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味道(5)開天闢地的歲月 守護初心的故事

2018-07-03 07:38 | 義烏商報

信仰的味道(5)开天辟地的岁月 守护初心的故事

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對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開會場景進行了復刻。

1920年的早春,陳望道趴在既當桌案又當床鋪的寫字檯上工作,不時翻閱著眼前攤放的《日漢詞典》與《英漢詞典》,經過逐字逐句的反覆斟酌和修改,他終於敲定了譯文的第一句話,“有一個怪物在歐洲徘徊著,這怪物就是共產主義。”

在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內,陳望道在分水塘山村柴屋譯書的經歷,如今以場景復刻與手繪故事的形式重新展現在參觀者眼前。柴屋的模型與紀念館內的“風雲際會 相約建黨”史料展示區相對而設,首本《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將20世紀初期這段風雲激盪的歷史牽連在了一起。

6月6日,尋訪著望道先生留在歷史深處的厚重足跡,義烏商報全媒體採訪團抵達上海。午後,位於上海黃陂南路、興業路路口附近的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早已是人潮湧動,從天南海北聚集而來的信仰追尋者在這裡靜靜等待著排隊進館。

青磚黛瓦,雕花圍簷,遠遠望去,這座老上海的石庫門民居小巧而不失優雅。陽光透過梧桐樹的枝葉,灑下斑斑駁駁的金光,照映在黑漆大門上懸吊的金黃銅環之上,明媚而充滿生機。這裡,便是中國共產黨紅色征程的起點,那一年,石庫門樓房裡透出的紅色光芒,引起了一場翻天覆地的鉅變。

紀念那開天闢地的歲月

興業路76號,原是出席中共“一大”代表李漢俊之兄李書城的住所,如今是上海最著名的人文歷史地標之一。97年前,中國共產黨在這裡誕生,開天闢地的壯舉,興起了一段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和建設偉業。

甫一走入中共一大紀念館的正門,名為《偉大開篇——— 中國共產黨創建歷史陳列》的展覽吸引了無數參觀者的目光。鮮紅的黨旗飄揚在左手,黨旗下是13位中共一大代表和兩位共產國際代表的巨大半身浮雕,以中共一大會議最重要成果之一的《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內容為背景襯托。一錘一鑿的浮雕,將瞬間凝固成永遠,澎湃在寂靜的平面之下。

漫步在中共“一大”會址的展廳,親歷那些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文物資料所鋪就的歷史拐點,恍惚中猶如跨越時空,很容易讓人們的思緒回到那個風雨如磐、萬馬齊喑的年代。順著歷史的年輪在展廳內行走,腳下邁出的每一步,似乎都把近百年的歷程,走成革命的偉大征程。

走進當年中共“一大”開會的客廳,正中長方形的西式大餐桌上,擺放著茶具、紫銅菸缸,還有一隻粉紅荷葉邊的玻璃花瓶,都是復刻當時的模樣。1921年7月23日,來自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代表李達、李漢俊、董必武、陳潭秋、毛澤東、何叔衡、王盡美、鄧恩銘、張國燾、劉仁靜、陳公博、周佛海、包惠僧等13人代表全國50多名黨員,和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尼克爾斯基等秘密匯聚在這裡,舉行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革命先知先覺者的到來,打破了原先燥熱溽長的夏夜。一間小小客廳裡,中共“一大”代表們正傾身相談。雖不能高聲辯論,但據陳潭秋等與會代表回憶,關於中國革命何去何從,爭論是非常激烈的。從這間小屋走出的共產黨人,手握真理,把理想變成現實。從此,在古老落後的中國出現了完全新式的、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行動指南的、以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為奮鬥目標的統一的無產階級政黨。

那一顆顆先覺的“亮星”,以沉沉夜幕為背景,升起在上海灘興業路76號的一幢石庫門小樓中。自此,從中共一大會址到井岡山、遵義、延安、西柏坡、北京天安門,啟明星的一路指引,照亮了中國共產黨前行的偉大征程。

