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离开刘备,真的是因为他的母亲吗?

手机用户58965063716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明白,在汉朝的时候,一个人怎么样才能做官?

要知道,通过科举考试做官确实,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最公平和最便捷的方式。

然而,在东汉的时候,还没有发明科举制。科举制是隋朝开始的。在三国时期,还是沿用东汉的选官方式。

也就是察举制,它修正了西汉选官的一些问题。采用荐举为主,考试为辅的方式来选拔官吏。

想得到名人的举荐,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没有人举荐,就没有考试的机会,也就很难做官。东汉末年的月旦评,就是有名人定期对天下的才子进行品评。能进入月旦评的人,做官的几率就非常高。

想徐庶这样的人恐怕是没多少机会的。没有机会就要创造机会,这才是人才。

怎么样才能让天下名流认识徐庶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出一点业绩给别人看。

什么样的业绩能让人刮目相看呢?就是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

徐庶选择了当时的刘备。

这时的刘备被曹操打得屁滚尿流,又从袁绍那边跑了出来,暂时投靠刘表。刘表对他的这个亲戚也深表怀疑,但还是把它放在了新野,也让他来抵挡曹操的进攻。

徐庶在这时投奔了刘备,并且帮助刘备以少胜多,给来进犯的曹军,以沉重打击。从此徐庶一战成名,引起了曹操的关注。

到这时,徐庶的目的达到了。

徐庶本来就是把刘备这个地方当做自己的跳板,利用刘备来施展自己的才华,积累自己的经验,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下一步就是跳槽,找一个更好的槽去吃草。

也就是说,不管曹操有没有把徐庶的母亲抓走,徐庶都是要走的。

在徐庶的心中,刘备的这座小庙装不下他,刘备的这个平台太小,施展不了他的全部才华。

当时的曹操刚击败袁绍,统一北方,升任汉朝的丞相,一是风光无二。无数良臣猛将,都已投奔到曹操名下为荣,徐庶大概也是这么想的。

于是徐庶才对刘备说自己的老母被曹操捉走,成为人质,为人子,要尽孝,不得不走。

刘备也是个明白人,知道留不住他。只好赠他马匹银两送他上路。徐庶良心发现,才回马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至此三国大幕缓缓拉开,一场大戏开始上演。


新知传习阁

三国不外乎人与人之间的成王败寇,国与国之间的优胜劣汰,生死存亡。世事难料,今时成王,明时做寇;今时生,明时死;今时存,明时亡。因此,想在三国混,没有识时务的眼光,你只能成为浮萍,一直漂游不定。孰不见三国单挑王吕布,先从丁原,拜为义父,后弑丁原,投靠董卓。始终秉性未改,为貂蝉又杀董卓,易主比翻书还快,怪不得张飞直呼“三姓家奴”。防主吕布朝三暮四的性格最终导致他殒命白门楼。三国中谋士猛将跳槽者不乏其人,但像吕布这样屡次投新主弑旧主的主则为数不多,也会为三国之士所不耻。

有道是贤才择明主而仕,三国中贤才猛将在寻找到他们心中的明主,则会忠心耿耿,死心塌地。乱世之奸雄的曹操身边猛将又有多少是揭竿而起的铁哥们,张辽原是吕布的手下,张郃原是袁绍的手下,徐晃原是杨奉手下,他们都是混乱中择爱才的曹操而居,当然这也离不开曹操的一双慧眼。不是每一位贤士都能找到自己心中的明主,也不是每一位明主都能全揽天下之英才。周公吐哺,也未尝能让天下归心。明主与贤才之间从来都是双向选择,缺一不可。旧主是公认的明主,所投之主又是雄才大略之主,又该如何选择呢?不巧的是这种事情就发生在徐庶(元直)的身上。

