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美國大學教職回國,這位「男神」青年長江學者的浙大10年值得點讚

放棄美國大學教職回國,這位“男神”青年長江學者的浙大10年值得點贊

如果有這樣一位老師:

講課時擁有標準的播音腔、儒雅自信

相處時西裝革履、平易近人

說起父母經常嘮叨的話

也魅力十足:

現在比身體健康更值得大家關注的是心理健康

沒有什麼是一頓小龍蝦搞不定的

如果有

就來兩頓

放棄美國大學教職回國,這位“男神”青年長江學者的浙大10年值得點贊

沒有什麼是一頓小龍蝦搞不定的,如果有,就來兩頓!

你會不會被他吸引?

搶著去上他的課?

廣大浙大學子,

他們給出的答案是:

會!一定要上!

放棄美國大學教職回國,這位“男神”青年長江學者的浙大10年值得點贊

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如說與男神老師拍張照

在剛剛結束的傳媒與國際學院畢業盛典上,院長韋路的一席話再次刷屏浙大學子的朋友圈。這位學生眼中的“男神教授”,僅用三年就完成了從副教授到教授的華麗轉身。自大洋彼岸的美國歸來,他所堅持的傳媒夢、中國夢,正在浙大的校園內熠熠閃光。

放棄美國大學教職回國,這位“男神”青年長江學者的浙大10年值得點贊

“為什麼不能把我學的傳授給中國學生,幫助中國發展?”

2017年7月,韋路出任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院長,此時的他剛過不惑之年。回想自己從中國到美國再返回中國,從老師到學生再成為老師的“傳奇經歷”,韋路堅持自己“做了正確的選擇”

原來,研究生畢業後,韋路留在母校華中科技大學留校任教。三年後,他前往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一般4-5年才能獲得的博士學位,韋路用了3年時間便提前拿到,並獲得羅德島大學的終身教職軌助理教授。

“在華盛頓州立大學,我接受了比較嚴格的學術訓練,開始直接和國際學術界對話。”在美國,韋路有了更多參與國際學術交流的機會,美國自由、嚴謹、包容的學術氛圍使他如魚得水。

放棄美國大學教職回國,這位“男神”青年長江學者的浙大10年值得點贊

博士時期的韋路

但在當時的美國,傳統大眾傳播學日趨成熟的同時也面臨創新難、突破難等瓶頸。“相比正處在轉型期的中國,新的技術、新的產業、新的矛盾與問題不斷湧現,學術創新的環境更好。為什麼不能把我學的傳授給中國學生,讓我所學的能夠幫助中國發展,培養中國人才?”

抱著這樣的念頭,韋路毅然放棄了令人豔羨的羅德島大學教職。“許多工科博後朋友很不理解我的決定,但我覺得我的選擇是正確的。” 回國後,在眾多大學伸出的橄欖枝中,因為“一種說不出的親切和熱情”,韋路最終選擇加盟浙大,而今年也正好是他在浙大任教的第10年

“想拆開大學的圍牆,開門上課!”

憑藉在新媒體傳播、政治傳播、國際傳播等領域內的建樹,韋路收穫了許多榮譽:2017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首屆“新聞傳播學國家學會獎”之傑出青年獎、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浙江省“五四”青年獎章……但這些對這位年輕的院長來說似乎還不夠——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有效推進課堂教學?有沒有什麼措施可以提升學生新媒體素養?

“近兩年,‘SPOC課堂’理念在國外十分流行,我們也採用了這種教學方式推進傳統課堂教學。”韋路說。

放棄美國大學教職回國,這位“男神”青年長江學者的浙大10年值得點贊

2012年3月,韋路在拍攝申報教育部視頻公開課《數字化生存》現場

SPOC是小規模在線課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的縮寫,是將線上學習與線下課堂相結合的一種混合式教學模式。這類課程上課人數從幾十人到幾百人不等,能夠有效融合實體課堂與在線教育,彌補MOOC在學校教學中的不足。

在《新媒體概論》這門課上,SPOC模式得到了很好的應用。在課前,學生可以通過MOOC平臺在線學習大部分知識,每節課程結束會有10道與授課內容相關的題目,使學生可以進行自我檢測。到了課堂上,老師可以更多地去闡釋重點,組織課堂辯論,提升學生辯證思考的能力。

“不同思維碰撞產生的火花,也會帶給我很多啟發。”韋路介紹道,在一場圍繞“共享經濟是否利大於弊”的討論中,同學們對“共享經濟”的界定讓他獲得了“意外之喜”:“嚴格來說,共享經濟的本質是利用閒置的資源創造價值,但同學們的辯論讓我們意識到,目前流行的‘共享經濟’更像是一種‘租賃經濟’。這種思考就十分接地氣。”

每次《新媒體概論》開課,都會有1-2萬人在線選課。藉助MOOC平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瞭解什麼是新媒體。“老師講課方法我很喜歡,通過他的講解,我覺得我走進了新媒體的大門,贊贊贊。”MOOC網友胡憶遠評價道。以往對階級理論部分不感興趣的MOOC網友李桐也留言評價,在聽完韋路的在線課程之後,“成功對布爾迪厄吸粉”。

放棄美國大學教職回國,這位“男神”青年長江學者的浙大10年值得點贊

韋路和學生們的合影

今年1月,《新媒體概論》成功入選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MOOC平臺能夠拆開大學的圍牆,讓我們敞開門來辦大學,讓更多人受益。”韋路說。

放棄美國大學教職回國,這位“男神”青年長江學者的浙大10年值得點贊

“我們要培養入主流的‘四有新人’。”

在今年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的畢業典禮上,韋路給全體畢業生送了三個關鍵詞:同情心,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成就自我;責任感,少關注一點自己的名利得失,多考慮一點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興衰;健康態,保持健康的體魄和心態。

放棄美國大學教職回國,這位“男神”青年長江學者的浙大10年值得點贊

韋路和畢業生們合影

他用“入主流”概括自己對學生的期待。“現在很多同學熱衷追趕新潮,熱衷於去高薪私企,但我更加鼓勵同學們去央媒、央企、政府部門或國際組織,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用傳媒人的眼光解決問題。”韋路認為,如果現在處於邊緣,未來的話語權會越來越小。只有身處主流之中,才能引領未來的主流。

“我希望學生們能夠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創造能力、獨立思想和社會擔當的‘四有之才’。”

他自己也在用實際行動證明培養“四有之才”的初心。2017年初,首批共六個“浙江大學大數據+人文社會科學創新團隊”成立,韋路領銜的“大數據+網絡輿情創新團隊”因為較好的前期研究基礎脫穎而出,成為簽約團隊之一。

放棄美國大學教職回國,這位“男神”青年長江學者的浙大10年值得點贊

中國網絡輿論中的美國關鍵詞,圖源報告《中國網絡輿論中的世界》

據瞭解,學院還將以該團隊的建立為契機,在國際輿情和國內輿情兩大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其中,國際輿情將聚焦中國形象研究,形成包括中國領導人、城市、企業、大學等維度在內的全球形象排行榜數據報告,國內輿情研究將重點關注網絡民意和行為研究,對網民心態、熱門議題、網絡事件等方面進行大數據研究。

“接下去,我們還會和工科院系合作,在學科交叉領域做出新的嘗試,更加系統地研究中國人眼中的世界和世界眼中的中國。我們希望,該團隊一方面在相關理論上有所突破,另一方面,也給政府決策提供參考。”韋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