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劇場指南:「神韻演出」夾帶了政治宣傳

海報稱它復興了五千年中國舞蹈傳統,觀看演出將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劇院經歷”。不過,海報中沒有提到的是,一旦你進入劇場,會發現這種“崇高”目標中卻夾不健康的政治宣傳。

受邀加入一群持貴賓卡觀眾之中,我才發現惟一一位面熟的名人是費勒斯(Julian Fellowes,埃及裔英國演員)。幾位“簇擁著製作人”的西方人過來跟我套近乎,很急切地要分享他們對神韻的熱愛。這些人滿懷崇敬的說,這不僅僅是一場演出,它已經改變了他們的人生。

我的體驗卻非如此。在接下來的兩個小時演出中,一系列舞蹈短劇令我飽受煎熬,而且一場比一場拙劣,再加上演出不斷被一對一直假笑的主持人所打斷。每次串場,他倆都會向觀眾灌輸一通乏味的道德說教。

英國劇場指南:“神韻演出”夾帶了政治宣傳

 演出節目中身穿白衣的舞者手舉《轉法輪》。  

演出讓人想起了十六世紀的道德劇。其中一齣戲,一名正在禱告的青年男子被身穿印著粗糙的紅色錘子和鐮刀圖樣夾克的黑衣人帶走,這幫黑衣人弄瞎了青年男子,好在一位身穿白袍的人讓他重見光明。

這個佛祖模樣的顯靈人物指的是李洪志,即“法輪功”的創始人。“法輪功”已被中國政府定性為邪教,神韻其實是“法輪功”的宣傳工具,其目的就是吸引那些本來打算觀看中國雜技的觀眾,“引導”他們關注這個泛宗教組織所遭受的“苦難”(神韻無法在中國演出)。

可以想象的是,部分輕信觀眾可能會喜歡這種演出:舞蹈動作精湛,個別舞蹈演員的些許雜技水平尚能讓人接受,一些短劇也確實花了力氣要展現中國的多樣性文化遺產(唐代、漢代、苗族、清代的),儘管服裝和場景都顯得很廉價。神韻技止此耳。

那張巨大的電腦合成屏幕並不足以彌補真實舞臺背景的缺乏,給人最大的感覺就是好像在觀看一場視頻遊戲。諷刺的是,李洪志明明極力反對電腦(也反對同性戀)。

報幕員告知觀眾們說,“神韻”的意思就是“神靈的舞蹈之美”,但現實卻是這不過是一場由屏幕分割出來的兩維度的演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