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德《最後一課》是顛倒黑白嗎?

xiaolong281at


法國在普法戰爭失敗後,被迫割讓阿爾薩斯、洛林,法語老師懷著沉痛的心情給學生們上了最後一堂法語課。這篇名叫《最後一課》的文章,中國人並不陌生。

但德國會說:少聽法國人煽那一毛錢都不值得的悲情。阿爾薩斯、洛林,本來就是德國的!和真相相反,真正的侵略者是法國,而不是普魯士(德國前身)。

現在控制阿爾薩斯、洛林的法國,當然不會認同德國的觀點。為了阿爾薩斯、洛林,法德兩國的恩怨,可以說比大西洋還要深。

阿爾薩斯在哪呢?法國北部邊界和東部邊界的交叉點,是法國的一個大區,面積8280平方公里,轄2個省。阿爾薩斯大區隔著萊茵河與德國相望,大區內有一個著名城市——斯特拉斯堡。而洛斯則是阿爾薩斯西邊的大區,面積較大,2.35萬平方公里,著名城市有梅斯、南錫,轄4個省。

阿爾薩斯、洛林對法國來說太重要了。洛林大區的黑金和白金產量高居法國第一,黑金是煤炭,白金是棉花。洛林地區的煤佔法國的比重多少?數字非常嚇人——76%。阿爾薩斯大區是法國僅次於巴黎都市圈的第二大經濟中心帶,工業門類齊全。而斯特拉斯堡又是歐洲著名的會議中心,有很多歐洲機構設在這裡,號稱是歐洲第二首都。

如此重要的阿爾薩斯和洛林,法國當然不會放手。德國說:那好,咱們翻翻歷史,看看阿爾薩斯和洛林到底是誰的。

愷撒大帝在公元前58年打敗了日耳曼部落聯軍,羅馬佔領了阿爾薩斯、洛林。公元395年,羅馬分為東羅馬和西羅馬,阿爾薩斯、洛林歸屬西羅馬。西羅馬滅亡後,日耳曼人的分支法蘭克人建立了強大的國家,最著名的就是查理大帝。公元843年,法蘭克王國一分為三,東法蘭克是德國前身,西法蘭克是法國前身,中法蘭克是意大利前身。而阿爾薩斯、洛林則被劃入中法蘭克。要是按這個傳承,意大利更有理由站出來說:阿爾薩斯、洛林是意大利的。

公元855年,中法蘭克再分出三個:洛林王國、北意大利王國、勃艮第-普羅旺斯國。洛林王國成為了阿爾薩斯、洛林的新主人。公元880年,西法蘭克國王路易三世和東法蘭克王國路易二世交了交易,把阿爾薩斯、洛林劃給東法蘭克,東法蘭克在西法蘭克與維京人的鬥爭中保持中立。

德國人對法國人說:現在知道阿爾薩斯、洛林歷史上屬於誰了吧。

東法蘭克新國王奧托一世在936年繼位後,開疆擴土,成為神聖羅馬帝國首任皇帝。而阿爾薩斯、洛林,則被明確劃給神聖羅馬帝國(德國)。著名的哈布斯堡家族控制了神聖羅馬帝國,等到哈布斯堡家族在三十年戰爭中敗於法國、瑞典聯軍後,被迫在1648年與法國簽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法國獲得了阿爾薩斯(不包括斯特拉斯堡)和洛林的大部分地區。

法國人同樣會對德國人說:看看,1648年,阿爾薩斯、洛林就已是法國的了。而到了1697年,法國和奧地利簽訂《里斯維克條約》,法國正式獲得斯特拉斯堡。而洛林則歸還給神聖羅馬帝國。法軍在1735年就已控制了洛林地區、到了1766年,法國正式控制洛林地區。

阿爾薩斯、洛林雖被法國控制,但居民多數講德語,風俗習慣和德國(普魯士)相同。普魯士崛起後,在著名的普法戰爭中打敗法國,拿破崙三世為俘虜。被稱為傀儡的法國梯也爾管理層,在凡爾賽與普魯士簽訂戰敗條約,把阿爾薩斯、洛林割讓給普魯士,並賠付50億法郎作為戰爭賠款。普法戰爭的失敗,極大的刺激了法國,著名的巴黎公社因此誕生。

這次戰敗讓法國元氣大傷,明面上賠了50億法郎,加上各種損失,法國損失高達200億法郎,經濟不振。而德國獲得了洛林豐富的煤田,經濟發展非常迅速。法國無法忘記這次戰敗的恥辱,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法國對德國進行了強烈報復。法國強行收回了阿爾薩斯、洛林,恢復了普法戰爭的邊界線,還聯合各戰勝國,幾乎把德國給掏空了。

