泥於常識或者眼前的格局,能夠利用轉嫁費用或間接補償等手段,創造性地進行轉換,從而達到賺錢的目的。

就像網上流行著一句話,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來買單。

▍ 競爭中要做到小而獨特,大而難以模仿。

阿里巴巴馬雲說過,跟著人的屁股走,能撿到的東西也可能所剩無幾了;所有的商業機會都是早期比較賺錢,因為很多人不知道;

成長的關鍵是避開競爭,星火燎原。

西方諺語,狼不會為了所謂的尊嚴,在自己弱小的時候攻擊比自己強大的東西。與大企業相比,小本創業者在各項方面都明顯處於劣勢,硬碰硬只能吃虧。

競爭無處不在,要贏過對手,先要摸清它的底細,弱點、習慣以及強項,然後避其精銳,擊其薄弱,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並不斷地強化自己,彌補不足,不讓對手有機可乘。

▍偉大的創新只是一個副產品。

很多偉大的創新,只是一群快樂的人,在做愉快的事情的一個副產品。

門戶網站的鼻祖雅虎創立初,只是兩個大學生把喜歡的站點網址都收集起來,做成字典一樣的東西定期更新。卻由於滿足了急人所需,就獲得了大成功。

這一切都是在沒有任何商業利益的驅使下完成的,沒有資金,也沒有組織,但是得到人們的注意總是一件好事。

▍轉型成功在於順應大勢,迴歸初心。

很多創業機遇都是以挑戰的面目出現的,當一個新的業態出現的時候,逼迫原有的這個行業去尋找,去追問,有沒有隻有它能做的事情。

創業者在做一個業務的時候要不斷地問,客戶要的到底是什麼,要實時更新自己的業務。

尤其是行業的領先者,一定要有清醒的頭腦,成功了一次就從此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一覺醒來,世界已經變了天。

巴菲特說:“在拖拉機問世的時候做一匹馬,或在汽車問世的時候做一名鐵匠,都不是一件有趣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