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她」經濟,服務咋跟上

旅游“她”经济,服务咋跟上

視覺中國 供圖

近日,攜程旅遊發佈的《2018世界盃俄羅斯旅遊消費報告》顯示,世界盃期間預計有10萬名中國遊客赴俄旅遊、觀賽,將給俄羅斯帶來超過30億元人民幣收入。其中,在訂票前往俄羅斯的中國球迷中,女性人數佔57%,超過男性。

近年來,隨著女性社會、經濟地位的不斷提升以及消費需求和消費能力的日益旺盛,“她經濟”正在引導一系列新的消費趨勢,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和新動能,在旅遊消費方面呈現同樣的趨勢。

同程旅遊發佈的《2018女性旅行消費趨勢報告》(下稱《報告》)顯示,中國家庭超7成的旅遊消費決策由女性做出。女性逐步成為旅遊市場的“主角”,在旅遊活動中的主導地位日趨凸顯。與此同時,如何升級相應的旅遊服務,滿足女性遊客不斷上升的需求,保護女性遊客的權益,同樣值得思考。

家庭出遊決策者,偏愛短途,精打細算

端午節期間,來自河北的李女士和兒子、丈夫一起在青島度過了小長假。從目的地的選擇到訂酒店的考量,李女士承擔了全家出遊的大部分工作。“平時老公忙事業,兒子忙學習,他們雖然也會對出行地點發表意見,但最後拍板的還是我。”她說。

李女士一家的情況是眾多中國家庭的一個縮影。《報告》顯示,以30歲至45歲已婚男性為調查對象的調研中,有71.5%的受訪者表示全家的出遊決策由妻子來決定,而男主人做決策的比例僅為15.4%。

“ 驢媽媽”正在成為家庭出遊的主導者。與此同時,近年來,女性旅遊消費需求也在增長。

據途牛旅遊網近日發佈的《2017~2018女性旅遊消費分析報告》顯示,女性遊客比例達54%。女性用戶的年均出遊頻次已從2015年的3.4次增加到2017年的5.7次,年均出遊花費從2015年的2424元增加到2017年的4680元,成為休閒遊市場上新的增長點。

此外,女性旅遊時間、目的地選擇上也往往具備一些共性。驢媽媽旅遊網數據顯示,在2017年的女性用戶的相關訂單中,出遊天數為1~3天的訂單高達60.3%。短途遊是女性最受青睞的旅行方式。

作為資深“驢媽媽”,第二個孩子已快兩週歲的李淑夢說:“選擇短途,主要是考慮到帶著孩子相對方便,旅途太長大人勞累不說,孩子身體也受不了。”

相對男性,女性在旅行中更會精打細算,也更看重消費品質。世界盃前夕,在北京一家科技公司做人力資源總監的嶽珊珊女士,則選擇了去歐洲旅行。從西班牙的巴塞羅那,到希臘的雅典,她完成了計劃已久的歐洲之旅。“選擇這個時間段出來,主要考慮到世界盃期間,人們肯定會大量湧向俄羅斯。”她說,錯峰旅行,會為她省不少錢。

《報告》也顯示,在旅行購物消費方面,女性遊客最喜歡買的是土特產,其次是各類旅遊紀念品,二者共佔比72.8%,而喜歡購買名牌服裝和化妝品的比例僅為9.9%。與此同時,女性遊客在住宿上首選經濟型酒店,佔比39.7%,其次是星級酒店,與男性遊客相比,女性遊客對於民宿、精品度假酒店、客棧等“非標”住宿興趣也更大,選擇比例均超過7%。

重安全,講品位

近年來,女遊客安全事故頻發,引發社會關注。

大旅遊平臺分析報告均顯示,旅行“安全”是女性旅客出行的首要考慮因素。據途牛旅遊網調查,在目的地選擇方面,90%的女性認為選擇安全係數較高的目的地出遊較為穩妥。

五一假期,對於選擇到越南胡志明市度假的曾女士來說,這次一個人的旅行體驗並不美好。“到達後第一天,剛下地鐵就被摸了包,幸虧證件和銀行卡在另外一個包。”更令她鬱悶的是,在國內一家旅遊平臺預訂的民宿,房東直接“人間蒸發”,竟聯繫不上,她只好緊急就近入住了一家酒店。

由於旅遊安全因素的影響,女性旅客會更多選擇跟團遊,即便選擇了自助遊,她們也會選擇結伴出行。據驢媽媽旅遊網數據顯示,在2017年全年包含女性用戶的出遊訂單中,出遊人數為兩人及以上的訂單佔74.4%。

隨著社交網絡的發達,越來越多的女性旅客開始通過朋友圈的分享推薦來選擇出遊目的地,這一比重佔到49%。值得一提的是,電視、影視劇、綜藝節目也開始成為女性選擇出遊目的地的重要渠道,佔比高達30%,途牛旅遊網數據顯示,“追劇遊”在2017年表現明顯,比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熱播讓雲南普者黑景區成為女性遊客遊覽的熱門地點。相比於男性,女性旅客更加偏愛一些具有“文藝範兒”的目的地。《報告》顯示,最受女性青睞的國內出遊十大目的地為麗江、三亞、廈門、成都、重慶、蘇州、杭州、西藏、黃山、北京,女性遊客在當地選擇的遊玩項目更加“碎片化”,從本地民俗到美食,女性旅客的選擇豐富多樣。

從景區主題類型上,女性遊客最喜歡的旅遊主題為動物園、博物館、山嶽、歷史遺蹟、影視基地、園林、溫泉、花卉等。其中,動物園和博物館,與女性帶孩子出遊關係密切。

提升“她”服務,保護“她”安全

旅遊“她”經濟背景之下,面對如此旺盛的旅遊需求,如何提升旅遊服務,保障各種旅遊環節女性消費者的權益?

雲南師範大學學者虞榮認為,當下的旅遊服務應該改變思路,打造女性目標市場。“可以整合旅遊資源、改善旅遊基礎設施,提高綜合旅遊服務能力、建設面向女性遊客的服務內容。”

她建議,要從“吃、住、行、遊、購、娛”6個方面,保障女性遊客的服務質量和權益。比如,以酒店為例,針對女性遊客,提供更安全、更保護隱私的服務;此外,豐富旅遊活動的內容,增強互動感、參與感。改變傳統的旅遊觀光形式,大力發展女性休閒旅遊,以改變女性在旅遊活動中的被動感受和壓抑心理。

除了旅遊服務內容的提升,女性遊客的人身安全與權益問題,同樣值得關注。

在一家茶葉公司從事經營工作的魏女士,曾辭職用一年半時間獨自旅遊了四川大環線、川藏線等旅遊線路,以及東南亞部分國家。現在她是一家旅行社的專職旅遊顧問。

“不走尋常路,只愛陌生人”,此前,她也曾為能有這樣的旅行體驗而激動。“面對旅行的魅力,生命安全最重要,太過冒險,往往讓自己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魏女士建議,即使是獨自旅行,女性遊客也不要在陌生人面前暴露自己是一人旅行。

專家提醒,女性遊客出行,特別是獨自出行,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識,做好旅途中的自我保護。“例如同家人保持聯繫,學習危急求生知識,購買旅遊相關保險等 ,這些都是必要的。”魏女士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