德國同樣記仇。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又把法國暴打一次,阿爾薩斯、洛林再次迴歸德國。可這次德國又失敗了,沒話說,法國再把德國羞辱一次,阿爾薩斯、洛林自然強勢收回。

德國不會忘記阿爾薩斯、洛林,法國也不會讓出阿爾薩斯、洛林。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能按俄羅斯老大說的:要改變邊界,只有戰爭。


地圖帝


12點鐘到了,普魯士士兵收操了。韓麥爾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在黑板上寫出了“法蘭西萬歲!”,然後頭靠著牆壁,沒說話,用手向我們表示:“散學了,——你們走吧。”

以上節選自【最後一課】,個人最喜歡的一段。充滿著悲傷與無力感

都德是法國的小說家、戲劇家,散文家,這篇【最後一課】分類也是小說,屬於文學作品,說是顛倒黑白是過分了,藝術加工罷了。


法蘭西王國大約在十七世紀中期才逐漸佔領阿爾薩斯的,在這之前,阿爾薩斯人使用的語言是和日耳曼語系中的一個分支。和徳語較為相似。被法國佔領之後,由於法國大革命的成功,拿破崙帝國建立,標準的法語開始宣傳推廣,此時的時間點為

1794年。十九世紀中期的時候,法語已經是阿爾薩斯的官方書面語言。廣泛在上中層社會中使用。而同一個時間線上面,隨著德意志的發展。以普魯士語為基礎的標準德語形成。

到了書中所提及的時候即1871年。阿爾薩斯人一半以上應該仍然使用的是阿爾薩斯語,雖和標準德語同源,但不是徳語。那時候也是法語的教育宣傳期間。所以書中有寫道很多的

成年人拿著的是初級法語教材,說明他們本身仍然還在學習法語中。這是符合阿爾薩斯人民的語言水平的。


關於都徳本人,他是十分喜歡阿爾薩斯的。有興趣的可以瞭解以下他的短篇遊記小說【阿爾薩斯!阿爾薩斯!】。他是真真切切的去過阿爾薩斯,體驗過那裡的風土人情。他寫的阿爾薩斯應該也不會有錯。


全文中唯一讓我不解的是那種愛國情懷,因為阿爾薩斯歸為法國也沒有多少年。主觀上我不認為阿爾薩斯人對法國有那樣的情感。說實話,我到現在也不知道阿爾薩斯那邊到底是偏向於法國還是德國。


簡族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說謊是沒說謊,但沒這麼誇張。

阿爾薩斯-洛林的居民主要是日耳曼人,阿勒曼人,進而也可以說是德國人(哈布斯堡家族屬地)。

十七世紀上半期的歐洲30年戰爭中,哈布斯堡家族被法國和瑞典打敗。1648年,交戰雙方經過長期談判,最終簽訂了威斯特里亞條約,按各約規定,正式確認法國在1552年佔領包括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在內的廣大領土)接受法國統治。

