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武將的槍桿爲何要用木頭做,明知容易折斷爲何不用鐵?

楊晨予

首先一個原因,就是機動性問題。

就以明清年間,應用最普及的長槍來說,普通士兵的長槍,槍桿最短也要一丈長,槍頭也要在三寸到七寸間。倘若全改成用鐵製,重量少說也幾十斤。一隊隊長槍兵,每個人扛著這麼重的傢伙衝鋒,跑得慢不說,恐怕還沒和敵人死磕,就要累的氣喘。

放在武將身上,“純鐵長槍”就更成了累贅。腦補一下古代武將縱馬持長槍衝鋒的畫面就知道,基本是一隻手端長槍,一隻手抓著韁繩。倘若手裡的傢伙,是幾十斤的鐵長槍,就算這武將天生神力能端住,戰馬恐怕也扛不住。特別是古代的騎兵戰,往往要來來回回反覆衝鋒,扛著這樣的重武器,沒幾下就要把戰馬累趴。

所以,冷兵器時代,倘若把木槍桿換成鐵槍桿,遇上大小戰爭,基本就是沒開打就先繳械的節奏,萬萬打不得。

更重要一個原因,就要糾正一個誤解:誰說古代的木製槍桿容易折斷?

放在中國古代的戰場上,能拿來製造長槍的木材,本身就是優中選優。以戰神戚繼光的看法,堅硬的稠木是最適合做槍桿的,然後合木屬於其次。這一類木材,稍瞭解下就知道,就算不做任何加工技術,單純用來做木棍,也是十分堅硬,輕易都劈不斷。

而古代中國代代精益求精的武器打造技術,更叫長槍的製作工藝,在明清年間就已十分成熟。
一根用來做槍桿的木頭,其實只是槍桿的芯,外面還包裹上竹片,然後纏上藤絲塗上油漆,反覆晾曬後就可製成長槍。這種古代版的“複合材料”技術,令堅硬的長槍柔韌性更強,白刃戰中的殺傷效果更強大。武術表演中那些如銀蛇纏動般飛舞的長槍,就是以這技術造就。

所以說,古代冷兵器搏殺裡,真正能給部隊帶來勝利的靠譜長槍,正是那種輕便柔韌性好,更具有堅硬質地的長槍。古代中國軍隊多少次反侵略戰爭的勝利,揚威異域的榮光,也有這些打造長槍的中國工匠們,代代傳承的智慧心血。


我們愛歷史

為什麼不用鐵做槍桿這個問題,其實去健身房舉過鐵就知道了,一米八的槓鈴杆子就20千克,你要做個3、4米的騎槍那得有多重?古代武將是怎麼拿長槍的,我們可以看一下古畫。清代郎世寧所畫的阿玉錫持矛蕩寇圖

從話上可以看到,是單手持槍,另一隻手抓著馬韁繩控馬衝鋒,這不僅是中國古代武將這麼做,歐洲騎士也一樣是單手持槍衝鋒。自己想想一下單手託著3、40千克的長槍,就是託的動,能託多久?就算找舉重冠軍來託著,能堅持半小時不?一場戰鬥半小時絕對打不完吧?就算你麒麟臂,能託一天都不累,騎在馬上一側多出3、40公斤的重量,你如何保證馬跑起來不會側翻?


而好的木材並不容易折斷,古代不像現在有速生林,古代木材沒有化肥激素什麼玩意催長,一根上好的槍桿甚至要長十年,木料的密度很大的。而且要上好幾遍油防腐防蟲,增加韌性,再好點的還會上漆,這樣木材幾乎不會腐壞。這種槍桿兩千多年前的都有存世的。


在這裡順便辟個謠,網傳積竹木柲非常厲害,木杆為芯,外貼竹片,纏絲線最後刷漆,可以刀砍無痕。甚至說造價很高,非世家弟子用不起。但這些不過是以訛傳訛罷了。其實只要稍微想一想就知道,沒有什麼漆能扛刀砍,現代的漆都不能,別說古代的天然漆。目前來說只有戰國曾侯乙墓出土過積竹木柲,而且積竹木柲實物木杆外面貼的竹皮非常薄,根據檢測報告給出的數據,其厚度只有約0.7毫米。這個厚度說是能防刀砍,那就是搞笑了。積竹木柲外邊裹的絲、麻一類的處理,目前發現的都只出現於中間的握手部位,僅僅是防滑而已,並不能增加強度。而且在漢代以後並沒有任何積竹木柲的記載。所以什麼隋唐時期馬槊用的是積竹木柲刀砍不斷,造價昂貴只有世家弟子才用得起這套說辭,不過是網文編造出來的而已,沒有任何歷史依據。