话说曹操常有取荆州之意,特差曹仁、李典并降将吕旷、吕翔等领兵三万,屯于樊城。二吕先发制人,向刘备进攻,此时刘备营中有位毛遂自荐的谋士名为单福。单福出了一计即大败二吕,之后曹仁、李典的八门金锁阵,又被这个单福给破了,不死心的曹仁在偷袭中又被识破,因此二将大败,逃回曹营。曹操也是大度,安慰二将云“胜败乃兵家常事”但他却对谁为刘备出谋划策极感兴趣,从曹仁口中听到单福这个名字。一个不为世人所知的名字,此时曹身边的谋士程昱笑曰“此人非单福,乃颍川徐庶,字元直。”曹操得知徐庶之才十倍于程昱,恨不能揽于幕下,后程昱出一计,赚徐母于许昌。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徐庶得知母亲的遭遇,哭着喊着要去寻其母。从而,出现了刘备与徐庶煽情离别的场面,直教人荡气回肠,潸然泪下,一步两回头,那种依依不舍,生死离别的情景,至今回荡在我的脑海中。此情此景,也不晓得刘备身后的两位结义小弟吃醋了没有。明知不能留而留之,简直就是枉费心机。《三国志》记载徐庶对刘备云“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已,无益于事,请从此别”

战乱时期,既遇明主,难道仅以母亲为虑,就可弃明投暗吗?是否还记得“分一杯羹”的典故。刘邦日益壮大,霸王项羽惧之,欲以烹刘父,令刘邦投降。《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而幸分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为天下者不顾家乃争夺天下的人本就不顾念家庭的,为天下之利应当舍小家之念,忠孝难两全,难道徐庶不知道这些古训吗?

再者说,徐庶既然是大孝子,对母亲的举手投足,一举一动都是熟记于心的。这样一个大孝子难道连母亲的字迹也不能辨识,以致于被曹操等人模仿的字迹给诓骗。不识母字,被人诓骗,这有些说不过去了。以徐母的大义,应该在徐庶小的时候,就会经常教育他忠孝两者之间相比较,哪个孰轻哪个孰重。但当真正处在忠与孝进行抉择的时候,徐庶出人意料违背母亲之意,反其道而行之。这能称得的上是大孝子吗。

《三国演义》记载,司马徽云“吾素闻徐母最贤,虽为曹所囚,必不肯驰书召其子,此书必诈也,元直不去,其母尚存,若去,其母必死。”司马徽凭借素闻就可对徐母见微知著,推测出徐母的所想所为,难道徐庶还没有司马徽了解自己的母亲吗?难道他不知道母亲的大义,母亲的大贤,一直识曹操为欺君罔上之贼,识刘备为汉室之胄,仁义布于四海之主。

实则为母而屡屡违母之意,以母为托辞弃刘备而投曹操在今天看来必不是充分条件。唯一的解释就是徐庶已对刘备信心不足,有意转投具有雄才大略的曹操。真是令人唏嘘,徐庶离开刘备,难道真的是因为他的母亲吗?这里我们可以得出明确的答案,非也。


手机用户58965063716

在中国有一句著名的歇后语,叫"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意指人在心不在,出工不出力.徐庶在我国历史上确有其人,尤其在小说中对他的相关介绍还是比较详细的.他在第35回里以"单福"的化名出场,当上了刘备第一位正式的军师,并在随后与曹操派来的小规模部队作战中,充分利用他的干练,指挥刘备的军队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不但得到了刘备集团的上下尊敬,也引起了曹操的重视.后来曹大丞相从谋士程昱的口中得知了他的真实身份,并采纳程谋士的计策,把徐母骗到许昌软禁起来.

又伪造徐母笔迹,写了一封信,把徐庶骗来许昌.徐母得知后,大骂其子不忠不孝,解下裤腰带悬梁自尽了.徐庶由此深恨曹操,虽然给曹阿瞒当差,但终身不为曹孟德设一计献一谋.这就是这句歇后语的由来.后世更把徐庶的举动称之为"身在曹营心在汉".而徐母也被传统观念奉为"忠君爱国的大义之母"的典范,受到后世无尽的吹捧.