由此,直到1870年普法戰爭戰敗,阿爾薩斯-洛林才被德國收回。

也就是說,阿爾薩斯-洛林被法國人控制了200多年。

200多年,什麼概念?就是10幾代人,不是法國人也變成法國人了。

同時,這裡被當做法國本土,和法國人交往很多,逐步法國化。

其實,法國北部也是日耳曼人,高盧人,民族上很接近的。

在當時的歐洲,法國無異於是世界上最文明最發達的國家。

阿爾薩斯-洛林人,也接受了法國啟蒙運動和大革命的洗禮。

相比起來,當時的奧匈帝國奄奄一息,德國還四分五裂,直到一戰之前才統一起來。

直到普法戰爭失敗之前,阿爾薩斯-洛林人是比較獨特的。

當時的民間,絕大部分人會說德語或者近似於德語的方言,當然,年輕人和有文化的人也會說法語。

他們大部分人認同是阿爾薩斯-洛林人,一部分則認同是法國人。

所以,普法戰爭失敗後,阿爾薩斯-洛林人對割讓給德國沒有感到太悲傷。

根據德法約定,阿爾薩斯-洛林人可以自由的去法國。

但最終只有百分之八左右的阿爾薩斯-洛林人,去了法國。

這些人,基本都是當地的官員、知識界,總之已經很難在未來的阿爾薩斯-洛林人混下去。

阿爾薩斯-洛林人也沒有把自己當做德國人,還是過著原來的生活。

二戰失敗後,阿爾薩斯-洛林又被法國收了回去,當地人也不感覺什麼。

今天的阿爾薩斯-洛林人,還是安分生活,只是很多年輕人已經只會說法語了。

這裡的建築大體是德國風情,飲食也是德國菜,

其實歐洲的現狀,連德國也有十分之一的移民,法國更是有大量移民,什麼膚色都有,哪裡還強調什麼民族。

至於都德,他是一個普羅旺斯人,愛國情緒強烈。他寫的最後一課,其實只是阿爾薩斯-洛林的一個片面,以突出所謂的愛法國精神。

實際上,他表現的只是都德自己的愛法國精神而已。文章也不是什麼紀實文章,只是小說而已。

有意思的是,都德自己曾經抨擊法國人同化他故鄉的普羅旺斯語。

這也屬於歷史,不過大部分阿爾薩斯-洛林人對德法均沒有惡感,當然也沒有太多的好感。

用一個當地老闆的話結尾:我們不知道自己是法國人還是德國人,反正一打仗我們就換國籍。


薩沙


法國這個國家很奇葩,由於普法戰爭和二戰期間連續被德國人暴揍(第一次世界大戰也是捱打),因此法國就給人一種很可憐,總是捱打的弱者形象。但是其實,德國在統一之前,法國才是歐洲大陸的大魔王。當年法國在歐洲的煩人程度,絲毫不亞於統一之後的德國。用我們中國的老話說,這叫風水輪流轉,明年到我家。至於阿爾薩斯和洛林的歷史也很簡單,幾段話就可以說明白了。


1444年之前,這個地區是神聖羅馬帝國的邊緣地區,不怎麼受重視。後來法國開始入侵這一地區,但被哈布斯堡王朝的腓特烈三世擊敗,於是哈布斯堡王朝奪取了上阿爾薩斯地區的控制權。

1648年,歐洲三十年戰爭結束。哈布斯堡王朝在這場戰爭中損失慘重,根據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哈布斯堡王朝將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割讓給法國。於是法國取得了這一地區的控制權。

1870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戰敗,被迫降阿爾薩斯和洛林割讓給普魯士。當時普魯士國王加冕德國皇帝后,於是阿爾薩斯和洛林便併入了德國。

1918年,德國向協約國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為了報復德國,法國人又將阿爾薩斯和洛林收回。

1940年,法國政府宣佈投降,並宣佈巴黎為不設防城市,下令各地還在抵抗的法軍向德軍投降。於是德軍進駐上阿爾薩斯地區,再次從法國手裡拿回了此地。

1945年,納粹德國滅亡。法國再次收復阿爾薩斯和洛林,並且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從以上簡述可以看出,法國人一直就有吞併阿爾薩斯和洛林的企圖。在打贏了三十年戰爭之後,法國終於實現了這一野心。在此後的兩百年,法國人開始了他們非常擅長的去風俗化行動。這所以這麼幹,是因為法國人對自己的文化非常自信。他們認為法國文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其它民族都是野蠻落後的。當然了,由於這個歷史離現在太久了,所以很多人並不瞭解。不過只要看一下法國在近代對亞非拉殖民地的種種所作所為,多少也能瞭解一點。

比如法國佔領非洲的阿爾及利亞後,法國殖民者就開始了對阿爾及利亞人的洗腦。當時阿爾及利亞小學生的課本上是這麼說的:阿爾及利亞人的祖先是高盧人,阿爾及利亞人和法蘭西人一樣,大家都是法國人。試想一下,法國人連非洲土著都是這麼不遺餘力的洗腦,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的德意志人的能例外?最後都被洗腦成了法國人。

不過法國人的洗腦只是一方面。因為當地人如果不願意,法國人是不會得逞的。至於法國為什麼會同化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主要是三個方面造成的:

第一,歐洲的中世紀沒有民族概念。阿爾薩斯地區被割讓的時,無論法國還是德國,都是典型的封建國家,老百姓只認領主,而不知有國家。所以當時阿爾薩斯的割讓,對於當地人民來說,只不過效忠的對象從哈布斯堡變成了波旁而已。但是恰恰就是阿爾薩斯割讓給法國之後,歐洲逐漸形成了民族國家的概念。在普法戰爭之前,阿爾薩斯人經歷了大革命的席捲全國,又見證了拿破崙馳騁歐陸,法國的榮耀更讓他們欣喜,他們也就從骨子裡認為是法國人了。

第二,阿爾薩斯和洛林和普魯士文化的差距非常大。普法戰爭之後,普魯士滿懷欣喜的拿回了阿爾薩斯。結果等到普軍進入這一地區後才發現,他們原以為是老鐵的阿爾薩斯人早已經被法蘭西化了。阿爾薩斯大區和洛林大區的幾乎所有居民都是說法語的。只是有一些中老年人還會說阿爾薩斯語(高地德語的一支),年輕一代的當地人已經不講德語了。

這裡有一點要說明一下。

阿爾薩斯人講高地德語,洛林地區的人只有東部的摩澤爾省是德語區(也是高地德語的一支,但與阿爾薩斯語是兩種方言)。至於洛林其他各省的言語,基本上是傳統法語區。普法戰爭時,法國割讓的領土恰恰只是阿爾薩斯和洛林的摩澤爾省,也就是高地德語區。洛林的傳統法語區,普魯士並沒有要求法國割讓給自己。所以按照法國人的說法,當年割讓給普魯士的是阿爾薩斯和摩澤爾,並不是阿爾薩斯和洛林。