聆聽那守護初心的傳奇故事

1920年4月下旬,29歲的陳望道穿著長衫,興沖沖地拎著小皮箱,離開了老家,翻山進縣城,前往上海,皮箱裡所裝的,除了一些日常隨身用品,便是《共產黨宣言》第一個中文全譯本的一疊手稿。

這本在倫敦出版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第一個綱領性文件,漂洋過海,途經日本,最後被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帶回國內,譯成中文,點燃了中國革命的火炬。在紛呈的諸多社會主義思潮和救國方案中,中國先進分子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就如紀念館中陳列的毛澤東語句,“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

如今,於1920年8月出版的首版本和9月再版的《共產黨宣言》的第一個中文全譯本,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展廳中央的展櫃中靜靜陳列著。兩本薄薄的小冊子,紙張微微泛黃,加起來不過百頁有餘,卻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共產黨宣言中文譯本,極其珍貴。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所藏9月版《共產黨宣言》正文首頁,蓋有一方長方形的圖章,上書“張靜泉(人亞)同志秘藏山穴二十餘年的書報”。當時中譯本的《共產黨宣言》雖然印數不多,卻以驚人的速度和範圍,在進步青年中傳播開來。

“白色恐怖”籠罩的年代,這本書曾被一個叫張靜泉(又名張人亞)年輕人捧在手上反覆閱讀,後來又被秘藏在山中二十多年,最終在張靜泉和他的父親兩代人拼死守護下,得以保留下來。

張靜泉是寧波鎮海人,中共早期黨員,革命生涯初期主要在上海領導金銀業工人運動。1923年工運低潮時,他改名張人亞作身份掩護,他的工作重點是黨、團工作及領導機關出版書報的發行工作,因此有機會獲得《共產黨宣言》。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白色恐怖籠罩上海,張人亞決定冒險將其保管的黨的文件和馬克思主義書報轉移到寧波鎮海鄉下。1927年末的一個冬日午後,張人亞帶著一批書報文件回到鎮海霞浦老家,其中就包括兩本9月版的《共產黨宣言》。

張人亞的父親張爵謙思想開明,聽到兒子要他保護這些文件,馬上答應下來。老人對外聲稱張靜泉已在外喪生,併為其修了一座衣冠冢,將那批書報文件用好幾層油紙精心包裹,秘藏衣物下。這一埋就是二十餘年。直至1950年,中國大陸基本解放,張人亞卻再無音信。張爵謙料想兒子已凶多吉少,遂挖開墓穴,取出文件。其實張人亞離開家鄉後,於1931年12月赴江西瑞金繼續革命工作,次年12月因勞累過度在蘇區病逝,時年僅35歲。

1959年,上海革命歷史紀念館籌備處(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前身)開始徵集文物,張靜泉的弟弟張靜茂獲悉後,立即將這兩本珍貴的《共產黨宣言》無償捐贈。據館內檔案記載,收到此書時,其紙張除因年久泛黃、發脆外,整本書基本完整,無明顯殘損。1995年11月,經國家文物局全國一級革命文物鑑定確認專家組鑑定,確認為館藏國家一級文物。這本鉛印的32開、58頁的小冊子,凝聚著張人亞烈士為革命奮鬥終生的信仰,也寄託著烈士一家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的感人情懷。

2005年8月,一大紀念館從一位山西望族的後人手中徵集到《共產黨宣言》8月版,從此這兩版珍貴的“姐妹本”得以共同珍藏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向人們默默講述著那段革命的歲月,紀念著那些為革命獻出生命的可敬的人,成為革命信仰傳承的最好見證。

97年前,革命先輩為了追隨真理,從北京、上海、濟南、武漢、長沙等地來到這裡,開啟了中國革命新的偉大征程。97年後,歲月流轉,今人高舉黨旗,重走一大路,“開路先鋒”的初心以中國革命的偉大起點為開端,冶煉成與時代同頻共振的神聖信仰、代際相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