"滚滚长江东逝水\

昭烈名臣

徐庶历来被认为是与诸葛亮、庞统、法正并列的蜀汉四大军师,他在新野之时便投奔刘备,颇受刘备重视,并且向刘备推荐了卧龙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更是被神话为神机妙算的军师。然而因为母亲被曹操俘获,徐庶不得已离开了刘备。然而徐庶的离开,真的是因为他是个“孝子”吗?

(图)徐庶

首先,我们还原一下历史上的真实情况。《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曹操南下,刘表次子刘琮不战而降,当时,徐庶与刘备屯于樊城,听闻此事后,刘备率众南行,徐庶带家眷与诸葛亮一起随刘备逃亡,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大军追上,徐庶的母亲被曹操军所掳,徐庶为了保全母亲,辞别刘备,前往曹营。”

显然,在历史上并没有曹操伪造徐母之书,骗徐庶投降曹操的桥段,而且也没有记载表明刘备对徐庶的离去感到悲伤。徐庶对刘备说的话还是很漂亮的“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於事,请从此别”,显得自己是如此身不由己,还为我们留下了“方寸大乱”这个成语,不过刘备对此的态度却毫无记载。

(图)诸葛亮好友石广元

如此一来,徐庶的离开就很值得玩味了。我们在“诸葛亮未遇刘备, 也不会投靠曹操, 司马懿先遇刘备则必投靠!”一文中曾经提到,刘备的用人,是以利益为交换的。比如关羽、诸葛亮,刘备驱使他们,也给予他们巨大的权力。而刘备的这种用于交换的“利益”大多是先以一种“许诺”的方式支付给臣属们的。换句话说,白手起家的刘备,先画个饼,大家信了,就一起干,不信就各奔东西。

徐庶开始肯定是相信刘备的,所以还把自己的好友诸葛亮介绍给了刘备。然而,当荆州沦陷,曹操十万大军逼近,刘皇叔败走樊城,几无可依之处。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曾经追随刘备的人不外乎有三种去处,一是向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一样誓死追随;二是选择观望,看刘备的发展和荆州局势而定;第三种则是选择抛弃刘备,改投曹操。徐庶无疑就选择了第三种。

(图)历史证明徐庶选错了

其实不只徐庶做出这种选择,曾闻名一时的“诸葛四友”都差不多在这时做出了选择。徐庶借机投奔了曹操,而石广元、孟公威也差不多在这个时期出仕于曹魏。

当阳败退之时,曾有人误认为冲进曹操阵营营救阿斗的赵子龙是去投降曹操,为何会这样?居然有人会认为以忠勇闻名的赵云会背叛!为什么?只因为他们可能每天都会看到有同伴跑向北方,投奔曹操,以至于怀疑赵云也是这样。而徐庶就是这些跑向北方的人群中的一个,他真的去投奔曹操了,只不过与旁人不同,徐庶留下了句漂亮话。而刘备自然不会再留恋这些心已不在的人了。

(图)长坂坡上怀抱后主的赵云

20年后,当诸葛亮以蜀汉丞相之尊,率领十万大军北伐魏国之时,他终于得到了两位故友——徐庶和石广元的消息,他们一人担任御史中丞、一人担任典农校尉,官职都不高,孔明不禁感慨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这话除了感叹故友没能一展抱负,似乎也有一些嘲讽吧。

(图)胸怀大志的孔明

“20年前你们抛弃玄德公,如今玄德虽已故去,但早已成就帝业,而我孔明也成为了蜀汉的实权者!”诸葛亮的心中或许是这样想的吧!