回到正題,阿爾薩斯人雖然講高地德語,但是他們的自我認同是阿爾薩斯人,而不是德意志人。他們和普魯士的風俗差異很大,畢竟說德語的地方很大,除了普魯士,還有奧地利、荷蘭、盧森堡、瑞士等等。這些地方的人原本就對普魯士沒有好感,有很強的文化獨立性。後來這一地區被法國同化,也就更不可能認同普魯士為代表的德意志文化了。普法戰爭後,阿爾薩斯和摩澤爾地區的居民都不願意被併入德國。都德的《最後一課》,其實並沒有胡說八道

第三,當地人非常厭惡軍國主義。早在法國大革命爆發時,阿爾薩斯和洛林就吃過普魯士人的虧。那個時候的反法聯軍殺入阿爾薩斯和洛林,聯軍認為這裡是法國的領土,因此衝進當地後,一通燒殺搶掠。不管是不是說德語的居民,都要遭殃。著名的《馬賽曲》就是阿爾薩斯人魯熱·德·利爾創作的。它原名叫《萊茵軍進行曲》,不過馬賽人比較喜歡這首歌,到哪都唱它,名字就被馬賽人佔了。這首歌的主題不用多說了,就是在號召老百姓拿起武器,反對一切反自由的邪惡勢力,比如普魯士。

在此之後,阿爾薩斯人完全倒向法國,甚至之後法國政府在這一地區強制執行法語教學的時候,當地人都不完全牴觸這件事。後來普魯士割走阿爾薩斯之後,又對這一地區一通亂搞,導致當地人完全喪失了自由。

備註:阿爾薩斯和摩澤爾被割讓後,在德國並沒有獲得獨立省的地位,而是德國中央政府的直轄地,這就意味這兩個地區的居民完全沒有獨立立法的權利。所以跟著德國遠遠沒有跟著法國來的自由自在。


總的來說,法國和德國在文化輸出方面都不是善茬。普魯士強推自己的文化,法國人也不遑多讓,都是一個尿性。但是如果就以阿爾薩斯和洛林來說,都德在《最後一課》中的煽情描述並沒有顛倒黑白。當時的阿爾薩斯地區,其實已經不認同德意志文化了。並且還有很關鍵的一點,德國在阿爾薩斯和洛林的摩澤爾省推行的並不是單純的德語教育,而是規定當地所有適齡兒童都必須接受普魯士式的教育。試想一下,當地人都已經接受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了,現在再讓他們接受軍國主義,不抵制就是見了鬼了。

最後說一句,都德的《最後一課》其實是臆想的小說。他本人沒有去過阿爾薩斯和洛林,文中的內容都是他自編的。並且都德小時候也不說法語,而是講一種普羅旺斯當地的方言。法國政府在普羅旺斯強推法語時,都德還曾經寫文章諷刺過。


Mer86


《最後一課》是法國著名作家都德的小說代表作。由新文化運動的旗手之一胡適翻譯成漢語。



《最後一課》寫得是普法戰爭中法國戰敗,德意志禁止法國人用法語教學。一位法國教師為了保存本國語言,深情地用法語講的"最後一課"。

《最後一課》長期選入我國中學教材。是超越時代,超越國情,超越意識形態阻隔的奇蹟。它已成為中國人民家喻戶曉,最俱群眾基礎的法國名著。甚至對中國人民百年愛國情懷甚有教益。

使我們最受教益是,懂得了"當一個民族淪為奴隸時,只有保存好自己的民族語言,就有復新祖國的希望"。


李彬文


現在網絡上有類似“阿爾薩斯-洛林”的大部分居民仍堅持說德語,甚至鬧著在法國內搞自治區”、“普法戰爭中的阿爾薩斯-洛林居民是簞食壺漿的迎接德國軍隊收復故土”等等真假參半的言論。甚至有細心讀者指出,1871年的阿爾薩斯人就是講德語的,所以小說的主人公學起法語拼讀那麼費勁。

阿爾薩斯街頭建築多是典型的德式建築——以棕紅、褚石為主的牆體配以白色相間的線條,構成方格立面,色彩鮮豔,與以單一的灰黃色石頭為牆體主色調、崇尚各種裝飾牆雕。

首先,咱們先捋順一下,阿爾薩斯和洛林的母語到底是哪種?

