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雲的紅色蝶變

南湖紅船為大雲種下了“紅色”的種子。

一朵雲的紅色蝶變

紅雲學院授牌

“大雲‘全域旅遊’有品牌,黨建也要品牌化,‘紅船精神’為大雲黨建品牌化提供了理論之源。”帶著這樣的洞察,大雲鎮黨委書記陸芸為長三角地區強勢崛起的“中國甜蜜度假目的地”打下了接續發展的基石:一手開小鎮發展先河,點亮紅雲黨建品牌,推出“雲寶先鋒”IP形象,構建集紅雲學院、紅雲服務、紅雲之窗等於一體的黨建體系;一手以黨建匯聚發展合力,夯實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奮力打造美麗嘉善迎客廳、鄉村振興先行區、全域旅遊示範鎮,高水平建設“美美大花園”。

“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遵循習近平總書記這一深邃的科學論斷,大雲鎮28.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披上了紅色這抹最亮麗的“外衣”,指引著小鎮鑄就一個個新的歷史航標。

紅色引擎•撬動鄉村振興

一朵雲的紅色蝶變

李雲頂凳子

對於剛剛結束在東陽市南馬鎮花園村掛職的大雲鎮繆家村黨委書記丁法強來說,眼下最棘手的工作是抓緊推進村裡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用他的話來說,“繆家村要自我加壓,爭取為鎮裡農村綜合集成改革和鄉村振興做好示範。”

2018年,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成為大雲鎮的熱詞。但對於面積只有7平方公里的繆家村而言,土地整治並不陌生,且整治成果早已顯現。“土地資源是繆家村發展的第一要素,這些年來,我們通過開發利用土地,念活了‘土地經’,同時還騰退了低小散企業,建起標準廠房出租,參加鎮裡的‘抱團飛地’項目。”丁法強的話裡透著自豪,“去年村集體可支配收入突破1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萬多元。”

大規模的土地整治,也為大雲鎮打造“全域旅遊”創造了絕佳條件。一大批高品質的現代農業項目入駐,讓繆家村環境宜人,村莊處處美景,擦亮了美麗鄉村的底色,也帶動了鄉村旅遊的勃興。這幾年,搭乘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鎮創建和大雲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創建的東風,繆家村區域內成功集聚了歌斐頌巧克力項目、夢東方·夢幻嘉善、雲野·歌遙、拳王·江南水街等一批優質項目。站在全域旅遊的風口浪尖,繆家村正在成為鄉村振興的典範。

“要說我們有什麼‘秘訣’,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非常重要。”談及這些年繆家村身上發生的一系列“連鎖反應”,丁法強用“黨建強、發展強”六個字道出了其中關鍵。他說,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黨支部要擔負好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等新要求,村黨委班子還要在學通弄懂抓實十九大精神上下功夫,創造新成績。

何止是繆家村,這樣的理念已經在全鎮各級黨組織形成共識。6月14日,大雲鎮黨委再次吹響鄉村振興衝鋒號,旗幟鮮明提出堅持黨建引領,全力打造“紅雲黨建”品牌,把大雲建設成為鄉村振興示範鎮和城鄉融合樣板區,到2020年,全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萬元,繆家村力爭創建成為國家級鄉村振興示範村;力爭創成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度假區內國家4A旅遊景區達到4個,旅遊總收入突破10億元,年接待遊客量突破500萬人次……

黨建做實了也是生產力,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承載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希冀,大雲鎮黨委把堅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政治保證。”陸芸表示,大雲鎮牢固樹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導向,創新農村黨組織設置模式,形成“村黨組織+網格黨支部(黨小組)+黨員先鋒站”的農村網格黨建新格局,讓村級組織的凝聚力、執行力、戰鬥力不斷增強。

紅色基因•激盪轉型浪潮

一朵雲的紅色蝶變

在大雲總裁班“充電”大半年,今年61歲的拳王實業公司掌門人董文松逐漸明晰了今後的創業新路徑:借旅遊發展之勢,走商業旅遊之路。從去年12月開始,董文松走進上海交通大學,開啟了為期一年的“學生”生涯。

在大雲,與董文松一同跨入總裁班的還有來自鎮裡的25名企業家,他們的目標很明確:用培訓來升級頭腦,助力企業轉型。傳統產業要轉型升級,企業家的頭腦升級是關鍵。搭乘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快速發展的快車道,大雲鎮黨委牽手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開設為期一年的“傳統企業轉型與創新管理大雲總裁班”,為企業家打造“最強大腦”,加速上海的高校課題成果轉化到大雲、遊學教育轉移到大雲、人才創業轉接到大雲。

“請上海交大的教授來講課,一個鄉鎮的商會來做,這個不多;在金邊銀角的地方搞股份制,搞‘飛地經濟’,這就是一種體制機制的創新。”今年1月13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車俊親臨中德生態產業園“兩創”中心一期總裁辦授課現場,對大雲鎮黨委助推產業轉型發展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此種情形,也讓當天在現場參加學習培訓的董文松備受鼓舞。