孙博士侃历史

徐庶是东汉末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史载,徐庶本名徐福(小说《三国演义》中为单福)。他和诸葛亮、庞统均为隐居襄阳的高士司马徽(水镜先生)之高徒。

徐庶人品高尚、才学出众,更兼志向远大,于是名气渐渐传开去,被誉为颍川一代名士。

荆州牧刘表闻其贤,多次礼聘他出仕。但别具慧眼的徐庶却并不看好独霸荆襄的刘表。徐庶认为,刘表表面貌似谦谦君子,也算礼贤下士,但骨子里优柔寡断,知善不能举,知恶不能去,只是徒具虚名、难以成事的凡俗之辈而已 。于是他坚辞不就。

恰在此时,在中原与曹操作战失利、惶惶然如丧家之犬的刘备流窜至荆州 。他不过是想依附贵戚刘表就食养军。刘表却对他这位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有些疑惧。

于是,刘表将刘备暂时安置在荒僻小城新野,让他在那替自己抵敌曹操的入侵。

奇怪的是,心气颇高的徐庶不看好财雄势大的刘表,却对势弱力孤、朝不保夕的刘备另眼相看。他主动赴新野拜访刘备。言谈间,徐庶发现刘备果然如传闻那般心胸开阔,志向高远,且言而有信。 而且他对待下属不矜不伐、极为友善。刘备确实是个值得自己辅佐、共图大事的人。徐庶道出自己的投靠之意,刘备大喜过望。他早就有意结交荆襄一带的才智之士,无奈势单力薄,乏人问津。今见大名鼎鼎的徐庶前来投效,哪有不欢迎的道理?二人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刘备对徐庶的品格、才干非常器重,当即将他留营并委以重任。从此以后,徐庶在新野帮助刘备整理军务、训练士卒、修葺防御设施 。他成了刘备非常信赖、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率军出征河北。曹军在邺城一带与袁绍军鏖战,后一举攻克邺城。

屯驻新野的刘备见曹操大军轻出,后防空虚,于是乘机率军北上攻城掠地,想抢点地盘。刘备率军抵达叶县,留守许昌的魏将曹仁、于禁、李典闻警后率部前来救援。见曹军势大难敌,刘备急忙请刘表派兵北上相助。刘表拒绝发兵救援,刘备进退不得,一时间形势危殆。

此前一直不吭不哈的徐庶毫不犹豫的站了出来 。他给焦虑不安、束手无策的刘备献上一条妙计。刘备按徐庶所授,先下令烧毁自家营寨,然后佯装败退溃逃 。暗中却让关羽、张飞、赵云等悍将引一彪人马,悄悄埋伏在曹军追兵必经之处。 曹仁不知有诈,果然中计。他不顾李典的劝阻,和于禁一起率轻骑追击刘备,不知不觉进了刘军的伏击圈。刘备埋下的伏兵四下里呐喊着对曹仁所率追兵发起冲击,将猝不及防的曹仁部团团围住大砍大杀,曹军猝不及防,死伤惨重 。只有少数人突出重围,掩护曹、于二将侥幸逃回。刘备化险为夷,退回新野。

徐庶卓越的军事才能与高人一筹的神机妙算,让刘备心悦诚服,也让众将刮目相看。刘备逢人便夸徐庶有王佐之才,自己得到他实乃天幸 。徐庶却表现出谦让、冷静、低调的一面。他说自己比起“卧龙”诸葛亮来简直不值一提。诸葛亮的才学、智术、品格可谓古今少有 。若能得到他,主公就有问鼎中原的机会。随后,他向刘备正式举荐了诸葛亮。

此后发生的事情国人耳熟能详:刘备“三顾茅庐”,终于如愿以偿,于公元207年请回诸葛亮襄助自己。

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最终在他的帮助下干出了一番大事业,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大局。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渡江闪击刘表。此时刘表已故,他的儿子刘琮不战而降,将荆州白白献与曹操。

