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脾胃虛弱,尤其是精神壓力大,加上飲食不節,很容易引起胃潰瘍。對於這種情況,應該疏肝、溫胃,可以服用中醫的經典方子——“黃芪建中湯”,兩者兼顧。
黃芪建中湯:調製胃潰瘍
配方:黃芪6克、飴糖30克、桂枝9克、白芍18克、炙甘草6克、生薑9克、大棗12個(掰開)。
用法:把這六味藥,以水五杯,熬剩兩杯,去藥渣,加入飴糖,更上微火消解。早晚各服用一杯。
叮囑:方子裡面的黃芪,一般用炙黃芪,但是我習慣用生黃芪,不會上火。
方解:
“黃芪建中湯”立方的宗旨,就是“急者緩之必以甘,不足者補之必以溫”,清代名醫尤在涇在《金匱要略心典》說:“裡急者,裡虛脈急,腹中當引痛也。諸不足者,陰陽諸脈並俱不足,而眩、悸、喘、渴、失精、亡血等證相因而至也。急者緩之必以甘,不足者補之必以溫,充虛塞空,則黃耆尤有專長也。”
而《金匱要略方義》說:“此方乃小建中湯加黃耆而成。黃耆為補氣扶弱之品,得飴糖則甘溫以益氣,得桂枝則溫陽以化氣,得白芍又有益氣和營之效。綜合全方,其補虛益氣之功優於小建中湯。”
這個方子,對男子虛損、陽氣不足、脾胃虛弱,效果甚佳;後來,我的心得是,此方對於脾胃虛寒之證,效果很好,尤其是西醫診斷的胃潰瘍,效果甚佳。
按說胃潰瘍的原因很多,甚至服用一些西藥也會引起此症,而我們所見的胃潰瘍,多是精神壓力大,加上飲食不節引起的。往往是由於現代人工作壓力特別大,吃飯又不規律,飢一頓飽一頓的,特別是白領會出現此類問題,其特點是上腹部疼痛,且以飯後疼痛為主,經檢查會發現有胃潰瘍。
此時如果出現虛寒之證,舌質淡白,身體怕涼,則可以考慮使用此方,因為這個方子有柔肝、緩肝的作用,對於肝氣不舒導致的橫逆克脾有阻止作用,同時建中補脾,將脾胃強壯以後,也會免受肝木之克。
如果肝氣不舒過於嚴重,當然還要先服用一些疏肝理氣之藥,但是對於脾胃虛弱嚴重,再加上肝木來克的,適合此方。立意是強壯本身,則可抗外敵。
這種情況一般三五副藥就可以見到明顯的效果。各位如果有此類問題,可以請教附近醫生,幫助大家判斷。我相信,很多人會因此而擺脫此病的折磨的。
點擊下面的標題,閱讀更多養生文章:
閱讀更多 養生雜誌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