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美食“三宝”,看看你有没有吃过!

京江脐

京江脐的历史非常悠久,据说清初原为八角形状,因为当时满洲统治者忌讳(八旗兵被吃掉),只好改成现在的六角形。

镇江美食“三宝”,看看你有没有吃过!

【什么是京江脐?】

京江脐(也称老虎脚爪),是镇江最有名的传统茶食点心。京江脐有六个角,蜡黄色。新出炉的京江脐芳香四溢,吃到嘴里皮脆肉粘,满口生津;冷京江脐要慢嚼细咽,才有滋有味,俗话说"京江脐热吃脆香、冷吃滋味"就是这个意思。老镇江都喜欢吃的六角形京江脐,分咸甜两种,京江咸脐子,出炉不久的最好,皮是脆的,心是软的,底是硬的。【京江脐如何吃?】京江脐吃法上也多种多样,适合各类人群。1.喜欢上茶馆喝茶的人,泡上一壶茶,边聊天边喝茶边慢嚼细咽京江脐,两只京江脐下去,肚子也就饱了。2.急着出工干活的人,盛一碗大麦粥,拿两只京江脐对付一下,一顿早饭就解决了。3.出远门的人多备几只京江脐,想吃时冷嚼、水泡都可以,一路不愁饿肚子,也能保健康。4.过去的城乡,女人生孩子坐月子,多用红糖泡馓子、红糖泡京江脐,作为营养品供产妇食用。5.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更多的人是在冬季喝羊汤时,才觉得这可解油饱腹的京江脐实在恰到好处,因此京江脐和羊汤也是绝佳搭配。

镇江美食“三宝”,看看你有没有吃过!

它,味不鲜,貌不美,"六爪"京江脐实在是平凡得有些"寒碜"。上不了星级饭店的桌,入不了资深食客的眼,本质就是"一团面粉"的京江脐的确朴素得有些"土气"。然而,就这么一团或微甜或微咸的"面疙瘩",却是许多老镇江人心头难忘的朴。

镇江美食“三宝”,看看你有没有吃过!

总之,小孩当小食、年轻人当休闲食品、老年人当保健品,京江脐的多元化角色至今依然如故。

镇江美食“三宝”,看看你有没有吃过!

京江脐的制作十分的考究。 发酵时,温度要掌握得当,过热破坏了面筋质,发酵力过大,使成品失去绵软性,过凉则发酵时间长,发酵力不足,成品欠饱满。拌碱,碱液投放量须视面团发酵程度和气温而定。诀窍全在手艺和火工上,发面、揉面、放碱、抹油拉角、贴炉烘烤……起炉后还得抹一次油,各道工序均不能马虎。京江脐的最大特点是碱性,对胃酸过高的人有调理养胃的作用。其次是碳炉烘烤而成,保存时间比一般食品长些。

才出炉的京江脐像立体雪花状,六只角楞角分明,吃起来松软香脆,还可掰开,用开水和肉汤泡着吃,老年人吃面时,常和面汤泡食,别具一番风味。

镇江美食“三宝”,看看你有没有吃过!

镇江美食“三宝”,看看你有没有吃过!

京江脐:承载着一代代镇江人的味觉记忆

水晶肴肉

简介

三百多年来,镇江水晶肴肉一直盛名不衰,驰誉南北,并有新的发展。如按照肴蹄的不同部位,可切成多种肴蹄块:前蹄上的部分老爪肉,切成片形,状如眼镜,其筋纤柔软,味美鲜香,叫"眼镜肴";前蹄旁边的肉,弯如玉带形,叫"玉带钩肴";前蹄上的老爪肉,肥瘦兼有,清香柔嫩,叫"三角棱肴";后蹄上的一块连同一根细骨的净瘦肉,叫做"添灯棒肴",其肉质嫩香酥,最为食精肉者喜爱