失去庇护的刘备只得领着二十余万军民缓缓南撤。刘备在当阳长坂坡被曹军虎豹骑赶上,寡不敌众的他抵挡不住,只得落荒而逃。刘备麾下辎重、人员损失惨重,大都成了曹军的战利品。徐庶的母亲也被曹军俘虏。

曹操仰慕徐庶之能已非一两天了,一直想得到他为己效力。他见到徐母后突然心生一计。曹操命人模仿徐母笔迹伪造了一封书信,然后以徐母名义命人送与徐庶,召他赴许都晤面。徐庶接信后泪下如雨,忧心如焚 。徐庶是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老母被曹军所掳,许都乃曹操老巢,自己去还是不去,竟一时没了主张。思来想去,他觉得没有别的解决办法,于是含泪向刘备辞行。

徐庶对刘备说:“本以为可以与将军一起共图王霸大业,耿耿此心,天地可鉴。不幸老娘被掳,方寸已乱,即便强留于此也无济于事,请将军允许我辞君北上,赴许都侍奉老母”。 倚徐庶为肱骨的刘备心中纵有一万个不愿意,但又能怎样呢?

徐庶来到许都后,发现这一切不过是曹操设的一个局, 也无可奈何,只能勉强留了下来。徐庶归曹后,心中依然留恋故主刘备与挚友诸葛亮 。尽管他足智多谋、才气纵横,但却始终不愿意为曹操出谋划策,更不愿意与刘备为敌。徐庶在曹魏十余年,虽然官拜中郎将、御史中丞,却始终和那位义薄云天的关云长一样“身在曹营心在汉”。 他至始至终未帮曹操设过一计,也从未在军事、政治、行政方面有任何建树。这也是那句著名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由来。他似乎甘愿退出历史舞台,浪费满肚子绝世才华,从此湮没不闻。

史书《三国志》、《资治通鉴》和小说《三国演义》对徐庶的最终下落均未作交代。他的人生归宿与最终结局,成了三国史上的一大谜团。

有一种说法一直喧嚣尘上:曹操执徐母逼其转投,徐庶无奈归曹,徐母深明大义,斥责儿子一番后,愤而自杀 。徐庶因此深恨曹操,从此装聋作哑,再也不肯替曹操出谋划策了。这种说法要拜小说《三国演义》所赐。因这部历史传奇小说影响甚广,早已深入人心,因而几乎成了历史定论。

几种史书均未提及徐庶进曹营后其母自杀一说。因此,可以判定徐母自杀一说是罗贯中的误判,抑或是演义小说惯用的夸张伎俩所致。有人揣测,徐庶不得已而降了曹操,却从此悄无声息,似乎已江郎才尽,并不是因为他思念旧主,更不是因其母自尽而深恨曹操,而是他饱经风雨、历尽坎坷后对功名之事已经看淡,没以前那么热衷了。况且曹操帐下谋臣如雨,将星闪耀,人才太多,论资排辈下,也没了徐庶施展才华的空间。徐庶一向自视甚高,其志向是与人共图王霸之业。而曹操任命他为御史中丞,还请他教曹冲读书,明显有些不重用他。 御史中丞这闲散职务是无法施展他的满腹才华与远大志向的 。于是他只得收敛锋芒,来他个大隐隐于朝了。

假设徐庶一直留在刘备那儿效力,应该有所作为 。其才智或许无法与诸葛亮、庞统比,但总比孙乾、简雍、糜竺等人强得多吧?

《三国志》记载,徐庶之志与诸葛亮一样远大。 他追随刘备后,立刻就得到刘备信任与器重,他与刘备的交情早于诸葛亮。而诸葛亮也是得到他的力荐这才加入刘备阵营的。后来,徐庶无奈归曹。诸葛亮听说他在曹魏只做得中郎将、御史中丞时,颇为感慨地说:“魏殊多士耶?何彼二人(另一位指徐庶好友石韬)不见用乎”?意思是“难道魏国人才很多吗?为何连徐庶、石韬(字广元)这样的英才都得不到重用呢”?

