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美食「三寶」,看看你有沒有吃過!

京江臍

京江臍的歷史非常悠久,據說清初原為八角形狀,因為當時滿洲統治者忌諱(八旗兵被吃掉),只好改成現在的六角形。

鎮江美食“三寶”,看看你有沒有吃過!

【什麼是京江臍?】

京江臍(也稱老虎腳爪),是鎮江最有名的傳統茶食點心。京江臍有六個角,蠟黃色。新出爐的京江臍芳香四溢,吃到嘴裡皮脆肉粘,滿口生津;冷京江臍要慢嚼細嚥,才有滋有味,俗話說"京江臍熱吃脆香、冷吃滋味"就是這個意思。老鎮江都喜歡吃的六角形京江臍,分鹹甜兩種,京江鹹臍子,出爐不久的最好,皮是脆的,心是軟的,底是硬的。【京江臍如何吃?】京江臍吃法上也多種多樣,適合各類人群。1.喜歡上茶館喝茶的人,泡上一壺茶,邊聊天邊喝茶邊慢嚼細嚥京江臍,兩隻京江臍下去,肚子也就飽了。2.急著出工幹活的人,盛一碗大麥粥,拿兩隻京江臍對付一下,一頓早飯就解決了。3.出遠門的人多備幾隻京江臍,想吃時冷嚼、水泡都可以,一路不愁餓肚子,也能保健康。4.過去的城鄉,女人生孩子坐月子,多用紅糖泡饊子、紅糖泡京江臍,作為營養品供產婦食用。5.如今生活條件好了,更多的人是在冬季喝羊湯時,才覺得這可解油飽腹的京江臍實在恰到好處,因此京江臍和羊湯也是絕佳搭配。

鎮江美食“三寶”,看看你有沒有吃過!

它,味不鮮,貌不美,"六爪"京江臍實在是平凡得有些"寒磣"。上不了星級飯店的桌,入不了資深食客的眼,本質就是"一團麵粉"的京江臍的確樸素得有些"土氣"。然而,就這麼一團或微甜或微鹹的"麵疙瘩",卻是許多老鎮江人心頭難忘的樸。

鎮江美食“三寶”,看看你有沒有吃過!

總之,小孩當小食、年輕人當休閒食品、老年人當保健品,京江臍的多元化角色至今依然如故。

鎮江美食“三寶”,看看你有沒有吃過!

京江臍的製作十分的考究。 發酵時,溫度要掌握得當,過熱破壞了麵筋質,發酵力過大,使成品失去綿軟性,過涼則發酵時間長,發酵力不足,成品欠飽滿。拌鹼,鹼液投放量須視麵糰發酵程度和氣溫而定。訣竅全在手藝和火工上,發麵、揉麵、放鹼、抹油拉角、貼爐烘烤……起爐後還得抹一次油,各道工序均不能馬虎。京江臍的最大特點是鹼性,對胃酸過高的人有調理養胃的作用。其次是碳爐烘烤而成,保存時間比一般食品長些。

才出爐的京江臍像立體雪花狀,六隻角楞角分明,吃起來鬆軟香脆,還可掰開,用開水和肉湯泡著吃,老年人吃麵時,常和麵湯泡食,別具一番風味。

鎮江美食“三寶”,看看你有沒有吃過!

鎮江美食“三寶”,看看你有沒有吃過!

京江臍:承載著一代代鎮江人的味覺記憶

水晶餚肉

簡介

三百多年來,鎮江水晶餚肉一直盛名不衰,馳譽南北,並有新的發展。如按照餚蹄的不同部位,可切成多種餚蹄塊:前蹄上的部分老爪肉,切成片形,狀如眼鏡,其筋纖柔軟,味美鮮香,叫"眼鏡餚";前蹄旁邊的肉,彎如玉帶形,叫"玉帶鉤餚";前蹄上的老爪肉,肥瘦兼有,清香柔嫩,叫"三角稜餚";後蹄上的一塊連同一根細骨的淨瘦肉,叫做"添燈棒餚",其肉質嫩香酥,最為食精肉者喜愛