1)阿爾薩斯:要從17世紀說起。阿爾薩斯的本土語言是日耳曼語系中高地德語(Upper German)的一支,阿爾薩斯和洛林都曾經屬於神聖羅馬帝國(所謂的德意志第一帝國)。歷史上的法蘭西王國大約在十七世紀逐漸佔領阿爾薩斯(1648年完成),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磨合,法語成功打入阿爾薩斯和洛林,成為標準的貿易語言,不可忽視的是,當時的歐洲上流社會都喜好說法語,各國在互派使節時,必須以法語版國書作為正本。甚至沙俄帝國貴族開會時第一語言是法語,有時候是先用法語講一遍,再用母語俄語翻譯一遍。1850年左右的時候,法語仍主要在中上層社會、知識界和商業活動中使用,普通勞動人民還是鮮有接觸。

因此,第一個結論是:為數眾多的阿爾薩斯勞動人民不說法語,說高地德語的方言版——阿爾薩斯語。上流社會、富人、文藝界、知識界、商人貿易的時候,說法語。

小說中並沒有寫阿爾薩斯人全都說法語。正相反的是,小說描寫了鎮上的成年人都來上課,手捧著初級教材。這恰好說明了他們法語水平並不高。這是切合當時現實的,小說在這方面並沒有顛倒黑白。

但是,儘管在歷史和傳統文化如語言上,阿爾薩斯偏向德意志,但由於經過了啟蒙運動和大革命的洗禮,由社會契約與自由平等價值觀營造的氛圍下,讓阿爾薩斯人認為自己是法蘭西的一部分。儘管中下階層對法語不感興趣,但他們認為這與自己的法蘭西國家認同並不衝突。比如現在的延邊、延吉一帶的朝鮮族,生活習慣和語言文化的與朝鮮的相似度遠遠高於漢族,但對自己的身份認同、國家認同,中國公民的身份沒有質疑。

以個人親身體驗看,現在斯特拉斯堡(阿爾薩斯首府),街道和城堡的名字都有法德兩個拼寫的版本,老百姓也基本會說德語,但是真正的德國人聽起來還是有點費勁,不過能交流。很多人對德國有著強烈的好感,包括他們的飲食,也充滿著德國的特色——不講究:大口吃肉(豬肉),大碗喝酒(啤酒),喜歡吃酸菜等等。關於自己的身份與國家問題,人們也看的很開,都是申根國家,都用的是歐元,想在哪裡過日子都沒有妨礙,開個車就過去了,啥國不國的。

2)表面上看,洛林和阿爾薩斯一樣,都能看到很多日爾曼樣貌的居民,但是,你要是想用德語打個招呼——:Guten Tag,八成會很失望。

法蘭西的民族英雄——聖女貞德就是洛林的鄉下村姑

在洛林,經歷過二戰的老人都相當討厭德國,二戰中,一些當地人參加了法國抵抗組織,被捉住後慘遭處決或者被納粹抓去做苦工;相反很多阿爾薩斯的高齡老年人覺得自己更像是德國人(他們正趕上阿爾薩斯再次被劃給了德國的時代,二戰中德軍在阿爾薩斯也徵召了大量士兵)。

目前,兩個地區的年輕人都對德國很親近,畢竟德國貨的口碑和德國經濟博取了大多數歐洲人的好感。

總之,在國家認同上,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居民從法國大革命開始就是自豪的法國人了。小說的主要情節還是比較經得起推敲,只不過加了作者的主觀感情,文學創作都是有明顯的作者喜好傾向的,這也難免。

至於,關於這兩個地區要獨立的傳聞,感覺應該是2015年,法國討論行政區合併時,曾建議把東部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合併成東法蘭西,作為三地收入最高的阿爾薩斯人像踩了尾巴一樣,炸了毛,右翼黨派也跑出來湊熱鬧,宣稱要獨立建立"阿爾薩斯國",但是,大家誰都沒當真,類似口號很快就銷聲匿跡了。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最後一課》是中學課本的名篇,也是我讀書時課本里少有的佳作。不過阿爾薩斯的問題其實很複雜,都德從自身的愛國情懷出發,固然是一個我們熟知的視角,但對於一些阿爾薩斯人來說,卻未必如此。

如今中國人去法國旅行,首選當然是巴黎。其次是南法的普羅旺斯和蔚藍海岸,中部的盧瓦爾河谷,再就是里昂等大城。其實,擁有22個大區,其下又設有96個省份的法國,每個省都值得花上大量時間細細探訪。我最喜歡的反而是位於法國東部、與德國接壤的阿爾薩斯大區,也就是都德在《最後一課》裡所提到的這個區域。

如果你被蒙著眼睛送到阿爾薩斯,揭下眼罩的那一刻,往往會誤以為這裡是德國。沒錯,整個阿爾薩斯地區,除了地理環境與德國西部平原極為相似外,建築也如出一轍,比如大量斜頂加木條窗的房子,宛若童話世界。無論大區首府斯特拉斯堡,還是這幾年爆紅的小城科爾馬,抑或並不為中國遊客所知,卻被我推為世界最美小鎮之一的埃吉桑,都酷似德國城鎮而非法國。