曹操以雄才大略闻名,且一贯爱才惜才 。他费尽心机得到徐庶,岂有闲置一旁、获而不用之理?那么,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深知徐庶和刘备的渊源极深,二人关系如此亲密,不能不引起曹操的疑忌、防范 。彼时群雄争霸,形势错综复杂,他不得不防啊。赤壁战役爆发前曹操调徐庶去镇守长安,或许就是不想看到他与旧主刘备在战场上相见。曹操的态度,从一个侧面也可以窥见徐庶在曹营中处境的尴尬。

也有人认为,徐庶归曹,并不是因为老母被掳所逼,其实是刘备不信任他并遭诸葛亮排挤倾轧所致。与前几种广为人知的观点比,此说可谓惊世骇俗 。然而细究起来,却也不无几分道理。

按《三国志》的说法,曹操并没有抓捕徐母做钓饵诓骗徐庶归降于己。徐母被掳完全是乱军中的一次意外收获而已。而且以曹操的实力,踏平荆州、攻克小小新野,一举击溃刘备是易如反掌之事 。他完全不必如此煞费苦心抓徐母、要挟徐庶,通过折断刘备羽翼的办法来打垮刘备。而且,在大家都在争夺人才的三国早期,狡黠多智的曹操没必要靠杀对手手下的第一智囊之母而人心丧尽,最终落得个千夫所指的不利局面。

以曹操的智商,如此因小失大之事,他绝不会且不屑去干 。因此,徐庶归曹与其母被抓有一定关系,但不是主要原因。真正的动因是徐庶自愿弃刘投曹 。史书中露出的种种迹象表明,他似乎再也不愿意在刘备那儿继续干下去了。

按史书记载,诸葛亮并不是在徐庶走后才辅佐刘备的 。“徐庶走马荐诸葛”不过是罗贯中所说。他早在投刘初期就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二人曾经共同襄助过刘备,在一起共事过一段时间。

刘备一直喜欢用两个参谋做主要幕僚,或许为了相互制衡的目的,抑或是另有深意。而诸葛亮虽然深谋远虑,但性格似乎不够大度。在蜀汉建立前后的漫长时光中,他诛杀刘封、彭羕,逼反了孟达,流放廖立,废黜李严,边缘化并妖魔化魏延······刘备麾下稍有能力之人几乎被他赶尽杀绝。难怪很多研究三国的人都评价诸葛亮器局不够宽宏,特别是“不能容人”。

徐庶、诸葛亮都是才智超人之士,刘备让二人平起平坐,搞了个“双军师制”。宽厚的徐庶没觉有啥不妥,心高气傲的诸葛亮却如鲠在喉,浑身不舒服。诸葛亮的志向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而徐庶却和自己并驾齐驱,这正是他所无法容忍的。刘备的态度如何不得而知。不愿内耗的徐庶却很受伤。他也渐渐心灰意冷,继而萌生去意。当徐母被曹军虏获后,徐庶终于有了借口并坚定了北上投曹的决心。

对于诸葛亮来说,徐庶有举荐之恩。然而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抑或是野心,这种恩情大可以弃如敝履。徐庶之谋,或许比诸葛亮稍逊,但他的德,却远在诸葛之上。他到曹营后,出于这样那样的考虑,他从未说过诸葛亮的一句不是,或许他不愿透露刘备集团内部不团结的丑闻,或许只是不想回忆那段迭遭诸葛亮倾轧的不堪回首之往事。

于是,历史留下来两人相互欣赏、相互扶持、亲密友善的千古美谈。

当然,此说只是一家之言,算不得盖棺之语 。按今天的观点,徐庶归曹,如同职场上的一次跳槽,没有对错,也无关乎道义,只是他在人生中比较艰难的一次抉择罢了。人如棋子,在历史大潮的裹挟下往往身不由己。 徐庶降曹的真相究竟如何?到底是不是因为其母被曹操扣作人质?恐怕连编纂《三国志》的三国史权威陈寿都无法给出确切答案。

