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村的“蝶變”故事(七)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七)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七)

近年來,寧陵縣各級黨組織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對照脫貧攻堅工作目標,堅持問題導向,查找補齊短板,鞏固提升增效,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高質量。全縣上下黨員帶頭幹,貧困村舊貌換新顏,摘了“貧困帽”、打了“翻身仗”,實現了從落後到先進,從貧瘠到富饒,從平淡到驚豔的美麗“蝶變,為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

寧陵黨建開闢專題欄目《貧困村的蝶變故事》,集中報道全縣各鄉鎮以黨的建設為統領,在貧困村改善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發展致富產業、創新工作機制、認真履職盡責等方面的生動實踐和經驗做法,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彙集智慧、凝聚力量、激發鬥志、鼓舞士氣。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七)

破蛹化蝶陳莊村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七)

美麗的四月天,陽光燦爛,微風習習,走進劉樓鄉陳莊村,淳樸清新的鄉風撲面而來。整齊劃一的庭院、乾淨整潔的道路,還有廣場上飲茶閒談的老人、嬉笑打鬧的孩子,勾勒出一幅悠然自得的生活美景,令人心曠神怡。

陳莊村是劉樓鄉11個貧困村之一,位於鄉政府所在地西北2公里處,轄王七樓、陳莊、小化莊、侯樓、小黃崗等5個自然村,總戶數868戶,人口3750人,耕地面積3408畝。

近年來,陳莊村圍繞脫貧攻堅,通過“黨員+貧困戶”“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公司+車間+貧困戶”等措施,探索推行零成本投入、零風險經營、零距離就業的黨建扶貧模式,形成了支部找出路、黨員當大戶、群眾快致富、集體有收入的發展之路。

“以前村裡交通極不方便,人居環境差,也沒有像樣的產業,如今村裡組組通公路,危舊房農戶搬進新居,玩具產業、菊花種植以及電商產業等蓬勃發展,村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生產生活欣欣向榮。”該村黨支部書記陳傳軍感慨地說。

誰能想到,2014年以前的陳莊村還是有名的貧困村,交通閉塞、村集體經濟匱乏、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是這個村的真實寫照。近年來,在當地幹部群眾的合力推動下,陳莊演繹了一個貧困村的美麗蝶變。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七)

蝶變一:基層組織凝聚力變強了,黨建工作成效明顯

矛盾千千萬,班子是關鍵。無論是村容村貌的改善,還是村風民風的轉變,其實都離不開基層組織凝聚力的增強。

“以前村裡開大會,還出現過在會場上相罵打架的事情。”村支部書記陳傳軍說,以前通知黨員前來開一次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得付‘工資’,20塊錢一次。”這樣的基層組織自然無法贏得百姓的信任,信任感的缺失造成工作難以開展。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七)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在鄉黨委和縣科協的幫助下,陳莊村確定了“強黨建促脫貧”的工作思路,不僅把微黨課課堂搬到了田間地頭,同時積極開展“曬學比”活動,要求黨員們曬計劃、學文件、比成績。如今,村裡還建立了一支黨員志願服務隊,志願進行矛盾調解、信息排查、安全巡邏,以點滴行動展示先鋒模範作用。

基層組織凝聚力就這樣一點一點強起來了,老百姓的信任感回來了,工作自然好開展了。如今,鄉黨委對村“兩委”班子進行測評,群眾滿意率從過去不足60%上升到100%,縣科協聘請有關專家,幫助村裡大力發展菊花種植,陳莊村建起了200多畝的菊花種植產業基地,利用圍村林改造,在村內的房前屋後種植品種多樣的菊花。去年九月,陳莊村成功舉辦了第一屆鄉村菊花展,吸引各地遊客2萬多人次。此外,陳莊村建起了村級光伏電站和電商服務大樓。幹部們的苦幹實幹,讓陳莊村一改“群眾盼致富,苦熬無出路,天天怨幹部”的狀況,營造了幹部帶著幹、群眾一塊幹、越幹越有勁、共奔小康路的氛圍。如今,玩具產業、光伏電站、菊花基地已建成投入使用併產生效益,陳莊村人均年收入由2015年的3569元增至現在的12000元,村級集體經濟更是從一分錢沒有到2018年實現收益15萬元。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七)

陳莊玩具車間照片

蝶變二:村容村貌變漂亮了村民有了精氣神

陳莊村在鄉黨委、縣科協的幫助下下,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村容村貌換新顏,讓村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村子變美了,村民們的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文明鄉風撲面而來。

每到傍晚時分,陳莊村文化廣場便熱鬧起來,村民們紛紛來到這裡健身、下棋、聊天……“文化廣場建成後,每天晚上都有很多村民過來鍛鍊身體,村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了,素質有很大提高。”縣科協駐陳莊村第一書記呂霞說,縣科協除了幫助村委完善基礎設施,還經常舉辦文藝下鄉演出活動,不斷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七)

