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故里——陝西武功縣

我不止一次的在生活中聽到或在網上看到有人把唐太宗李世民當成山西人,這是一種完全錯誤的認知!李世民父親李淵出生於長安,他娶了扶風竇氏為妻以後就把家安在了武功縣,李世民就出生於武功縣的李家宅邸,並且在這裡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隋煬帝大業年間,李淵被楊廣任命為太原留守,李世民隨父前往太原生活,直到三年以後在太原起兵開始了他橫掃天下廓清宇內的霸業!當然了,陝西人一向用證據說話.

【新唐書.禮樂志】:太宗生於慶善宮,貞觀六年幸之,宴從臣,賞賜閭里,同漢沛、宛。帝歡甚,賦詩,起居郎呂才被之管絃,名曰《功成慶善樂》.這次回鄉李世民開心之餘做了一首詩,最後一句寫道“共樂還鄉宴,歡比大風詩”,全文貼出來你們自己體會。

幸武功慶善宮

壽丘惟舊跡,酆邑乃前基。

粵予承累聖,懸弧亦在茲。

弱齡逢運改,提劍鬱匡時。

指麾八荒定,懷柔萬國夷。

梯山鹹入款,駕海亦來思。

單于陪武帳,日逐衛文㮰。

端扆朝四嶽,無為任百司。

霜節明秋景,輕冰結水湄。

芸黃遍原隰,禾穎積京畿。

共樂還鄉宴,歡比大風詩

如劉邦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心情是一樣的。: 【舊唐書.太宗本紀】“丁卯,宴武功士女於慶善宮南門。酒酣,上與父老等涕泣論舊事,老人等遞起為舞,爭上萬歲壽,上各盡一杯。庚午,至自岐州。”

【新唐書.太宗本紀】:“甲子,賜所過六縣高年孤疾氈衾粟帛,遂幸慶善宮。 庚午,至自慶善宮。十二月癸卯,幸溫湯。甲辰,獵於驪山。乙己,至自溫湯。”這次回鄉,李世民又大擺宴席,與父老鄉親在一起敘舊!並作詩“列筵歡故老,高宴聚新豐”,全文如下:

重幸武功

代馬依朔吹,驚禽愁昔叢。

況茲承眷德,懷舊感深衷。

積善忻餘慶,暢武悅成功。

垂衣天下治,端拱車書同。

白水巡前跡,丹陵幸舊宮。

列筵歡故老,高宴聚新豐。

駐蹕撫田畯,回輿訪牧童。

瑞氣縈丹闕,祥煙散碧空。

孤嶼含霜白,遙山帶日紅。

於焉歡擊築,聊以詠南風。

【新唐書.太宗本紀】:“七月己巳,詔天下行鄉飲酒。九月己酉,幸慶善宮。十月,侯君集起復。卯,至自慶善宮。”,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李世民回鄉次數比較頻繁,偶爾回武功生活一段時間,而在這期間又寫了兩首詩,全文如下:

過舊宅二首【其一】

新豐停翠輦,譙邑駐鳴笳。

園荒一徑新,苔古半階斜。

前池消舊水,昔樹發今花。

一朝辭此地,四海遂為家。

其二

金輿巡白水,玉輦駐新豐。

紐落藤披架,花殘菊破叢。

葉鋪荒草蔓,流竭半池空。

紉佩蘭凋徑,舒圭葉翦桐。

昔地一蕃內,今宅九圍中。

架海波澄鏡,韜戈器反農。

八表文同軌,無勞歌大風。

武功作為唐太宗李世民的誕生地和成長地,留下了不少歷史遺蹟與人文景觀。特別是大莊、立節村、圪村、慶善宮等地名,更是李世民和先祖在這一方水土上起根發苗、生息繁衍的有力佐證。那麼,政治貴族李氏為什麼能落戶武功呢?這還得從李世民的曾外祖父、八柱國之首、西魏的實際領導人宇文泰和李世民的曾祖父、八柱國之一的李虎說起。

為了消滅東魏高歡,宇文泰率領左僕射、隴西郡公李虎進駐關中。李虎“善騎射、愛讀書、重義氣”,在剿滅敵人、拓展疆土、縱橫征戰的日子裡,他和愛子李昞率軍出秦入蜀,赴荊奔隴,先後征討叛軍侯莫陳悅,水淹靈州刺史曹泥,大破梟雄高歡,剷除反將酋梁企定,平定楊盆生軍事叛亂,斬殺逃往關中的北魏皇帝元修,為西魏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西魏大統元年(公元535年),李虎、宇文泰、獨孤信等八人被朝廷封為“八柱國”。李昞也被封賞。

西魏建立後,宇文泰便命在關中帶兵多年的李虎率部駐守武功。這裡東承長安而通豫晉,南亙秦嶺以望巴蜀,西接天水而連甘隴,北立周原以屏青寧,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不久,宇文泰實行“職分田”政策,李虎以“郡公”的身份得到了朝廷在武功漆水、渭水交匯處劃分的十五頃田地。這裡鬱鬱蔥蔥、森林茂密,向南望去,寬闊的水面霧濛濛一片,洶湧澎湃的浪濤卷著旋渦向東衝去。北岸上綠草茵茵,土地肥沃,是養馬遛馬的天然牧場。五年前,李虎的上司賀拔嶽在這裡以碼頭、森林和竇村以北的旮旯地帶為掩護,藉助奔騰東逝的渭水打了一場殲滅戰,殺敵三千,生擒蜀敵萬餘人。

要守好京城的西大門,李虎父子肩上的擔子不輕。李虎深思熟慮後,一方面在水陸兩地上設立關卡,檢查入渭船隻和行人,保證京城安全;一方面在這水草肥美的土地上建養馬場,以保證將士們每天有三個以上時辰的跑馬訓練。後又與兒子李昞商定,將賞賜的這些田地大部都分給了他的士兵和當地沒有土地的人們去耕種,自己隨即留下百畝土地在離碼頭有兩裡的坡地上建房栽樹,置辦家園。一來供養家眷,二來長安如有不測,他率隊坐船順渭水東下很快即到。

李昞相貌堂堂,文武雙全,在歷次戰鬥中,表現出色,深得“八柱國之一”獨孤信的喜歡。獨孤信託人向李虎家求婚,要將四女兒獨孤氏許配給李昞。李虎欣然答應,還安排李昞帶著輕騎部隊回老家代北武川(今內蒙古武川縣)將全家接到武功。一年後,李昞將母親梁氏等李家上下六十餘人接到武功新家。在雙方親人和朝臣眾將的見證下,由宇文泰親自主持,李昞和獨孤氏創漢化婚禮融合之先例,舉行了既不失鮮卑風情又有漢族韻味,莊嚴而又熱烈的結婚儀式。從此,李氏貴族就在武功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安居樂業了。

武功報本寺塔始建於唐初,原為李世民為報其母親養育之恩在他的府邸建造的寺塔,後毀於戰亂,北宋在原址重修,80年代塔體傾斜,1987年發掘的塔下地宮文物,震驚國內外。

1993年,日本淨土訪華代表團專程赴武功報本寺祭祀觀塔

1994年7月26日進行大落架重修,1998年4月28日封頂竣工。

2013年和2014年,世界李氏宗親會兩次組團各數百入前來朝塔謁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