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让村庄更加“合美”,青田这个地方拼了……

为了能让村庄更加“合美”,青田这个地方拼了……

青田县西北部,一条溪流自西向东流淌着,溪北住着淳朴的农民,溪南是成片的耕地。不同时节,百合、油茶、玉米、西瓜等作物轮番成熟,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风味”;每逢春节,村民们便在庙前摆起108节的“板龙”,举行盛大的游街仪式——这便是舒桥乡。

为了能让村庄更加“合美”,青田这个地方拼了……

以生态立乡、农业兴乡、文化育乡的舒桥,自然景观独特,生态产业发达,是青田县的农业大乡。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这里的城镇化进程缓慢,乡容镇貌落后,基础设施薄弱,“脏乱差”的环境严重制约了其发展。

为了能让村庄更加“合美”,青田这个地方拼了……

如今,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借着这波东风,舒桥乡全面整治落后的面貌,塑造“龙韵川溪·合美舒桥”,让舒桥发展实现破蛹成蝶。

舒桥破蛹成蝶的背后

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四步”工作法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

日前,舒桥乡成功举办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第一阶段表彰大会暨首届邻里节活动,表彰了陈根法等一批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当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

为了能让村庄更加“合美”,青田这个地方拼了……为了能让村庄更加“合美”,青田这个地方拼了……

据了解,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当中,舒桥乡十分注重领着群众干。在整治之初,舒桥乡就发放《舒桥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通告》,召开小城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誓师大会,全员发动党员、干部、群众投身到环境整治工作中去。

“如今,第一阶段的整治行动在群众的全力配合下顺利告一段落,我们举行这场表彰大会,一方面对先进人物进行奖励,另一方面也是引导其他群众在接下来的整治行动中向他们学习。”陈琼来说。

陈琼来表示,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为了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舒桥乡探索梳理出了一套“四步”工作法。除“领着群众干”外,还有“带着群众转”“说给群众听”“做给群众看”,通过“望闻问切”凝聚共识。

在“四步”工作法推动下,舒桥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进展顺利。截至目前,舒桥乡项目开工率78.3%,完成率51%。

深挖历史文化彰显舒桥特色

每年农历正月初五,舒桥乡村民都会组织一场盛大的“舞板龙”活动。接近200人的队伍,架着108节的板龙,从村头舞到村尾,祈祷全村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为了能让村庄更加“合美”,青田这个地方拼了……

张荣彬认为,板龙文化是舒桥的特色,也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灵魂”。对此,舒桥乡规划在入城口建设一个板龙长廊。

据了解,该长廊长约一百多米,按照板龙的形状,由龙头、龙身组成,将作为村民休闲的场所和全乡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

为了能让村庄更加“合美”,青田这个地方拼了……

正如建设板龙长廊一样,舒桥乡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当中,十分注重挖掘当地文化,融入到整治中,提升城镇品味。

秦观文化也是其中之一。据史料记载,秦观谪居处州时,经常“徜徉”在舒桥的青山绿水之间,与舒桥慈仁寺高僧昙法师论佛参禅、唱和吟咏。为怀念故人,昙法师在秦观离开处州时,还特意赋诗留别:“缘尽山城且北归,此生相见定难期。宝池异日莲花上,却说如今结社时。”并在慈仁寺的附近建了一所秦学士祠。

“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要讲好舒桥的故事,我们正在定制秦观醉卧雕像以及他和昙法师下棋的雕像,打算将其放在古树、慈仁寺旧址边上,并将这段佳话绘到文化墙上,凸显舒桥的文化底蕴。”张荣彬说。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