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爭奪戰蔓延至樓市,周邊城市紛紛出手,合肥又要落後一步?

2018年開年,樓市就迎來了一個重磅消息。

1月5日晚間,蘭州市發文對部分區域取消限購,蘭州取消了西固區、九州開發區、高坪偏遠區域的住房限購政策,繼續限購區域則取消限購社保、納稅證明,但同時加碼實施限售,需滿3年才可交易。

2018年樓市分類調控政策在地方得到落實,蘭州成為此輪調控來首個鬆綁限購城市。

此舉一出,頓時在全國掀起巨大反響。

就在此前的1月4日,南京也宣佈,允許研究生以上學歷及40歲以下的本科學歷人才,以及持高級工及以上職業資格證書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先落戶再就業。從房地產市場的角度看,此舉拓寬了購房需求。

更加巧合的是,1月3日,合肥市國土資源局、市物價局在回覆網友提問時表示,2016年11月份(合肥出臺“限價令”)之前拿的高價地,未來上市時售價不受限制,也被認為是某稱程度的樓市政策鬆綁。

樓市牽動人心,首先因為它匯聚著巨量的金錢,是財富的代名詞。

但其實,在資本的背後,樓市的政策,還有另一個隱含的主線:城市人才的淨流入和人才爭奪戰。本文將以合肥及周邊城市為立足點,分析這場不見硝煙戰役的某些信息。

人才爭奪的樓市現狀

和南京類似,2017年下半年,長沙、濟南、武漢、鄭州等城市紛紛出臺人才引進政策,包括落戶鬆綁、給予購房補貼、籌集保障房等,並在客觀上起到了鬆綁樓市調控的效果。

2017年8月,長沙市住建委發文,規定在長沙工作、具有專科及以上學歷或技師及以上職業資格的人才,首套購房不受戶籍和個稅、社保繳存限制。

2017年8月,新華社報道稱,濟南市公安機關出臺戶口遷移新政,取消購房、投資納稅落戶條件限制,實行居住就業落戶。

2017年10月,武漢提出,未來五年,武漢將建設和籌集250萬平方米以上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讓大學畢業生以低於市場價20%買到安居房,以低於市場價20%租到租賃房。

2017年11月,鄭州市委市政府舉行“智匯鄭州”人才政策發佈會,表示對符合條件的博士、碩士和“雙一流”建設高校的本科畢業生,在鄭首次購房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2萬元購房補貼。

2018年1月3日,合肥市國土資源局、市物價局表示,2016年11月份之前拿的高價地,未來上市時售價不受限制。

2018年1月4日,南京宣佈,允許研究生以上學歷及40歲以下的本科學歷人才,以及持高級工及以上職業資格證書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先落戶再就業。

多地推出人才引進政策並變相鬆綁樓市的做法,本身就是制度進步之舉,並能有效鼓勵剛需購房者,並不違反樓市調控的基本原則。

人才爭奪戰蔓延至樓市,周邊城市紛紛出手,合肥又要落後一步?

南京

降低標準實為爭取人口紅利

據教育部發布的數據,2017年,我國大學畢業生人數達到795萬。成都、南京、杭州、西安、鄭州、長沙等二線城市紛紛向大學生伸出橄欖枝,希望吸引更多的人才“到碗裡來”。

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樊秀峰認為,我國從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起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主要依賴的是廉價勞動力,也就是第一次人口紅利。目前,我國更多轉向資本密集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大中專以上的人才佔比越高,享有的人口紅利肯定會越大,“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目前各個城市爭奪的,其實是第二波人口紅利。”

在爭奪人才的策略上,一些城市已初見成效。

以武漢為例,它是中部六省的發展中心,曾經轟動的武漢大學生“八折購房”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側面證面了大學生們對這項政策的支持度和關注度。

合肥又輸在起跑線上?

相對其他城市,在群虎環伺中,合肥的人才政策就比較“高冷”

合肥肥市人才分類目錄分為6個層次,分別是:國內外頂尖人才、國家級領軍人才、省級領軍人才、市級領軍人才、高級人才、基礎人才(分別用A、B、C、D、E、F來指代,其中A、B、C、D、E為高層次人才)。

這些人才們,在購房和落戶時,都能享受政策的福利,甚至是直接的補貼。

但另一方面,合肥人才分類目錄中,即便是最低級的F級人才,首先提到的仍是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人才、高級技師和其他相應層次人才。

高學歷、高技術是合肥對人才的基礎要求,因此合肥的人才政策和大部分的大學生,尤其是應屆高校畢業生並沒有什麼關係。

這也難怪有網絡大V指出:南京放開大專生、高職、本科生的購房限制,就能落戶南京戶口買房,目前各大城市都這樣幹了,合肥應該馬上跟進。

人才爭奪戰蔓延至樓市,周邊城市紛紛出手,合肥又要落後一步?

合肥

沒有“放鬆” 背後有“苦衷”

中國房價整體東高西低,城市群中心城市高於城市群外圍城市。舉個例子,同一緯度,青島高於濟南,而濟南又高於鄭州,鄭州高於西安。同樣,上海房價高於南京,南京房價高於武漢,武漢房價又高於成都和重慶。

長三角和珠三角兩個城市群是中國經濟最有活力的區域,我們看到,從2015年3月限購放鬆開始,一線城市上海和深圳房價最先上漲。次年也就是2016年上半年,長三角的“四小龍”南京、蘇州、合肥開始發力,隨後蔓延至中部省會城市和環渤海灣城市。

上述這些城市,可以說是房地產投資的上位城市。他們有兩個比較鮮明的特點,一個是戶籍控制特別嚴格,一個是限購政策特別緊。其實兩者是環環相扣的,限購政策一般都會以戶籍制度為基礎,限制了戶籍准入,限購政策就會更加嚴格。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上位城市資產的優質程度和投資價值,與戶籍購房政策的鬆緊程度成正比。

我們知道當前國家嚴控房價上漲,地方將房價環比不上漲當做政治任務來執行,這是一個底線。因為大城市病,作為全國最大的上位城市,北京和上海都已經在限制外來人口的流入,人才引進的門檻也是越來越高,如果長沙和武漢的限購定向放鬆政策引入到京滬,那北京上海的房價是不可想象的。

我們都知道,合肥2016年房價上漲啟動較早,且全球漲幅第一,在上位城市中,合肥毫無疑問可以排在前列。

以合肥每年高校畢業生的規模,一旦實行類似長沙和武漢的人才引進政策,房價將有很大可能將“鬆懈”。嚴格控制房價環比不上漲,這大概就是合肥不敢出臺類似政策的“苦衷”吧。

正所謂,“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一個城市真正的吸引力是軟實力,應完善公平的市場競爭機制,營造良好的就業創業環境,構建高效的公共服務體系,在此基礎上引入大量高科技產業。

靠戶籍政策吸引來的所謂人才,只能留住一時,如果在城市中找不到合適的就業崗位,終究還是要走的,雖然在樓市政策上沒有優待,也希望合肥在其他層面可以補位,能走得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