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仁壽記憶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1969年、不滿12歲的我從遙遠東北來到四川,來到仁壽。老式客車,那種頭型與解放牌卡車相仿的客車搭載著我,經過4個多小時的路途顛簸從成都抵達仁壽縣城(那年每天往返於成都與仁壽之間的客運班車不過一、兩趟),從此我落腳在了對於我完全陌生又格外新奇的世界裡,她雖不是鳥語花香,但見青山綠水,咋一看也像世外桃源。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仁壽乃丘陵地帶,縣城坐落於深丘邊緣、一條狹長山谷內,山谷向東南開口,朝向淺丘。有溝必有河,一條小河從上至下順溝流淌。她雨天排雨水,晴天淌溪流,河水終年流淌,卻完全不能行船過舟。此河水流出溝外,流入沱江,匯入長江。仁壽人給這條河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金馬河”。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在這山谷與河道的空隙之間,密密麻麻擁擠著幾乎連成一片的房屋。低矮青瓦木屋是城區的主要建築,現在只有在打造出的古鎮上方能見到類似的風格與模樣。城中也有一些樓房,三層算是高的,矗立在木質矮房中,有鶴立雞群之感,令人仰慕。當然這些都是些單位的房子。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一條道路貫通全城,城區被大致分成了5條有街牌號的地段,從上到下依次為北街,上街,下街,再往下分出兩條岔,直著向外的為東街,向右的為南街。當時每條街道名字前面都加有“紅旗”兩個字,街道也賦予了時代特色。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縣城應該有過城門,而我只見到過東街口的城門,沒多久它也在擴路時消失了。城內街道狹窄,部分街道地面還鋪著大青石板,光亮光亮的青石板記載著城區歲月滄桑。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當年要指縣城內的標誌性建築,我看只有兩處,恰好一頭一尾。一個是位於東門一側的魁星閣,在一個小山包包上,上下約三、四層,據說有近三百年曆史,算是歷史古蹟,那年代卻不受人待見,被冷落一邊,無人供奉香火。另一個是在北街靠山一側的山崖上的舊衙門,解放前後都是關押囚犯的地方。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仁壽城雖小但也五臟齊全,除了作為縣一級該“標配”的各類行政機關單位外,那時已有了幾所學校。縣一中校在南門外,其辦學歷史硬被追溯到200多年前的乾隆年間(我在一中讀書的那兩年從未聽說過仁壽一中有這麼淵源的歷史)。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仁壽城也有幾家工廠,這些廠能十分體現出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北街有家糖果廠,人工用大鍋裡熬製飴糖。北街有家釀酒廠,蒸煮發酵釀製高粱酒和紅苕酒。北門外有家鐵鍋廠,鑄造大小鐵鍋兒(仁壽城沒有碗廠,碗廠在仁壽汪洋鎮)。北門河邊上還有家染布廠。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城區其它街上也有廠,上街有鞋廠,東街有醬油廠,南街有印刷廠、榨油廠……等等,那時仁壽城的廠應該有了十來家。這些被稱其為廠的,其實有的根本不能算廠,就是作坊,甚至是全手工作坊。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那年頭仁壽城內店鋪屈指可數,維持著城內人們最低生活需求。店鋪不是國營的也必定是集體的,社會主義改造進行得比較徹底,好像沒有一傢俬營存活。縣城有一家煤建公司,在南門外出售燃煤,仁壽城區住家戶一直燒散煤,好像到了80年代初才有了蜂窩煤。有一家糧站,在東門外,糧食被計劃供應,由此保住城區人口餓不死。我還記得城內飯館有三、四家,獨對下街麵館的排骨麵,上街街口包子鋪的肉丁包子記憶深刻,那時能進館子裡吃碗麵,吃個包子要算是“奢侈”享受,會久久難忘。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還記得縣城南門外有一個露天集市,不知是不是自發形成的。集市遵循傳統鄉村習慣興逢場天。每到逢場,雖說不上車水馬龍,但也熙熙攘攘,挑擔子的,背籮蔸的,大人、小孩人頭攢動,人們交換著各自所需對東西。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縣城有一個大廣場,位於縣城的中部、河邊另一側。廣場大到縣裡能在此召開萬人大會。廣場邊搭建有主席臺,背靠山腳,當時被叫做人民臺。廣場很有綜合性,在此不僅召開大會,也開過運動會,放過露天電影,部隊文工團也在人民臺上表演過文藝節目。在娛樂匱乏的年代,最“掛念”的地方當屬位於南街上的電影院,電影院是不是有了新電影?那年代一年也沒有幾部電影上映,所以,一旦出了新電影就很想去看。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再說說當年城區水電情況。城區還沒有用上自來水,家家戶戶需要從水井裡取水,或挑水、或抬水倒入家裡的水缸內。我首次見到水井時,由於年少無知的緣故水井被自己誤判為沒有蓋子的城市汙水井,恰遇內急朝向井中就尿,遭大人怒喝嚇跑了。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以上依我的記憶粗略勾畫出40多年前仁壽城的模樣。時光流逝,歷史變遷,顯然如今的仁壽城已沒有了從前的模樣。這變化的40多年,對於人生是半輩子,而從歷史長河來看只是那“彈指一揮間”。或許仁壽城永不會衰老,還將不斷生長變化下去!