肴肉虽是凉菜,但非同于一般熏腊之类。它精肉绯红,虽凉但酥嫩易化,食不塞牙;肥肉去脂,食之不腻;胶冻透明晶亮,柔韧不拗口,不肥不腻。此菜爽口开胃,色雅味佳,颇振食欲。若配上姜丝,略加香醋,更有一番滋味。喝早茶若配以镇江肴肉,茶香肉美,在久饫甘肥之后,得此茹之,舌感为之一振,另历一番佳境,更令人感到口福不浅。

历史文化

相传三百多年前,镇江酒海街有一家夫妻酒店。一天店主买回四只猪蹄,准备过几天再食用,因天然怕变质,便用盐腌制。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妻子会误把为父亲做鞭炮所买的一包硝当作了精盐。直到第二天妻子找硝准备做鞭炮时才发觉,连忙揭开腌缸一看,只见蹄子不但肉质未变,反而肉板结实,色泽红润,蹄皮呈白色。为了去除硝的味道,他一连用清水浸泡了多次,再经开水锅中焯水,用清水漂洗。接着入锅加葱姜、花椒、桂皮、茴香、清水焖煮。店主夫妇本想用高温煮熟解其毒味,没想到一个多钟头后锅中却散发出一股极为诱人的香味。"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恰巧路过此地,也被香味吸引止步。于是他变成一个白发老人来到小酒店门口敲门。店门一开,香味立刻飘到街上。众人前来询问,店主妻子一边捞出猪蹄,一边实话对大家说:"这蹄膀错放了硝,不能吃。"但那位白发老人把四只猪蹄全部买下,并当即在店里吃了起来。由于滋味极佳,越吃越香,结果一连吃了三只半才罢休。等这老头一走,人们才知道他是张果老。店主和在场的人把剩下的半只蹄膀一尝,都觉得滋味异常鲜美。此后,该店就用此法制做"硝肉",不久就远近闻名。后来店主考虑到"硝肉"二字不雅,方才改为"肴肉"。从此,"肴肉"一直名扬中外。

镇江美食“三宝”,看看你有没有吃过!

制作方法:

1. 猪蹄膀刮洗干净,逐只用刀剖开,不能剖偏,剔去骨,皮朝下放在菜板上,分别用竹签在瘦肉上戳一些孔,然后均匀地洒上硝水,再抹上预先用粗盐、八角20克、桂皮10克、花椒、香料均拍碎,将香料一起炒香,待揉匀搓透后,平放进一个大缸内腌渍约3天。

2. 将腌渍好的猪蹄膀放入清水中浸泡约10小时,然后捞出,刮去肉皮上的污物,再用温水漂洗干净;八角20克、桂皮25克、花椒15克装入一纱布袋内,姜片、葱白段装入另一纱布袋中,分别把袋口扎紧。

3. 取一大铁锅上火,掺入清水,约占铁锅容积的60%,加入适量粗盐、明矾,用旺火烧沸,撇去浮沫,然后在锅底放一只竹垫,再将蹄膀皮朝上逐层叠放,最上面一层皮朝下,放好烧沸后再撇去浮沫,放入香料袋和葱姜袋,倒入绍酒,盖上锅盖,改小火煮约2小时,保持汤水微沸,将蹄膀上下翻转,使蹄膀皮全部朝上,再煮约2个半小时至蹄膀九成酥烂时捞出,将蹄膀皮朝下放入长40厘米、宽30厘米、高4厘米的平盒内,上面再压一只空盒,30分钟后拿下空盒,舀入卤煮蹄膀的原汤,把盒内油卤冲入原锅中。

蟹黄汤包

蟹黄汤包是的传统小吃,蟹黄汤包的制作原料十分讲究,馅为和蟹肉,汤为原味鸡汤,制作工艺精妙绝伦。主要材料有活大闸蟹、母鸡、猪肉皮、高筋面粉等。

镇江美食“三宝”,看看你有没有吃过!

