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万人拥戴武则天称帝,唐睿宗也表态,他为什么不行?

在我国历史上,武周王朝的建立非常突然,因为当时的唐朝刚刚经历了“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国势很强大,而夺位的人还是唐睿宗李旦的母后武则天。

可这么特殊的情况,必然也伴随着反对,唐朝右卫将军李安静就是其中很坚决的一位。

爷爷很厉害

李安静出身名门,他的祖父李纲,历仕北周、隋朝、唐朝,是真正的牛人。

北周时期,李纲担任北周文帝宇文泰第五子齐王宇文宪的参军,宇文宪被害后,不顾危险为他送葬。

隋朝时期,李纲先后担任太子洗马、尚书右丞、行军司马、齐王府司马,辅佐皇太子杨勇,后因权臣猜忌,不得不隐居。

数万人拥戴武则天称帝,唐睿宗也表态,他为什么不行?

唐朝时期,李纲被册封为新昌县公,先担任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尚书郎、太子少保,辅佐皇太子李建成;后担任太子少师,辅佐皇太子李承乾。

唐朝贞观五年(630年),新昌县公、太子少师李纲去世,唐太宗李世民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号“贞”。

有了这样的家世背景,李安静从小衣食无虞,步入仕途也是一帆风顺。

武则天得势

唐朝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在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驾崩,皇太子李治即皇帝位,是为唐高宗。

唐朝永徽二年(651年),唐高宗李治将父亲唐太宗的才人、还在长安感业寺当尼姑的武则天再度接入宫中,而且感情炙热。

数万人拥戴武则天称帝,唐睿宗也表态,他为什么不行?

唐朝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不顾群臣反对,下诏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

唐朝显庆五年(660年),皇后武则天建议唐高宗使用天皇称号,与天后武则天并称二圣,武则天开始插手朝政。

李安静对这一系列变动看在眼里,他很不放心武则天的做法,但唐高宗都无法阻止,他更没法作为。

忠于唐被害

唐朝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李治在贞观殿驾崩,留有一纸遗诏曰:“七日而殡,皇太子即位于柩前。园陵制度,务从节俭。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

随后,皇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尊天后武则天为皇太后,政事皆取决于武则天。

唐朝嗣圣元年(684年),唐中宗李显因试图重用皇后韦氏家族,在位才55天就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软禁。

武则天选择扶立小儿子豫王、雍州牧李旦为皇帝,是为唐睿宗,改年号为文明,武则天继续临朝称制,裁决一切政事。

数万人拥戴武则天称帝,唐睿宗也表态,他为什么不行?

唐朝载初元年(690年),百官及帝室宗戚、四夷酋长、沙门道士等数万人纷纷劝武则天称帝,唐睿宗李旦迫于形势,也上表请母后顺应天命,并求赐武姓。

这时,右卫将军李安静却明确表示反对,拒绝拥戴武则天。

但武则天还是在同年九月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改元天授,建立武周王朝。

唐睿宗李旦则被降为皇嗣,赐姓武氏,迁居东宫,一切礼仪比照皇太子规格,皇太子李成器则降称皇孙。

不久,酷吏来俊臣以谋反为名将李安静关入大牢,严刑拷打,并亲自审讯李安静,让他交代自己的“罪行”。

遍体鳞伤的李安静一脸悲怆,决然说道:“以我唐家老臣,须杀即杀!若问谋反,实无可对!

李安静坚持自己是唐朝的忠臣,没有谋反的事,杀头也在所不惜。

来俊臣听了,直接奏请武则天将李安静处以死刑,与鸾台侍郎兼检校天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乐思晦等人一起被杀。

悦史君点评:李安静一生没有特别闪光的事迹,官爵都是靠着家族的积累,然而,在武则天代唐建周之际,他的决绝让人钦佩。安静,其实有他真正的执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