最後說下長槍的杆材,古代長槍桿材其實沒有什麼最好的,因為各地樹木種類不同,不可能說像現在一樣,淘寶下單千里之外運長槍桿子過來給你。只能是就地取材。明代程衝鬥《長槍法選》對於槍桿有專門的記載:
其木色有稠木、有檀木、有檢慄木,皆大木取小劈刨而成,多不堅牢易斷。必選生成者為上,有檕條木,有牛筋木,有茶條木,有米枯木,有拓條木,有白蠟條木。各處土產不同,各名其異。惟取堅實體直,無大枒枝節疤者為上。根頭可要盈把,便好持拿,自根漸漸細至稍上。不軟不硬為妙,如太軟太硬,則拿捉不如意。調製如法,便好運用也。今軍伍中多用竹竿,但要選苗竹,竹節稠密者佳。大抵竹不耐用,拿攔擊刺之間,力大則破矣,幹又自裂,可用鹽滷久浸,使常有潤色,略可取用耳。

挑選標準就是夠結實夠直,沒有大的枝杈節疤,不要太軟也不要太硬就可以了。太硬了震手,太軟了我不用多說大家也知道沒法用。白蠟杆在古代也不算是什麼頂級木材,但是也沒有說部隊都不用的地步,沒必要神話它,也沒必要刻意貶損。


人渣嘯西風

其實不止槍桿是用木頭做的,我們看劍柄、刀柄也都是木頭的,甚至就連木工用的榔頭、錘子、鑿子也都是木柄。這就說明用木頭製作器械的手持部分是有根據的。

一來,木頭取材容易,塑形也容易,在古代的冶煉鍛造條件下顯然比鐵更便於大量製作。二來,槍也好,劍也好,刀也罷,砍刺的部分已經是鐵做的了,如果手持部分還用鐵做的話,無疑會增加兵器的重量,還會佔用過多的鐵,特別是槍這樣的長兵器,槍桿的比例遠遠大於槍頭,鐵桿會讓原本以輕盈靈活為特徵的槍變得異常沉重笨拙,而且白白消耗掉武將的體力,折損戰鬥耐力。第三,鐵的傳導性好,所以一杆鐵槍冬天握起來冰手、夏天拿著又燙手,很不舒服,木杆則不會有這個麻煩。第四,個人認為也是最重要的,鐵的緩衝作用下,產生對抗、鑿擊、碰撞時,鐵桿會產生幅度很大的震動,這種震動是會給人造成傷害的,輕則手麻,重則震裂虎口,再重者震傷五臟六腑,無異於十分力攻敵、五分力傷己,木杆則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所以我們才看到連木工工具都是用木柄的;同時,可彎曲的木杆還增強了槍的戰鬥力,在對手格擋住槍頭的刺擊以後,手腕翻轉,槍頭會以較快的速度繞出弧線,貼過對手的格擋物繼續完成刺擊的動作,抵擋時適當的彎曲又會卸掉一部分勁力。

至於木杆容易折斷這件事,應該分成兩個角度來看。

首先,木杆不是木棍,沒有那麼脆弱不堪、一撅就折,不信你撅撅你家的拖把杆試試,何況槍桿不比你家的拖把細。而且古人很重視槍桿的選材和尺寸的把握,明代《手臂錄》記:“槍材,以徽州牛筋木者為上,劍脊木次之,紅稜勁而直,且易碎。白蠟軟,棍材也。”“其勁如鐵,根大逾握,削之使就手,漸細至尖,尖徑半寸,握 於根前三尺,衡之正平,居重御輕,用之乃得靈變,過丈二,腰必軟,欲腰不軟,根太大,不可握矣。”

明代《武備志》記:“槍桿稠木第一,合木輕而稍軟,次之。要劈開者佳,鋸開者紋斜易折。攢竹腰軟必不可用。北方乾燥竹不可用,木杆可用;東南竹木皆可通用。”也就是說槍桿首選硬韌木材,次選是軟硬適中,軟木最次,杆的直徑和長度也有一定比例搭配,這樣造出來的槍才最結實。