或许,徐庶降曹的历史真相或许只能永远湮没在历史深处厚厚的尘埃下了。

插图源自网络


铁马冰河wu

肯定不是,主要还是因为乏策可陈!徐庶离开刘备前曾指挥了新野战役,这次战役虽然击退了曹仁的兵马,可是刘备也是跟着真刀真枪的对战,同样损失惨重!以战后统计,赵云破阵前期,带兵五百人冲入阵中,五百兵马全部阵亡,第二次出战,同样出兵五百人,这次破阵而归,但是五百人也不可能完全毫发无损!因此,可以这么理解,整个徐庶指挥的这场破阵战,刘备部队战死五百人以上,一千人以下。可是刘备当时总兵力才三千人!因此,可以理解为,惨胜!这是徐庶自认为辅助不起刘备的主因!再这么打下去,刘备的家底会被败光的。因此,徐庶自己请辞,只有曹操才支撑得起他的梦想!

刘备需要的不是打胜仗,而是广招兵。这是徐庶推荐给刘备诸葛亮的主因!因为诸葛亮的理政之才厉害!诸葛亮能够帮刘备安抚民心,建立根据地,赚钱,然后扩军买马!只有有兵了,那么将军们才有用武之地!


优己

徐庶,字元直,曹魏重要谋士。


在刘备居新野时投奔刘备。

208年,曹操南下,大破新野,徐庶与诸葛亮一起行至长板坡时被曹操击溃,徐庶的母亲也被曹操抓了去。

徐庶对刘备说:“我所能发挥才能的,只有新野小县。现在新野没有了,我心已乱。老母在曹操处,请让我去。”

刘备答应后,徐庶就去投奔了曹操。赤壁之战时,徐庶被派往镇守长安,以防西凉马腾。赤壁之战后,徐庶很好的起到了谋士的作用,深得曹操喜爱。

曹丕继位后,徐庶官至三公之列,在诸葛亮北伐时都为司马懿出了不少主意。
历史上的徐庶和《三国演义》中写的是完全两个人。所谓“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徐庶非但不是一言不发,而是说了很多话。否则他决不可能会官至三公。如果不说忠义的话,徐庶真是一个不错的谋士。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记载:

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

6徐庶在曹操处其实也想好好表现的,奈何竞争对手太多太强,混不到前排,没法进入曹氏核心,后有好友诸葛亮替他惋惜,如果你当年一直跟着我们混,肯定比现在强

逮大和中,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财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如果徐庶不归曹操而继续追随刘备,其功名虽然赶不上诸葛亮,应该也不低于孙乾、简雍之流,或许能够和法正庞统并列吧。


史话实说

对于徐庶,大家应该不会陌生,演义中是刘备到荆州后的第一位重要谋士。此人博学多才,和诸葛亮、崔州平、石广元等人非常交好,在荆州一带颇有名气。投靠刘备后,也立刻有所建树。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说的就是他。

那么,我们就要问了。历史上的徐庶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又是什么时候离开刘备的呢?他为什么要离开刘备,真的是因为他母亲吗?他投靠曹操后,真的没有献一策?

徐庶:母亲啊!

历史上的徐庶确实和诸葛亮等人十分交好,也确实很有学问,但是徐庶破八门金锁阵,手把手教刘备怎么打仗的事是肯定不存在的。刘备一个主帅,军事战斗需要别人来指挥?就算是后期的火烧博望坡什么也都是他亲自领导的,可能听听徐庶的建议啥的。

演义中编了一段故事,说是曹操把徐庶的母亲捉了起来,然后徐庶就不得不离开刘备,然后离开之前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其实不然,徐庶并不是这个时候离开比刘备的,翻开《三国志·诸葛亮传》就可以知道徐庶是在刘备一行人逃亡江夏的途中,因为徐庶的家眷(母亲)在逃跑途中被曹军捉了,徐庶才决定离开刘备的。虽然都是离开刘备,但是历史和演义有个时间差的。