在飲食方面,阿爾薩斯菜的烹飪手法在法國也獨樹一幟,鄉村的粗獷燉菜,儘量少用調料,突出食材原味,大量採用豬肉,都帶著德國範兒,但又比德國菜精細。

至於語言,阿爾薩斯人大多會法語和德語。

在歷史上,這片土地曾被德法反覆爭奪,阿爾薩斯人自己反倒無所謂,並沒有很強烈的國家歸屬意識。

至於都德自己,作為普羅旺斯人,他也曾反對法國的控制。他基於愛國情懷去抗議德國對阿爾薩斯的佔領,並不奇怪,但我們應該知道的是,無論是都德,還是同時代的法國人,愛國的基礎其實是自由,他愛一個完整的法國,但更愛普羅旺斯的文化,不願後者被法國的大一統文化所侵蝕。


葉克飛


《最後一課》是經典的的愛國主義作品。

都德,也沒有顛倒黑白。

沒錯,阿爾薩斯人民族上接近德國,但阿爾薩斯人是法國人。

如同東北朝鮮族同胞,民族上接近朝韓,但他們是中國人。

所以,1871年的阿爾薩斯人愛的國,自然是輝煌燦爛的法蘭西,而不是軍國主義的普魯士。

實際上,都德,作為法國普羅旺斯人,也吐槽過法語對普羅旺斯語的同化。

但都德顯然是個純粹的愛國者,愛著國家的一些美好的東西,愛普羅旺斯,愛阿爾薩斯,也就是愛法蘭西。

所以,語言和民族在近代民族國家塑造中,也許並沒有一些人想的那麼狹隘。就比如,56個民族都是中國人,無論是朝鮮族、哈薩克族、傣族、京族、蒙古族等等。

國家認同必須是第一位的。

阿爾薩斯—洛林,主體阿爾薩斯,就說阿爾薩斯吧,方便。

1,當時的阿爾薩斯人更偏向法國還是德國?

→→ 法國

2,阿爾薩斯真的有獨立運動?

→→ ,正是德國奪回阿爾薩斯—洛林時期(1871~1918年),還有國旗、國歌。

3,阿爾薩斯說德語?

阿爾薩斯語跟德語並不能互通。可以說阿爾薩斯人說廣義的德語,但他們的語言是—阿爾薩斯語

↓↓阿爾薩斯—洛林↓↓

首先,阿爾薩斯人和德國人一樣,屬於日耳曼人,說廣義的德語。

可以這樣理解:阿爾薩斯語是德語的一種方言

但是,阿爾薩斯語跟標準德語差距太大,類似於普通話和溫州話。加上歐洲拼音文字缺乏中文這種凝聚力,當德語在近代逐漸統一化、標準化,阿爾薩斯卻不在德意志。阿爾薩斯人與德國人走的越來越遠了。

或許,阿爾薩斯當初跟德意志一直混下去,會與今天的德國人無異。

但不確定性正是歷史的魅力所在。

↓↓身著傳統服飾的阿爾薩斯婦女↓↓

瞭解下阿爾薩斯的歷史,就明白她為什麼偏向法國。

最開始,無論法國、德國還是阿爾薩斯,都是法蘭克人建立的法蘭克王國的一部分。

公元800年前後,法蘭克王國在查理曼通知下達到權勢巔峰,幾乎一統西歐,還從羅馬教廷那裡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

↓↓查理曼治下的法蘭克帝國↓↓

公元843年,查理曼大帝的三個孫子瓜分了帝國,分為東法蘭克、中法蘭克和西法蘭克王國。

公元870年,東、西法蘭克瓜分中法蘭克,阿爾薩斯歸屬東法蘭克

由於東法蘭克的強勢,查理曼獲得的“羅馬人的皇帝”稱號也被其繼承,最終東法蘭克演化成“神聖羅馬帝國”,統治著主要的日耳曼人,因此也稱為德意志第一帝國

而西法蘭克最終發展成法國。法蘭西就是“法蘭克人之國”的意思。實際上,法蘭克人屬於日耳曼人,而法國主體則是凱爾特族群的高盧人後裔。

↓↓法蘭克王國的分裂↓↓

阿爾薩斯是法德交界處,也是兩國爭奪拉鋸之地。其歸屬往往決定於雙方的強弱。

然而,名字霸氣的“神羅”帝國卻很快盛極而衰,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帝國皇帝也只是名義上的君主。

相反,勵精圖治的法國國王逐漸收回地方權力,避免了神羅分裂局面。在百年戰爭後,法國逐漸形成民族意識,國家逐漸崛起,不但成為歐陸強國,也成為歐洲的文化霸主。

席捲歐洲的三十年戰爭(1618年-1648年)期間,法國於1639年正式進佔阿爾薩斯。1648年,法國以戰勝國身份簽署《威斯特伐利亞和約》,阿爾薩斯被正式承認為法國領土。

