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代人怎麼婉轉道出你的年齡之謎

0歲

初度:指出生之時,出自《離騷》"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明。"後稱生日為"初度"。

湯餅之會:孩子出生第三天舉行的宴會。

赤子:剛出生的嬰兒。顏師古注:"赤子,言其新生未有眉鬢,其色赤。"

襁褓:未滿週歲的嬰兒。

2歲

孩提:初知發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孟子.盡心上》:"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也。"趙岐注:"孩提,二三歲之間,在襁褓中知孩笑,可提抱者也。"

8歲

總角:古代未成年的人把頭髮紮成鬢。童年時期,幼年。晉.陶潛《榮木》詩序:"總角聞道,白首無成。"

9歲

黃口:本指雛鳥的嘴,借指兒童;古代戶役制度稱小孩為黃。後來,十歲以下兒童皆泛稱為"黃口"。發展語義為無知的年輕人,用以譏諷他人年幼無知。亦作"黃頷小兒"、"黃口小兒"、"黃口小雀"。

10歲

幼學:《禮記.曲利上》:"人生十年曰幼,學。"鄭玄注:"名曰幼,時始可學也。"因稱十歲為"幼學之年"。後引申為幼時的學業。

12歲

金釵之年:女孩12歲。

3歲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女時代為"豆蔻年華"。

舞夕之年:少年十三至十五歲。

15歲

及笄:年滿15歲的女子。

至學之年:孔子曰"吾十五而志於學"。

束髮: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紮成一束。

舞象之年:少年十五至二十歲。

成童:十五或十五捎上的年歲

16歲

二八:即十六。謂正當青春少年,多言女子。南朝陳.徐陵《雜曲》:"二八年時不憂度,房邊得寵誰相妬。"

看古代人怎麼婉轉道出你的年齡之謎

20歲

加冠:指男子20歲。古時男子20歲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

結髮:束髮,紮結頭髮,古人男20歲束髮而冠,女子15歲束髮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標誌分別為"加冠"、"加笄"。

弱冠:"年滿20歲的男子。古人二十歲行冠禮,以示成年,但體尤未壯,故稱"弱冠"。

看古代人怎麼婉轉道出你的年齡之謎

24歲

花信年華:女子24歲。

30歲

而立之年:孔子曰"三十而立"。

始室:30歲。《禮記.內則》:"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40歲

不惑之年:指男子40歲。孔子曰"四十而不惑"。

50歲

:古稱50歲的人為"艾"。《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

知命之年:指50歲。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

54歲

六九年:54歲

60歲

耳順之年:孔子曰"六十而耳順"。

花甲:我國古代用干支記時間。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順序搭配成六十個單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稱"花甲"。

:古稱六十歲的人為"耆"。

70歲

從心之年、古稀之年:泛指70歲。杜甫有詩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80歲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

:均指八九十歲。

90歲

鮐背之年:古代九十歲的別稱,鮐背泛指長壽老人。

99歲

白壽:九十九歲的雅稱。因"百"字去掉上邊的一是"白"字,"百"數去一為九十九,故雅稱九十九歲為"白壽"。

100歲

上壽:養生學術語。謂最高的年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