烹制工艺

第一步:小火熬蟹油

食材:

主料:活大闸蟹800克。

调料:葱末、姜末、绍酒各10克,盐、香醋各4克,白胡椒粉3克,熟猪油50克。

步骤:

1、将活螃蟹刷洗干净,用绳子捆绑好,上笼大火蒸20分钟至熟,取出放凉,去壳取蟹肉、蟹黄备用。

2、锅入熟猪油,烧至三成热,入葱末、姜末炒香,入蟹肉和蟹黄,翻炒至出蟹油,加绍酒、盐、白胡椒粉调味,打去浮沫,淋上香醋,起锅装盘即可。

第二步:鸡汤熬皮冻

食材:

主料:活母鸡2500克,猪肉皮1500克。

调料:葱、酱油各50克,姜、绍酒、虾子、食用碱各20克,葱花、盐各15克,白糖3克,鸡精、白胡椒粉各10克。

步骤:

1、将母鸡宰杀,去内脏,用清水洗净,冷水下锅,大火烧开,氽去血水,捞出,用热水洗净。

2、将猪肉皮洗净,冷水下锅,大火烧开,烧5分钟至肉皮断生,待肉皮卷曲时捞出。

3、在盆中放入50℃左右的温水3千克,加食用碱调匀,放入肉皮,洗掉油脂,取出冲洗掉碱味,去掉残留的猪毛和油脂,漂洗干净。

4、将猪皮、母鸡一同放锅中,入清水10千克,放入葱、姜,大火烧开,改小火焖制2小时捞出,用绞肉机绞碎肉皮,制成猪皮蓉。

5、将鸡汤过滤,放入锅中,下入猪皮蓉,大火烧开,改小火熬制50分钟,打去浮沫,待汤汁约剩7千克时,依次放入虾子、酱油、盐、白糖、绍酒调味,待汤稠浓时,调入鸡精、白胡椒粉,撒上葱花,2分钟后起锅,趁热过滤,将汤汁放在盘中,并不断搅拌,待汤汁冷却,凝固后捏碎即成皮冻馅。

镇江美食“三宝”,看看你有没有吃过!

第三步:高筋粉成形

食材:

主料:红牡丹牌高筋面粉500克,皮冻蓉400克,制好的蟹黄100克

调料:枧水2克,盐3克,香醋20克,姜丝5克。

步骤

1、将皮冻蓉和制好的蟹黄放入盆中,向一个方向拌匀,制成蟹黄馅备用。

2、将盐、陈村枧水放入碗中,加清水275克凋匀,制成混合水。

3、将高筋面粉放在案板上,逐次倒入混合水,揉和成面团,搓成粗条,放在案板上,用干净的湿毛巾盖好,醒(饧xíng)制20分钟。

4、将饧好的粗条搓细,下重约25克的小面剂30个,均擀成直径约16厘米,中间稍厚,周边略薄的圆形面皮。

5、取面皮1张,放在手心,五指收拢,包入蟹黄馅100克,将面皮对折,左手夹住,右手推捏收口,成圆腰形汤包坯。

6、将汤包坯置于笼屉中,每只间隔3.3厘米,置于沸水锅上,旺火蒸制7分钟即熟。

7、将装汤包的盘子用开水烫过、沥干,用右手五指把包子轻轻提起,左手拿盘随即插于包底,配醋、姜丝,带吸管上桌。

句容无花果

镇江美食“三宝”,看看你有没有吃过!

句容是省市的特产。句容"湖"牌无花果鲜果、蜜饯、果茶和无花果冻干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2009年度被评为镇江市名牌产品,2011年被评为镇江市名牌农产品。

目前,镇江的无花果产业已初具规模,以郭强创办的句容市虎耳山无花果专业合作社为平台,无花果种植户数已达到103户,种植面积达到400多亩,分布在句容市茅山镇、镇、白兔镇、下蜀镇等乡镇。合作社被命名为江苏省五好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下属的句容市碧园果品厂为龙头,以遍及沪宁线上的100多个产品销售网点为窗口,镇江市无花果年产值达270多万元。

句容市行香碧园果品厂的产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主打产品"龙山湖"牌无花果蜜饯,已经成为镇江和句容的土特产。在全国市场,该品牌的产品,也凭借优良的质量,建立起了覆盖苏锡常、、等经济发达城市的销售网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