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出宫测字,改了三次,先生的话还是让他从头凉到脚

正如清初张岱所说,“古来亡国之君,有以酒亡的,以色亡的,以暴虐亡的,以奢侈亡的,还有以穷兵黩武亡的,可叹我先帝,旰食宵衣,恭俭辛勤,就算是古代的中兴明君,也没有几个强过他的。”

崇祯皇帝出宫测字,改了三次,先生的话还是让他从头凉到脚

崇祯帝像

张岱说的正是明代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不少人对于16岁登基的崇祯皇帝抱有同情之心。他勤勤恳恳执政17年,力图把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大明朝振兴起来。但命运就是如此捉弄人,他手中的明朝已经元气大伤,千疮百孔,就算他是皇帝,也独木难支,难以挽回明朝大厦将倾的颓势了。

1644年,李闯王攻下潼关,京师大震,崇祯皇帝也觉得局势糜烂,越来越无法收拾。看着朝堂上尸位素餐的群臣,真没有几个可以为他分忧的人,他不由得叹道:“朕非亡国之君,臣却是亡国之臣”。

崇祯皇帝出宫测字,改了三次,先生的话还是让他从头凉到脚

崇祯书法

接下来的故事非出自正史,摘自《柳弧》卷一,仅做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一天,崇祯在宫中越来越感觉气闷,于是索性换了青衣小帽,百无聊赖地从后宰门走出来。

走着走着,忽然看到个测字先生,立着一个布幡儿,上面写着什么“铁口神算”之类。

崇祯皇帝出宫测字,改了三次,先生的话还是让他从头凉到脚

崇祯忽然有了兴致,走到了测字先生的摊前,测字先生先上上下下打量了他好几眼,才让他报个字出来。

崇祯随口报出了一个“友”字,先生问他想占卜哪方面的事,崇祯想了想说:“军务。”

话音刚落,测字先生就惊叹道:“不好不好!”崇祯忙问主何征兆?

“‘反’字出头了!”先生说完就大摇其头。

崇祯皇帝出宫测字,改了三次,先生的话还是让他从头凉到脚

​崇祯一听也觉得晦气,马上就改口说:“我其实说的不是这个字,是‘有无’的‘有’字,先生再看!”

测字先生眯着眼睛看了片刻,倒抽了一口凉气,说:“如果还是问军务,则大不妙!”

“此‘有’字,上为‘大’之半,下为‘明’之半,这意味着大明江山去了一半了。”

崇祯听了这话,明知先生说得确实很对,但他还是很不甘心,于是又改口道:“刚才说的还不是这个‘有’字,乃是地支 ‘申酉’之‘酉’字!”

崇祯皇帝出宫测字,改了三次,先生的话还是让他从头凉到脚

测字先生疑惑地看了看他,又低头沉思一阵儿,才幽幽地说:“这个字更不好哇!”

崇祯请他快解,他说:“‘酉’字乃‘尊’字之中,至尊无首无足,安能再延耶?”

气数已尽,不管换了几个字,仍然都是凶险无比。

崇祯听得腿脚发软,心灰意冷,一路长吁短叹,无精打彩地回宫去了。

崇祯皇帝出宫测字,改了三次,先生的话还是让他从头凉到脚

传说崇祯回宫之后,立即下令诛杀此测字先生,但先生是明眼人,已经猜出他的身份,算完之后,即弃摊而去,不知所踪。也有人说,这个先生正是李自成的军师宋矮子宋献策,这就传得有点邪乎了,当时大顺字正一路北上攻取北京,他都准备当他的宰相了,何苦来冒这个险?没有任何意义。再说,军务那么繁忙,刺探军情也用不着你宋献策亲自出马吧?

再后来,李自成势如破竹攻进京城,崇祯在绝望中下了最后一道圣旨:“认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随后出了后宫,在煤山上自缢身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