餚肉雖是涼菜,但非同於一般燻臘之類。它精肉緋紅,雖涼但酥嫩易化,食不塞牙;肥肉去脂,食之不膩;膠凍透明晶亮,柔韌不拗口,不肥不膩。此菜爽口開胃,色雅味佳,頗振食慾。若配上薑絲,略加香醋,更有一番滋味。喝早茶若配以鎮江餚肉,茶香肉美,在久飫甘肥之後,得此茹之,舌感為之一振,另歷一番佳境,更令人感到口福不淺。

歷史文化

相傳三百多年前,鎮江酒海街有一家夫妻酒店。一天店主買回四隻豬蹄,準備過幾天再食用,因天然怕變質,便用鹽醃製。但他萬萬沒有想到,妻子會誤把為父親做鞭炮所買的一包硝當作了精鹽。直到第二天妻子找硝準備做鞭炮時才發覺,連忙揭開醃缸一看,只見蹄子不但肉質未變,反而肉板結實,色澤紅潤,蹄皮呈白色。為了去除硝的味道,他一連用清水浸泡了多次,再經開水鍋中焯水,用清水漂洗。接著入鍋加蔥姜、花椒、桂皮、茴香、清水燜煮。店主夫婦本想用高溫煮熟解其毒味,沒想到一個多鐘頭後鍋中卻散發出一股極為誘人的香味。"八仙"之一的張果老恰巧路過此地,也被香味吸引止步。於是他變成一個白髮老人來到小酒店門口敲門。店門一開,香味立刻飄到街上。眾人前來詢問,店主妻子一邊撈出豬蹄,一邊實話對大家說:"這蹄膀錯放了硝,不能吃。"但那位白髮老人把四隻豬蹄全部買下,並當即在店裡吃了起來。由於滋味極佳,越吃越香,結果一連吃了三隻半才罷休。等這老頭一走,人們才知道他是張果老。店主和在場的人把剩下的半隻蹄膀一嘗,都覺得滋味異常鮮美。此後,該店就用此法制做"硝肉",不久就遠近聞名。後來店主考慮到"硝肉"二字不雅,方才改為"餚肉"。從此,"餚肉"一直名揚中外。

鎮江美食“三寶”,看看你有沒有吃過!

製作方法:

1. 豬蹄膀刮洗乾淨,逐只用刀剖開,不能剖偏,剔去骨,皮朝下放在菜板上,分別用竹籤在瘦肉上戳一些孔,然後均勻地灑上硝水,再抹上預先用粗鹽、八角20克、桂皮10克、花椒、香料均拍碎,將香料一起炒香,待揉勻搓透後,平放進一個大缸內醃漬約3天。

2. 將醃漬好的豬蹄膀放入清水中浸泡約10小時,然後撈出,颳去肉皮上的汙物,再用溫水漂洗乾淨;八角20克、桂皮25克、花椒15克裝入一紗布袋內,薑片、蔥白段裝入另一紗布袋中,分別把袋口紮緊。

3. 取一大鐵鍋上火,摻入清水,約佔鐵鍋容積的60%,加入適量粗鹽、明礬,用旺火燒沸,撇去浮沫,然後在鍋底放一隻竹墊,再將蹄膀皮朝上逐層疊放,最上面一層皮朝下,放好燒沸後再撇去浮沫,放入香料袋和蔥姜袋,倒入紹酒,蓋上鍋蓋,改小火煮約2小時,保持湯水微沸,將蹄膀上下翻轉,使蹄膀皮全部朝上,再煮約2個半小時至蹄膀九成酥爛時撈出,將蹄膀皮朝下放入長40釐米、寬30釐米、高4釐米的平盒內,上面再壓一隻空盒,30分鐘後拿下空盒,舀入滷煮蹄膀的原湯,把盒內油滷衝入原鍋中。

蟹黃湯包

蟹黃湯包是的傳統小吃,蟹黃湯包的製作原料十分講究,餡為和蟹肉,湯為原味雞湯,製作工藝精妙絕倫。主要材料有活大閘蟹、母雞、豬肉皮、高筋麵粉等。

鎮江美食“三寶”,看看你有沒有吃過!