其次,如果這樣的槍還能在戰鬥中折斷或被對方削斷,那隻能說明武藝上、戰術上就不佔優勢,不管使什麼兵器都沒用。


徐鵬遠

首先,我想先回答一下為何槍桿不能用鐵。

第一個原因,鐵製做成槍桿基本上近百斤,太重,除非臂力過人,否則常人很難用太長時間,仗還沒打完,你就沒力氣了。



更重要的原因是,古代冶煉技術有限,碳鋼比很難把握,所以槍桿的柔韌性非常差,在與敵兵器對抗時,毫無緩衝,使用者極其容易受傷。 沒有了緩衝,高速對沖時,如果鐵桿沒入對方盔甲,極易卡住,所用蠻力拔出,容易引起肌肉脫力,重則引起骨折。 還未傷人,先被自己兵器所傷的幾率特別大。

這就是為何不用鐵槍桿的原因。

而木杆槍也並不是那麼容易折斷的。

槍桿的製作工藝叫做“積竹木柲”。

這種工藝槍桿可以算的上是複合材料,首先用牛筋木做芯,四周包裹上竹片,然後緊緊的纏上藤條絲線,最後在上面塗上生漆,讓各種材料結合在一起,晾曬數日,便是士兵將官們用的槍桿。



這種槍桿對抗時刀砍不斷,柔韌性好,且因為重量不大,人可以長時間舞動,是古代現場普遍使用的槍桿。



還有一種高級將領武將世家使用的馬槊,一種特殊形狀的長柄武器。其槍桿則更加考究。

工藝基本流程是:先以枳木為芯,然後用枳木篾片用魚膠和桐油粘合一層,塗上生漆,然後在外面裹上葛布,浸沒在油中數月,拿出來晾乾,再塗上生漆,再裹一層葛布,繼續浸泡在油裡,再數月,如此反覆,一根馬槊杆需要三年方可製成。

這種槍桿沉重適中,剛柔並濟,刀砍不斷,彎曲回彈瞬間復位,屬於槍桿中的上上之品。



但這種杆的成本造價太高,不是將門世家子弟是不可能擁有的。

至於評書演義裡常見的白蠟杆槍,在現實歷史中根本上不了現場,首先它的強度不夠,刀砍斧劈極易折斷,其次太過柔韌,這種未經過處理的木杆行走江湖還算可以,在戰場上就算了吧。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明離子

說明樓主對物理學力量的傳導性不太理解,不用金屬的原因並不是金屬會消耗體力,而是在各檔和攻擊的時候,金屬的力量傳導性會對受造成極大的震動傷害。這個我深有體會,小時候拿著一個錘子,🔨的錘柄就是鐵管做的,錘了一下午結果手上全是泡,後來我爸就告訴我,那個錘子不是用來錘東西的,錘柄是金屬的顯然是用來撬東西的,如果不用木質錘柄,錘久了還會傷到骨頭,那麼話題回來,在戰場上,多數都是幾十斤的武器,加上慣性,用金屬的柄去格擋一樣你要承受特別大的震動力,而木質的能有效減震,當然這個是經驗回答,應該會有更專業的回答,畢竟我深有體會


猜尼美

首先,要知道槍和矛,槊的不同之處,在於槍的一個巧字。練槍的人要練習一個“整勁”,也就是說,長槍的使用,要靠全身的力量,尤其是腰的力量,用腰的力量,帶動長槍的抖動,請注意這個“抖動”,這是槍和矛,槊的區別,靠槍桿抖動的彈性,帶動槍頭的顫動,使得長槍的攻擊具有難以預測性,而武將通過反覆練習,熟稔槍的特性後,普通一擊就具備很強的殺傷力,所以古代遇到用槍的,最怕的就是對方把槍花抖出來。這裡就體現了槍的巧,而矛和槊更多是拼的力氣。

第二,知道長槍的特性後,普通的金屬自然就不能做槍桿了,因為粗到一定程度,不可能有彈性,也不可能通過抖動槍桿讓槍頭顫動起來,所以金屬槍桿只能有槍的形,而無槍的神。所以只有木頭材質的才有這種可能。

第三,不是所有木頭都能做槍桿,至少用槍的高手對槍桿的要求是很高的。公認的好槍桿是白蠟杆,聽起來也許不那麼高大上,但長成熟的白蠟杆無論是密度,質量,還有彈性都很好,也非常結實,普通的刀砍斧砸不會對其造成損害,而且用白蠟杆做的長槍,還可通過格擋對方的攻擊使得槍桿發生形變,在恢復的過程中帶動槍頭的顫動,從而增強攻擊力,所以古代遇到用槍的高手,對其對手而言就是夢魘,基本上不能擋,不能砸,只有比快比靈巧。好的白蠟杆也很難得,要保持一定的間距,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長十多二十年,需要精心照顧,才能長出好的槍桿,其成本其實並不比金屬低。

第四,槍的練習是一輩子,“月棍,年刀,一輩子的槍”,這句話就說明了練槍有多難!!也正因如此,才成就了百兵之王-長槍!


