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旁腫瘤沉積的CT檢查影像學特徵及鑑別診斷(下)

结直肠癌旁肿瘤沉积的CT检查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下)

【接上文】

二、結果

1.CT檢查影像學特徵:

26例患者中,行胸、腹、盆腔雙期增強掃描17例,行腹、盆腔雙期增強掃描9例;原發腫瘤位於結腸18例,直腸8例。26例患者共收集41枚腫瘤沉積,腫瘤沉積數目為(1.6±0.9)枚/例,數目<3枚20例,數目≥3枚6例。

41枚腫瘤沉積中,腫瘤沉積常孤立存在於直腸或結腸周圍脂肪間隙中,與周圍原發腫瘤或淋巴結不連續,其中心距原發腫瘤中心距離為(2.6±1.0)cm(0.2~5.0 cm),距離<2.6 cm 22枚,≥2.6 cm 19枚;其中33枚可見分葉徵(圖1,圖2,圖3,圖4,圖5,圖6),22枚可見毛刺徵(圖3,圖4),7枚可見液化壞死,同一枚腫瘤沉積可合併多種影像學特徵。

41枚腫瘤沉積的長徑、短徑、最大徑線、平掃CT值、動脈期CT強化值、靜脈期CT強化值分別為(1.15±0.60)cm、(1.11±0.44)cm、(1.13±0.49)cm、(27±13)HU、(28±14)HU、(49±19)HU。41枚腫瘤沉積中,34枚平掃密度均勻,增強掃描早期強化明顯,且呈均勻強化;7枚平掃密度不均勻,內部可見液化壞死(圖4,圖5,圖6),增強掃描壞死區域無強化,非壞死區域早期強化明顯。

结直肠癌旁肿瘤沉积的CT检查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下)

圖1:降結腸癌多排螺旋CT檢查結果 冠狀面示原發腫瘤周圍脂肪間隙內腫瘤沉積,形態不規則,呈分葉狀(↑),增強掃描靜脈期腫瘤沉積與原發腫瘤(←)強化程度相近

圖2:降結腸癌多排螺旋CT檢查結果 2A:橫軸面示原發腫瘤腫瘤沉積,形態不規則,呈分葉狀,周圍脂肪密度稍增高(↑←);2B:冠狀位示原發腫瘤周圍脂肪間隙內腫瘤沉積,形態不規則,呈分葉狀,密度均勻,增強掃描靜脈期腫瘤沉積與原發腫瘤強化程度相近(↑←)

圖3:直腸癌多排螺旋CT檢查結果 橫軸面示原發腫瘤周圍脂肪間隙內腫瘤沉積,形態不規則,呈分葉狀,可見毛刺(→↑)

圖4:升結腸癌多排螺旋CT檢查結果 4A:橫軸面示平掃原發腫瘤周圍脂肪間隙內腫瘤沉積,呈淺分葉狀,可見毛刺,密度不均(→↓);4B:橫軸面示腫瘤沉積動脈早期不均勻強化,中央可見無強化低密度區(→↓);4C:橫軸面示腫瘤沉積靜脈期強化區域持續強化,中央無強化區域始終不強化(→↓)

圖5:乙狀結腸癌多排螺旋CT檢查結果 5A:橫軸面示原發腫瘤腫瘤沉積,密度不均勻,形態不規則,呈分葉狀,周圍脂肪密度增高(↑↓);5B:冠狀面示原發腫瘤周圍脂肪間隙內腫瘤沉積,形態不規則,呈分葉狀,部分區域無強化(→↓)

圖6:升結腸癌多排螺旋CT檢查結果 6A:橫軸面示原發腫瘤周圍脂肪間隙內腫瘤沉積,形態不規則,密度不均,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周圍脂肪密度增高(↑↓);6B:橫軸面示腫瘤沉積動脈早期不均勻強化,中央可見無強化低密度區(↑↓);6C:冠狀面示腫瘤沉積靜脈期強化區域持續強化,中央無強化區域始終不強化(→↓)

2.鑑別比較:

41枚腫瘤沉積中,33枚形態不規則,8枚形態規則呈類圓形或類橢圓形;19枚轉移淋巴結中,16枚形態規則呈類圓形,1枚淋巴結形態欠規則且邊緣模糊,2枚淋巴結形態不規則且相互融合。19枚轉移淋巴結的長徑、短徑、最大徑線分別為(1.09±0.33)cm、(1.01±0.23)cm、(1.05±0.20)cm,與腫瘤沉積上述指標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5.48,4.80,7.75,P<0.05)。

19枚轉移淋巴結平掃CT值、動脈期CT強化值、靜脈期CT強化值分別為(12±7)HU、(18±12)HU、(42±15)HU;26例原發腫瘤平掃CT值、動脈期CT強化值、靜脈期CT強化值分別為(33±6)HU、(31±15)HU、(53±14)HU。