仁壽鉅變

如今,已是一個了不起的仁壽

小城的你我

我們感受著仁壽這座城市的發展變遷!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這稍縱即逝的幾十年裡

仁壽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事兒

如今,她是

天府新區,魅力仁壽,成都正南第一城!

看,仁壽發展鉅變!

▌縣域經濟綜合實力穩居全省同類區縣第一方陣。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全縣GDP增長10.7倍,2016年達368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3.5倍,2016年達22億元……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點擊看大圖)

這不只是數字,更是發展。眉山設市建區20年以來,162萬仁壽人民,共同砥礪奮進創發展,贏得了仁壽的滄桑鉅變。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城市形象煥然一新

▌2016年縣城面積拓展至37.4平方公里,人口增加至40萬人。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城北新城

老北街已不再,城北新城一座一座拔地而起,仁壽城市溼地公園、中央水體公園、中央國際廣場......一一誕生。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航拍下的仁壽城市溼地公園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中央國際廣場之夜

小鄉鎮逐步邁向大城鎮,富加、汪洋、視高新城......一個一個正在迎來新的發展鉅變。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視高新城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富加鎮

千湖之城,綠海明珠

▌仁壽從一座山的城,變成了一座水的城。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城市會客廳,市民休閒地,仁壽城市溼地公園。

小城仁壽,只有一條金馬河潺潺流過。從前仁壽缺水嚴重,於是仁壽人就用血淚鑄成了“千島湖”黑龍灘,從此162萬仁壽人有了水。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川西第一海,美麗的黑龍灘

而我們仁壽人對水的渴望遠不止於此,於是引水入城,把山的城變成了一座水的城。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中央水體公園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響水六坊

自此一汪龍灘水,流過城市溼地公園,流過中央水體公園,流過響水六坊……她,守護著我們這座城。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龍灘水

交通迎來飛速發展

▌“五高五鐵、五縱五橫”綜合交通格局加快形成,仁壽作為成都正南第一城的區位優勢更加凸顯。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老成仁路(資料圖)

那些年,從仁壽到成都沒有高速,只有國道,老成仁路走了來來往往無數次。

而今,衝破二峨山的阻隔,高速公路、鐵路實現零的突破,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190.4公里,鐵路在建里程達30公里,水泥路通村通暢率達100%。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 仁壽高速立交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 交通樞紐

天府大道直通仁壽,融入成都半小時經濟圈,盼望著盼望著,我們即將迎來它的開通。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 天府仁壽大道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 鄉村公路

一條條水泥路直通家門,一條條公交線路更加方便,全域公交已然實現。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 城市公交

仁壽人的生活越來越溫暖

▌一座一座高樓崛起,一個一個公園建成,一條一條道路通車,一個一個家庭脫貧攻堅……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從前仁壽公園很少,而今幾乎出門就是公園,有事沒事家人朋友一起逛逛公園,真的挺好。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仁壽溼地公園裡休閒的市民

從前仁壽幾乎沒什麼旅遊可言,而今梨花節、櫻花節、桃花節、玫瑰花節……一個一個熱鬧非凡,迎來了客人,豐了腰包。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仁壽藕塘玫瑰花節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曹家梨花節

從前仁壽人根本不知道什麼是電商,而現在家鄉的枇杷、乾巴牛肉……越走越遠,遠銷各地,還被評為“2016四川電商十強縣”。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仁壽特產電商體驗店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正在裝箱的枇杷

從前仁壽人喝水用水很是困難,而今全域安全飲水已經實現,還有全域燃氣全域公交、全域灌溉等工程深入實施,群眾獲得感大幅增強。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文林鎮統籌城鄉全域安全飲水工程

越來越多的人搬進了小洋樓,脫貧攻堅取得實效,整合自籌資金23億元,強力推進22個扶貧專項計劃,71205名貧困群眾順利脫貧。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新居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西南第一村

從前仁壽是沒有大學的,而今教育衛生事業加快發展,4所高校落戶仁壽,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入推進。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四川科技職業學院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當然,社會保障體系也更加完善,養老、醫療保險應保盡保,讓看病在一定程度上不再看不起。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社保宣傳

這些變化,這些溫暖,你感受到了嗎?可以說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仁壽的發展迎來了一個鉅變。

產業新高地,引世界矚目

▌仁壽的發展和成就有目共睹,越來越多的項目投資落戶仁壽。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中天丹琪

單個項目投資額不斷攀升,億元項目紛至沓來、十億項目不再少見,近年更是成功引進

404億元全市最大單個工業項目。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信利和投資400億元的中鐵生態城等一批大項目。

中建鋼構、長島國際旅遊度假區、正大集團百萬頭生豬種養循環項目等一批極具前瞻性的優質項目先後落戶仁壽。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中建鋼構

仁壽正從過去一窮二白完全靠轉移支付的農業大縣逐步向工業強縣華麗轉變,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163戶,被評為全省首批工業強縣示範縣。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中天科技

一組新舊照片對比,見證這40年來,仁壽城市的鉅變!

是的

我們的仁壽發生了滄桑鉅變

我們見證著她的變化和發展

一磚一瓦,一寸一土

我們的家鄉小城,仁壽正蓬勃向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