↓↓1648年歐洲局勢↓↓

三十年戰爭沉重打擊了“神羅”的領袖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削弱了其對帝國內各邦國的控制,神羅逐漸名存實亡,德意志陷入徹底的封建分裂局面。

到18世紀,“神羅”境內居然同時存在1800個左右的貴族領地和教會領地,支離破碎。

因此,法國思想家伏爾泰,曾這樣評價它:“(神聖羅馬帝國)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

↓↓1789年的神聖羅馬帝國,支離破碎↓↓

1639~1871年,長達232年的時間裡,阿爾薩斯都是法國牢固的一部分。

200多年,也就是10代人,一代一代的阿爾薩斯人逐漸接受了自己法國人的身份。

當時的法國早一步統一,且是歐洲的文化中心,向心力不是爾虞我詐、四分五裂的德意志能比的。阿爾薩斯人與其他法國人形成了共同的歷史記憶:

17世紀,阿爾薩斯人見證了“太陽王”——路易十四霸領歐陸的榮耀;

1789年,阿爾薩斯人積極響應法國大革命,攻佔阿爾薩斯行政中心斯特拉斯堡市政廳,結束阿爾薩斯的封建制度;

1792年,德利斯勒在阿爾薩斯首府斯特拉斯堡創作出革命進行曲《馬賽曲》,之後成為法國國歌;

拿破崙戰爭(1803~1815年)期間,阿爾薩斯人又提供著法蘭西帝國優秀的士兵和將領。

阿爾薩斯人與其他法國人共同享受著榮耀,也創造著歷史。

而隔壁的德意志依然一潭死水。

↓↓拿破崙與他的帝國↓↓

眾所周知,民族主義是個新鮮事物,它濫觴於西歐,發展興盛於19世紀。

所以在1639年之前,阿爾薩斯雖然屬於德意志,但那時的國家認同,君主宣稱的效力遠大於文化、血統。1639年阿爾薩斯併入法蘭西,也只是古代常見的領土變更,換了個皇帝而已。

法蘭西的民族國家形成早,且是歐洲的政治文化中心,輝煌的國家成就、共同的歷史記憶和十代人的情感,逐漸讓阿爾薩斯人形成了法蘭西的國家認同。

阿爾薩斯人以法國身份自豪。正因如此,約翰•斯特亞特•密爾在他的名著《代議制政府》中這麼寫道:

任何巴斯—布列塔尼人,甚至任何阿爾薩斯人,今天都沒有絲毫意願要從法國分離出去。

此書寫於1861年,10年後的1871年,普魯士在普法戰爭勝利後,才正式吞併阿爾薩斯。

↓↓1871年,德意志帝國在法國凡爾賽宮鏡廳宣佈成立↓↓

以法國身份自豪的阿爾薩斯人,在面對軍國主義的普魯士時,是很那接受的,甚至採取抵抗態度。

根據1871年簽訂的割讓阿爾薩斯-洛林的《法蘭克福條約》,當地人可以選擇移居法蘭西,留下來的則默認為德意志人。

最終,選擇離開的人數幾乎佔總人口的十分之一,而且幾乎都是當地精英。阿爾薩斯和洛林的中上層民眾,包括文藝、知識界人士大量離去,造成阿爾薩斯近十年文化真空。

也就是說,大量有能力、有文化的阿爾薩斯人,寧願放棄家鄉的一切,也不願意加入德意志。

阿爾薩斯畫家路易斯為此創作名畫—《出埃及記》

作品描繪了阿爾薩斯被割讓後,阿爾薩斯人離開被德國佔領的家鄉,前往法國。

“出埃及記”出自聖經舊約,講述了以色列人如何在埃及受到逼害,然後由摩西帶領他們離開埃及的故事。

以“出埃及記”命名作品,作者的態度不言而喻。(作者路易斯是阿爾薩斯人,沒有離開家鄉,逝世於斯特拉斯堡)

↓↓《出埃及記》↓↓

德國顯然看出阿爾薩斯人的離心離德,在當地強行推進德語教育。而當地人堅持說法語和阿爾薩斯語以抵制德意志化。一位說法語的阿爾薩斯學生領袖被逐出大學後,卻被阿爾薩斯人視為英雄,可見民心向背。


原提問:

“阿爾薩斯-洛林的大部分居民仍堅持說德語,甚至鬧著在法國內搞自治區”