烹製工藝

第一步:小火熬蟹油

食材:

主料:活大閘蟹800克。

調料:蔥末、薑末、紹酒各10克,鹽、香醋各4克,白胡椒粉3克,熟豬油50克。

步驟:

1、將活螃蟹刷洗乾淨,用繩子捆綁好,上籠大火蒸20分鐘至熟,取出放涼,去殼取蟹肉、蟹黃備用。

2、鍋入熟豬油,燒至三成熱,入蔥末、薑末炒香,入蟹肉和蟹黃,翻炒至出蟹油,加紹酒、鹽、白胡椒粉調味,打去浮沫,淋上香醋,起鍋裝盤即可。

第二步:雞湯熬皮凍

食材:

主料:活母雞2500克,豬肉皮1500克。

調料:蔥、醬油各50克,姜、紹酒、蝦子、食用鹼各20克,蔥花、鹽各15克,白糖3克,雞精、白胡椒粉各10克。

步驟:

1、將母雞宰殺,去內臟,用清水洗淨,冷水下鍋,大火燒開,氽去血水,撈出,用熱水洗淨。

2、將豬肉皮洗淨,冷水下鍋,大火燒開,燒5分鐘至肉皮斷生,待肉皮捲曲時撈出。

3、在盆中放入50℃左右的溫水3千克,加食用鹼調勻,放入肉皮,洗掉油脂,取出沖洗掉鹼味,去掉殘留的豬毛和油脂,漂洗乾淨。

4、將豬皮、母雞一同放鍋中,入清水10千克,放入蔥、姜,大火燒開,改小火燜制2小時撈出,用絞肉機絞碎肉皮,製成豬皮蓉。

5、將雞湯過濾,放入鍋中,下入豬皮蓉,大火燒開,改小火熬製50分鐘,打去浮沫,待湯汁約剩7千克時,依次放入蝦子、醬油、鹽、白糖、紹酒調味,待湯稠濃時,調入雞精、白胡椒粉,撒上蔥花,2分鐘後起鍋,趁熱過濾,將湯汁放在盤中,並不斷攪拌,待湯汁冷卻,凝固後捏碎即成皮凍餡。

鎮江美食“三寶”,看看你有沒有吃過!

第三步:高筋粉成形

食材:

主料:紅牡丹牌高筋麵粉500克,皮凍蓉400克,制好的蟹黃100克

調料:梘水2克,鹽3克,香醋20克,薑絲5克。

步驟

1、將皮凍蓉和制好的蟹黃放入盆中,向一個方向拌勻,製成蟹黃餡備用。

2、將鹽、陳村梘水放入碗中,加清水275克凋勻,製成混合水。

3、將高筋麵粉放在案板上,逐次倒入混合水,揉和成麵糰,搓成粗條,放在案板上,用乾淨的溼毛巾蓋好,醒(餳xíng)制20分鐘。

4、將餳好的粗條搓細,下重約25克的小面劑30個,均擀成直徑約16釐米,中間稍厚,周邊略薄的圓形麵皮。

5、取麵皮1張,放在手心,五指收攏,包入蟹黃餡100克,將麵皮對摺,左手夾住,右手推捏收口,成圓腰形湯包坯。

6、將湯包坯置於籠屜中,每隻間隔3.3釐米,置於沸水鍋上,旺火蒸制7分鐘即熟。

7、將裝湯包的盤子用開水燙過、瀝乾,用右手五指把包子輕輕提起,左手拿盤隨即插於包底,配醋、薑絲,帶吸管上桌。

句容無花果

鎮江美食“三寶”,看看你有沒有吃過!

句容是省市的特產。句容"湖"牌無花果鮮果、蜜餞、果茶和無花果凍乾產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2009年度被評為鎮江市名牌產品,2011年被評為鎮江市名牌農產品。

目前,鎮江的無花果產業已初具規模,以郭強創辦的句容市虎耳山無花果專業合作社為平臺,無花果種植戶數已達到103戶,種植面積達到400多畝,分佈在句容市茅山鎮、鎮、白兔鎮、下蜀鎮等鄉鎮。合作社被命名為江蘇省五好專業合作社;以合作社下屬的句容市碧園果品廠為龍頭,以遍及滬寧線上的100多個產品銷售網點為窗口,鎮江市無花果年產值達270多萬元。

句容市行香碧園果品廠的產品日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主打產品"龍山湖"牌無花果蜜餞,已經成為鎮江和句容的土特產。在全國市場,該品牌的產品,也憑藉優良的質量,建立起了覆蓋蘇錫常、、等經濟發達城市的銷售網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