腫瘤沉積、轉移淋巴結及原發腫瘤平掃CT值、動脈期CT強化值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F=24.43,4.46,P<0.05);3者靜脈期CT強化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F=2.41,P>0.05)。腫瘤沉積與轉移淋巴結平掃CT值、動脈期CT強化值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q=5.48,2.50,P<0.05),轉移淋巴結與原發腫瘤平掃CT值、動脈期CT強化值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q=6.82,2.84,P<0.05),腫瘤沉積與原發腫瘤平掃CT值、動脈期CT強化值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q=2.15,0.65,P>0.05)。

19枚轉移淋巴結中,11枚平掃密度均勻,密度較腫瘤沉積及原發腫瘤低,增強掃描動脈期呈相對均勻強化;8枚平掃密度不均勻,內部可見液化壞死,增強掃描呈"環形強化",壞死區域無強化。腫瘤沉積不僅平掃密度與原發腫瘤密度相近,而且在動靜脈期強化幅度上也與原發腫瘤相近。

3.隨訪情況:

26例患者中,24例獲得隨訪,隨訪率為92.3%(24/26),隨訪時間為1~25個月,中位隨訪時間為17個月。24例患者中,2例死亡,生存時間分別為9個月及21個月;22例生存情況良好。

三、討論

2018年1月1日全世界啟動執行的AJCC第8版結直腸腫瘤分期系統中,以Ⅱ級證據等級重申腫瘤沉積定義,解釋為存在於原發腫瘤淋巴結引流區域內的孤立腫瘤結節,且不伴可辨認的淋巴組織、血管、神經結構;堅持認為腫瘤沉積是較差的預後因素,且直接改變結直腸癌N分期(從N0期提高為N1c期)。

已有的研究結果顯示:1~2枚、≥3枚腫瘤沉積患者的5年總體生存率分別為24%、2%,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腫瘤沉積數目是結直腸癌無病生存時間的獨立危險因素。

本研究結果也顯示:腫瘤沉積可單發也可多發,因此,臨床工作中病理學檢查報告上應詳細記錄腫瘤沉積的數目。本研究由於年限較短,無法統計患者5年總體生存率,但隨訪中2例死亡患者腫瘤沉積數目分別為3枚、4枚,提示多發腫瘤沉積患者預後較差。

目前已有的研究結果顯示:通過連續切片方法分析418例T3N1~3M0期結直腸癌患者,其中30例存在腫瘤沉積;顯微鏡下發現腫瘤沉積作為一種存在於脂肪和纖維組織中的腺癌,與淋巴結無關,其特點為纖維與脂肪組織中不連續的腺癌;部分小腫瘤沉積具有環繞惡性腺體的肉芽組織輪廓,病變的組織學生長方式均為浸潤性生長。

本研究結果顯示:腫瘤沉積外形大多不規則,且與周圍組織界限不清楚,原因可能是腫瘤細胞增生堆積而成,而多排螺旋CT檢查顯示轉移淋巴結表現為沿腸繫膜血管或腫瘤周圍分佈的圓形、類圓形軟組織影。這可作為兩者在外形上的重要鑑別點。

另有研究結果顯示:通過測量淋巴結的短徑或長徑與腫瘤沉積進行比較,但方法尚不統一,存在一定侷限性。測量短徑,可能對融合呈長條形的淋巴結造成低估;測量長徑,則可能對一些形態扁平的小淋巴結造成高估。本研究結合文獻分別對上述指標及其最大徑線進行比較,以期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但測量步驟相對繁瑣。

而本研究結果也證實:腫瘤沉積最大徑線比轉移性淋巴結長,可作為腫瘤沉積與淋巴結的鑑別診斷。但也有病理學檢查結果顯示:即使淋巴結直徑<2 mm,仍存在高轉移風險。

綜上,腫瘤沉積的多排螺旋CT檢查具有形態較大且不規則,可見分葉、毛刺等影像學特徵,平掃密度接近原發腫瘤,增強掃描動脈早期強化明顯,且與原發腫瘤相近。而轉移性淋巴結形態多為類圓形,大小較腫瘤沉積小,平掃密度及增強掃描動脈期CT強化值均低於腫瘤沉積。這都可作為術前腫瘤沉積評估的重要參考信息,對提高結直腸癌術前N分期準確性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但本研究還存在以下不足:

(1)符合入組標準的樣本量小,未能全部顯示腫瘤沉積的影像學特徵。

(2)因部分腫瘤沉積或淋巴結難以與CT檢查圖像完全對應而未被納入,故損失了部分可用資料。筆者團隊後續將開展對結直腸癌患者腫瘤沉積術前CT檢查影像學診斷與病理學檢查結果符合率的研究,並提高樣本量,減少人為偏差。

參考文獻【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