历史上徐庶是因为母亲才离开刘备的?三国志的交代是因为母亲被抓走,徐庶心如死灰,方寸大乱,只好辞别了刘备,投奔曹操。自古忠孝不能两双,徐庶选择了孝。会不会有其他原因呢?笔者猜测还可能是吃不了这颠沛流离的生活的苦~

徐庶进曹营真的没有献一策?这多半是不可能的!

据《魏略》记载:至黄初中,韬仕历郡守、典农校尉,福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就是说公元223年,徐庶在魏国被任命为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多多少少是个官职吧?一策都不献就拿了个官做,可能吗,科学吗?

对于徐庶,应该是个有学问,有谋略的人才,诸葛亮也是挺欣赏他的。如果跟着刘备一直混,在蜀国估计会成为主要支柱。


小刀文史

首先,徐庶本名徐福,为寒门子弟。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拜师求道。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道友来往密切。对于徐庶来说,之所以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事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和司马徽、诸葛亮等人的密切关系。东汉末年,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

对于当时的刘备,寄人篱下,虽然手下有关羽、张飞、赵云等猛将,但是缺乏地盘和人手,不是一个被看好的诸侯。

在此基础上,曹操在平定北方中原地区后,率兵来攻打荆州,追得刘备不断的逃命。在此混乱之际,徐庶选择离开了刘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徐庶弃刘奔曹的桥段大书特书了一番,集中体现了刘备的仁德和徐庶的忠义。不过,事实很可能不是这样。根据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记载: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

“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於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三国正史中,曹操根本没有用假造书信的方式来欺骗徐庶投靠自己。至于徐庶表达了因为孝道而投降曹操的意思后,刘备似乎也没有什么态度。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是因为刘备对徐庶的离去,或者可以说是背叛没有感到意外。在曹操大军到来之际,特别是赤壁之战之前,刘备根本不具备和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的能力,甚至连自保都是比较困难的。在此背景下,赵云即便是去营救阿斗,也会被刘备的手下误认为去投靠曹操。

最后,进一步来说,对于当时的刘备,背叛自己的手下不止徐庶一人,根据魏略的记载:及荆州内附,孔明与刘备相随去,福与韬俱来北。其中,福指的是徐庶,而韬则是指诸葛亮的朋友——石韬。并且,在曹魏阵营中,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绝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言不发。总的来说,徐庶投靠曹操,可能有要遵从孝道,也即孝顺母亲的原因,但绝不仅仅因为这一原因。对于刘备来说,徐庶是一个临阵脱逃的叛徒,也即其并不看好刘备势力的发展前景。

文/情怀历史


情怀历史

徐庶的离开,其实是一个看破。我们想想徐庶是怎么和刘备相遇,那是什么样的场景。当时的徐庶的那身装扮其实十分不堪入目,根本和一个谋士扯不上半毛钱的关系,但是刘备却能屈身求教,态度诚恳,大礼拜见,难道当时刘备备吓坏了么,答案当然不是。刘备其实城府相当深,多一个朋友,总比都一个敌人强吧,而且刘备非常爱名誉,达到痴迷,甚至不惜一切手段要达到他想要的效果,这就是他想要的的人心,其实当时他根本就没有把徐庶放在眼里,又经过一场战役刘备却风格大变,他的讨好与献媚,足使徐庶对他心里上有了看不起的念头,加之刘备的手下个个牛逼哄哄,根本不把他当做谋士,而是一个乞讨者,容不得他有半点失误,加之他也担心自己的名誉被毁,一个谋士的名誉在那时候比姓名都重要,所以他有了离开之心,正好等到一个台阶下,而且下的非常华丽,所以他已然离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