重劍本無鋒

商15.80釐米

戰國23.1釐米

西漢23.2-23.6釐米

新23.03釐米

東漢22.95-23.80釐米

三國魏23.80釐米

三國吳24.20釐米

西晉24.15-24.50釐米

後涼24.20釐米

北涼24.50釐米

南朝25.00-25.20釐米

北魏30.90釐米

隋29.67釐米

唐29.00-30.40釐米

北宋30.80-32.93釐米

南宋27.00-28.30釐米

明34.50-35.80釐米

清35.26-35.51釐米

現在一尺是33.333釐米 。這裡是過去的一尺計量單位,像三國時期張飛的丈八蛇矛,其實是一丈零八寸,也就2,45左右,在說槍桿,槍的招式有金雞亂點頭,橫掃千軍,劈,砸,刺,等等,如果用純鐵槍桿,或者什麼鐵管,那都是不現實的不實用的,歸根結底就是,太重跟(反震力)舉個例子,你那兩個十斤的大鐵錘,一個鐵桿一個木杆,去砸水泥牆,鐵桿的錘不幾下,你就會虎口開裂,手掌劇痛,木杆有韌性,會吸收反震力對手的傷害就會降低,槍桿也是一個道理。不要說,木槍桿扛不住刀劍砍,一般的大將軍手裡的寶槍可是精細至極,全是複合材料做的,比如用上好的竹篾,牛角薄片,一些堅硬有韌性的材料,複合,經歷幾年才做出來,成品出來,刀砍一個白印,有份量但又不重,砸人一下骨斷筋折。


那一望無際的-孤獨

1、木頭取材容易。中國鐵器出現的很早,但真正開始發展是在戰國時期。之前冶鐵技術不夠發達,鐵器是貴重物品,“好鋼要用在刀刃上”!西漢初期,漢武帝實行“鹽鐵官營”,鐵器再次成為“限量供應產品”,可以說鐵器在中國很長一段時間的歷史上,都是稀缺物品。

2、木頭輕巧,鐵器偏重,對使用者的體力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影響靈活性。

3、中國古代冶鐵技術沒那麼發達,純度不夠的鐵器容易斷裂。

4、木頭柔韌性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彎曲,但鐵的柔韌性就沒那麼好了,基本上是硬碰硬的。

5、中國古代戰爭基本上是發生在北方,冬天特別冷,木頭的槍桿沒那麼凍手,但鐵的槍桿在冬天就很可能沒法使用了。北方的朋友,可能小時候都有類似的經歷:冬天的時候,用手指沾水觸摸冰冷的鐵器,手指就會凍到鐵器上。

圖:北方冬天的鐵欄杆真的是甜的!

6、不是所有的木頭都容易折斷,用作槍桿的木頭一般會有特殊的材料要求,硬度和柔韌性都會很好,比如牛筋木、劍脊木、白蠟杆、竹子等。



師說歷史

為什麼槍桿用木頭而不用鐵,到底很簡單啊

首先是重量。木頭的比重,一般只有鐵的七八分之一的樣子。以實心圓管為例,一條長2米,直徑4釐米的槍桿,木頭的話重量只有不到5斤,而換成鐵則是30多斤。顯然,過重的槍桿對於將領發揮武力是不利的。尤其槍這種兵器本身就是要機動靈活,不需要去和敵人的冰刃硬碰硬。重量加了一分,靈活度少一分,就可能在戰場上吃虧。

同時,如果槍桿用鐵,也會消耗大量的鐵材。在古代冶煉業不發達的時候,鐵是寶貴的戰略物資,要用在刀口上。槍桿之類的用鐵來浪費,也對人工提出了考驗。

至於說木頭槍桿容易折斷,其實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好的槍桿如白蠟木大杆,其實是堅韌得很,又有彈性,很適合高手發揮武藝的。


天外村藥房

這是一種誤解,因為木杆、竹竿做的長槍基本上都是民間的。中國古代在春秋戰國時代時開始各國國家軍隊的長槍的槍桿很多采用的就是複合杆。複合杆採用彈性極好的木條做杆芯,用削制好的細竹片包住杆芯,再用麻片裹纏緊,放入煮沸的動物膠中浸透。這種複合杆不僅重量輕,彈性極好,而且很難被刀砍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