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绝地反攻!在岸、离岸双双由跌转涨

周二,人民币中间价、在岸、离岸汇率早盘一度全线重挫。盘中,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央行行长易纲相继发声力挺人民币。此后,在岸、离岸汇率大幅反弹。

午后, 人民币一路大幅拉升,日内由跌转涨。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拉升至6.6640,离岸收复6.67关口。

今日早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开盘迅速走低,随后接连跌破6.70、6.71、6.72关口,较上日夜盘收盘大跌超500点,较上日官方收盘跌超700点,创去年8月以来最低水平。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早盘一度狂泻504点,半小时内接连跌破6.70、6.71、6.72、6.73,至6.7344,创2017年8月7日以来新低。

人民币绝地反攻!在岸、离岸双双由跌转涨

此前,人民币中间价一度连续8个交易日下调,累计跌去1931点;在岸汇价“7连跌”,离岸人民币更是连续12日下挫。上周五,即期人民币迎来久违的上涨,周一中间价上调9个基点,但今日汇率再度回归贬值态势。

年初至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先升后跌,自6月中旬开始走上急速贬值之路,当月累计下跌3.3%,创出自1994年中国建立外汇市场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上周人民币跌1.9%,是史上第二大单周跌幅,仅次于2015年8月中旬的那一周,当时央行突然宣布新政策,引发人民币在一周内贬值2.8%。

今晨,潘功胜在香港讲话称:“中国有信心让人民币在合理区间保持稳定。中国外汇储备充足,基本面强劲,经济具有韧性。”

午后,中国证券报刊发对央行行长易纲的采访。易纲称,近期外汇市场出现了一些波动,“我们正在密切关注”,这主要是受美元走强和外部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有些顺周期的行为。

李扬表示:中国目前并未发生金融恐慌。但是,在某些领域,某些时段,确已出现恐慌的苗头。从理论上说,对市场波动反应过度,便可认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金融恐慌。对照这一标准,我们尚未达到那种程度。金融恐慌典型的状态是2008年的美国,当时,雷曼兄弟破产,一下子触发了市场下泄的动力,出现那种情况,任凭当局如何解释,采取什么举措,都止不住市场下泄势头。与这种状况相比较,中国至多只是出现了一点恐慌的苗头。我们所以提出整个问题,就是要防止苗头演成趋势。

寻汇智库观点:

目前市场受情绪驱动较大,人民币对美元呈双向波动,不应对人民币贬值作过度的解读,更不能认为是央行主动引导人民币汇率的贬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