在這之後,他跟兒子浙江拳王休閒農莊有限公司董事長董志華,在項目規劃上花了更多氣力。今年5月22日,總投資8億元的拳王·江南水街項目正式在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鎮開工,這個致力打造一個集特色民宿、休閒娛樂、遊覽觀光、餐飲購物、農旅開發等於一體的主題旅遊綜合體,也成為大雲國際旅遊度假區的又一重要引擎。轉型的希望終於“破繭成蝶”,在大雲這沃土上翩翩起舞。

一樣收穫甜蜜的還有歌斐頌巧克力小鎮的莫國平、莫雪峰。巧妙的是,莫國平父子同樣鍾情於旅遊事業。“這樣的情況在大雲鎮民營企業家中間並非個例,為此,鎮黨委把鎮裡45週歲以下、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民企創二代’和自主創業的青年企業家,納入實施新生代‘紅色基因’傳承行動。”大雲鎮黨委副書記董曙明表示,通過探索新的培養路徑,努力將他們培養成為“政治上有方向”“經營上有本事”“責任上有擔當”“文化上有內涵”的新生代企業家。

與董志華他們不同的是,大雲鎮規劃投資管理中心主任陳鍾毅也在努力尋求“頭腦”轉型。今年5月,身為黨員的他被縣裡選派到上海市青浦區旅遊局產業發展科開展為期半年的掛職。近兩個月來,來自經濟條線的他向海綿一樣吸收各種有用信息,積極尋求兩地擴大旅遊合作的空間。所有的這一切,在陳鍾毅看來,都是在努力為大雲鎮旅遊接軌上海盡一份黨員應有的責任。

今年以來,大雲鎮把選派幹部到滬掛職鍛鍊作為“接軌上海”的重要舉措,已陸續選派8名黨員幹部赴上海市金山區、上海景域集團、上海全德華人聯合會、上海中德小微企業協會等單位掛職鍛鍊,在大雲鎮產業升級的浪潮中澎湃更多紅色激情。

紅色服務•聚合發展力量

因為熱心、威望高,71歲的大雲鎮大雲村村民莫鳳英今年6月正式上崗鎮裡的“紅雲管家”,今後她將履行排查矛盾糾紛、勸導違法和不文明行為等社會治理的相關職責。“當上‘紅雲管家’,說明鎮裡信任我,我一定全身心投入,為更多村民排憂解難。”接過聘書,有著40多年黨齡的莫鳳英立下軍令狀。

雖已是古稀之年,但莫鳳英一向快人快語,20多年前幹過村幹部,退休後卻一直閒不下來,鄰居們有個大事小情,都習慣找她拿主意,以她名字命名的調解室也在大雲村家喻戶曉。這次,與莫阿姨一同成為大雲鎮首批“紅雲管家”的,還有其他來自鎮裡的13名老黨員,他們不僅跟村民接觸多、群眾基礎好,個個都是熱心腸,可謂是黨組織推進社會治理的“末梢觸角”。

深化“黨建+治理”模式,大雲鎮不僅聘請老黨員擔任“紅雲管家”,推動服務群眾零距離,還將支部建在網格一線,發揮黨組織在網格建設中的核心領導作用,在小網格里解決社會治理的大問題。“發揮老黨員餘熱,是對現有全科網格隊伍建設的有益互補。”大雲鎮綜治辦專職副主任方傑明說,“紅雲管家”發現基層矛盾或社情民意後,可及時反映給村(社區)或者鎮綜治辦,將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

各級黨員踴躍參加的“紅雲服務”,不僅深入一線緊接群眾地氣,還“向上”密切連接大雲鎮國家衛生城鎮創建等各項中心工作。今年3月起,每逢星期六,大雲鎮“兩創建一整治”紅雲志願助力行動必定準時啟動,近200名黨員志願者等走向集鎮大街小巷,6個小組分區包乾,用腳步丈量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厚度,用汗水見證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帶來的美麗蝶變。

小廣告用手揭不下來,志願者們就用刷子蘸水一遍又一遍地清理;弄堂裡雜物亂堆放,黨員們頂著火辣辣的日頭一個個地搬開;道路兩旁有商家佔道經營,大家用不厭其煩的勸導換取店家的支持理解……集合紅色志願的環境整治,不僅為大雲鼓舞了士氣,更賺回了百姓對大雲鎮黨委的信心——這信心,比黃金更珍貴!有了強有力的黨組織領導,大雲鎮城鎮面貌日日刷新,成功躋身2018年度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省級樣板創建名單!

從搭建以鎮級黨群服務中心,甜蜜小鎮、兩創中心、文化中心黨群服務站和村(社區)企黨群服務點為組成的“1+3+N”黨群服務站點體系,到涵蓋黨代表接待日、協商議事會制度等多層次的黨員先鋒站;從幹部專業代辦、黨員貼心協辦、志願個性幫辦的“紅色代辦”,到暖心在行動、健康零距離、調節先鋒行的區域化黨建……踐行為民情懷,大雲鎮黨委最大化發揮出紅雲服務的功能效應。

以黨建為引領推動鎮域協同發展,時間已經並將繼續證明:這是正確之路,是發展之路,是跨越之路。把輝煌留給昨天,用夢想照亮遠方,以“共建美麗花園、共築美好生活”為底色,大雲鎮正矢志不渝描繪“美美大花園”更加絢麗的圖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