阿爾薩斯-洛林確實鬧過自治,不過是在德國統治期間

通過爭取,阿爾薩斯-洛林在1911年獲得部分自治權,擁有了自己的國旗和國歌。

↓↓德意志帝國境內的阿爾薩斯—洛林,有國旗↓↓

1914年,一戰爆發,德法相侵。

阿爾薩斯人為了避免與法國“同胞”作戰,很多人選擇參加海軍(對手主要是英國),並在1918年參加了德國海軍叛亂,最終促使德皇退位流亡。然而,阿爾薩斯首府斯特拉斯堡市長第一時間宣佈德意志帝國失去統治權及法蘭西共和國的到來。

一戰德國戰敗,根據民族自決主張,阿爾薩斯有權決定自己的歸屬。在看見阿爾薩斯民眾熱烈歡迎法軍以及法國的壓力之下,美國和其他盟國收回了公民投票的提議。

阿爾薩斯迴歸法國。

左圖:阿爾薩斯—洛林迴歸法國的海報(1918年)

右圖:身著傳統服飾的阿爾薩斯婦女與法國軍人(1919年)

二戰時期,阿爾薩斯—洛林被德國短期吞併,嚴酷的獨裁統治沒能抵消當地的反德情緒。

如今,阿爾薩斯—洛林作為法國的一部分,經濟發達、人民富足,日子總算是安定了。

阿爾薩斯人確實堅持說著阿爾薩斯語,但他們幾乎都會說法語。反倒是與德國人交流,可能存在語言障礙。

堅持阿爾薩斯語言文化,是對民族身份的尊重,堅持法蘭西認同,是愛國情懷也是對歷史的尊重。

溫和的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並不衝突。

↓↓斯特拉斯堡市景↓↓

因此,都德沒有顛倒黑白,而《最後一課》也是愛國主義文學裡的精品名篇。

這篇因此流傳世界,也影響過中國。早在1912年,即民國元年,胡適就引進此文,初譯名《割地》。1920年《最後一課》就收入當時的中學語文教科書中。

中國近代飽受屈辱磨難,而後來日本的侵略與皇民化教育,讓中國人更加對作品感同身受。《最後一課》“成為中國人愛國情感激發和表達的媒介”。

直至今日,《最後一課》表達的愛國主義,依然意義重大。

國家認同高於民族認同,燦爛輝煌的成就、共同的歷史記憶、百十代人情感是愛國主義的基礎。

如果堅持一些狹隘的民族主義,就無法解釋阿爾薩斯人對法國身份的認同。

一些人也因此將無法理解東北抗聯的滿族戰士,蒙古抗日騎兵隊、抗日回民支隊、哈薩克巡邊騎兵隊等的存在;同樣也解釋不了一些外籍華裔、港臺同胞的行為。

誰是愛國者?看的是他的言行,而不是身份。

↓↓美軍首位華裔軍官—呂超然↓↓

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目的是團結國家,凝聚力量。但一旦陷入狹隘,也會有負效果。一些偏激者,往往說著民族主義的大義,卻做著傷害同胞的言行,將朋友變成了敵人,親者痛仇者快。

愛國主義包含了這樣的態度:

對祖國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

強烈希望保留祖國的特色和文化基礎;

對祖國其他同胞的認同感。

作為多民族的國家,我們更應該在阿爾薩斯的歷史中學習經驗,在《最後一課》感受愛國主義的力量。

國家認同應當高於民族認同,以民族身份自豪,更加以國家身份驕傲,在危難拼搏之際,大家都是中國人。

完。

列國圖志____讀史看書,只是為了不做傻子


列國圖志


都德的《最後一課》第一次聽說阿爾薩斯這個地方,當時語文老師,講得聲情並茂,以至於多年後,置身於阿爾薩斯時,依然記得那句最優美和淒涼的法語Viv la france,(法蘭西萬歲)但翻看歷史發現,實際上阿爾薩斯地區更長的時間德語使用更為廣泛。而與當地人聊天發現,他們也更傾向於這裡屬於德國。


這個地區從公元9世紀開始,在德法之間幾經易手,成為兩國爭奪的對象。而在17世紀以前,該地區使用最多的語言是德語。我與當地退休的老教師Lily聊起這件事,她說他們這個地區本來是屬於德國的。從她的話語中,我覺得她更希望他們這個地區阿爾薩斯屬於德國。

因此有學者對都德的觀點持有異議,實際是有據可查的。


幻屋


一、普魯士打算統一德國。

二、法國反對普魯士統一德國。

三、法國直接出兵攻打普魯士。

四、法國被打敗了,被普魯士兵臨巴黎城下。

五、法國將200年前搞到手的洛林——阿爾薩斯地區(日耳曼人為主的德語區)重新“割讓”給普魯士。

六、都德不寫法國出兵干涉普魯士。

七、法國被打敗了,都德開始哭訴自己多麼愛國。

八、最後問個問題:如果法國打贏了,都德會怎樣寫自己的愛國主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