自開展扶貧工作以來,縣有關職能部門累計投入資金600多萬,在陳莊村建設文化設施、休閒廣場和文化室,硬化村道,整治坑塘,改善環境,不斷提高村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現在村裡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善,村民精氣神也足了,幹啥都有信心。”李永慧說。

此外,為進一步激發貧困群眾脫貧攻堅內生動力,縣委統戰部在陳莊村搞了“十星”農戶評選試點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縣科協還針對貧困戶缺少知識技術的問題,引進具有實際工作經驗且接地氣的“土專家”和技術能手,解決貧困戶和其他村民在生產實踐中遇到的技術問題。

文化的力量潛移默化影響村民向善向上,這兩年來,陳莊村的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村民的生活條件、村容村貌和村民精神面貌都了有很大的改變,幫扶單位是實實在在為民做實事。”村裡73歲的老黨員李學章連連稱讚。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七)

蝶變三: 村風民風變文明瞭,村民素質明顯提高

鄉風習俗是一個地域的生活文化,是農村精神家園的底色。涵養鄉風文明,也是脫貧攻堅面臨的重大課題。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一年多的時間以來,“四個好”正在陳莊村一步一步變成現實。

以前的陳莊村,不僅環境差,而且民風淺薄。每到申報低保的時候,村民們往往爭得不可開交。村民不以貧困為恥,反倒爭著搶著要當貧困戶。在原來的村室的外牆上,刷寫著一條長長的標語——真是貧困戶,大家來幫助;想當貧困戶,很難有出路;爭當貧困戶,永遠不會富;搶當貧困戶,嚇跑兒媳婦。這條接地氣的標語,正是駐村扶貧工作隊——縣科協來了之後,針對這種現狀特意“定製”的。

村民民風不會因為一條標語而改變,但這條標語卻也真正喚醒了村民的良知。在縣科協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帶領下,陳莊村黨支部積極營造“勤勞儉樸、誠實守信、崇尚科學、講究衛生、尊老愛幼、鄰里團結”的道德氛圍和良好的村風民風,幫助村民樹立正確的榮辱觀、道德觀。村黨支部每月開展“文明家庭”“衛生庭院”評選,每半年開展“敬老愛幼”“勤勞致富”等先進典型評選活動。如今,村裡已形成見賢思齊、奮勇爭先的濃厚氛圍,呈現出家富村美人文明的和諧景象。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七)

蝶變四:村裡產業發展壯大了,村民增收渠道拓寬

通過“支部引路、黨員帶路、產業鋪路”把特色產業鏈與脫貧致富鏈緊密聯結,推動支部破難題、黨員樹標杆、能人建平臺、群眾立精神,增強了扶貧成效。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陳莊村把發展扶貧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突破口”,走出了扶貧新路子。

2005年,陳莊村開始加工木質陀螺,當年從業者便達40戶。由於木質陀螺易出現乾裂、閃光燈電池易氧化等問題,客戶紛紛退貨,木質陀螺生產陷入困境。通過考察,他們決定對產品進行改進,生產塑料陀螺,徹底解決木質陀螺的弊端,提高產品質量,陀螺產品壟斷了整個國內市場。該村經濟能人侯金海、侯家富等相繼開發出了七彩益智陀螺、彩色伸縮球、電力閃光跳及海狸鼠電動玩具等10多個產品。其中,七彩益智陀螺被評為“2012年度商丘市旅遊文化產品創意優秀獎”,彩色伸縮球於2014年8月通過EN71國際環保認證(德國,世界環保認證的權威),新型電力閃光跳玩具於2016年3月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全村年產各種七彩陀螺300萬個,年產值900萬元,實現利稅135萬元。彩色伸縮球等玩具年產量達到1950萬個,年產值6000萬元,創利稅850萬元。彩色伸縮球暢銷東南亞、歐美及非洲的16個國家和地區,國內市場佔有率達85%。陳莊村黨支部積極引導並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帶動作用,鼓勵他們採取“公司+農戶”的模式,以領料分散加工的辦法,輻射帶動了本鄉及周邊的張弓、陽驛、程樓、城郊等鄉鎮和睢縣周堂鎮的1000多人就業,僅陳莊村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81人,其中已有104人實現了穩定脫貧。

夜幕降臨,該村文化廣場上的音樂準時響起,男女老少呼朋引伴聚集在一起,隨著動感十足的音樂起舞。紅紅火火的“廣場舞”,讓人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文明新風,也是村民們美好新生活的象徵。

中共寧陵縣委組織部主辦的官方微信“寧陵黨建”(ninglingdangjian)致力於黨建工作宣傳,黨員教育培訓,先進典型推廣,促進學習交流,服務黨員群眾。

歡迎您掃描二維碼進行關注。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策劃:張 建

統籌:朱儁清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