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达那么老,为何还能卖那么火?

中国车市有一个神话,就是捷达……

捷达是国产最早的合资车型之一,1991年正式生产,至今将近30年历史,累计销量突破400万辆,是大众“神车”招牌的最早奠基人,在国内有着“皮实耐用”的专属名词。

捷达那么老,为何还能卖那么火?

当然,这只属于捷达的过去,不代表捷达的现在。如今的捷达,与曾经创造光荣历史的捷达完全不是一回事,当前市场上出售的捷达,技术严重落后于时代,配置又极其简陋,与时代的发展完全不在一个轨道。

来看看现款捷达有多么落后

10多年前老款三厢POLO的平台,全球基本绝种;

1.4L发动机,最大功率只有66kw,远远落后于时代;

前盘后鼓的刹车,恍然回到了30年前;

中高配车型才搭载ESP,这个在美国根本没上市资格;

入门版的轮毂是钢圈,外面一层罩子,比面包车都不如;

方向盘几乎没有任何功能,就一个转向,然后一个喇叭;

低配车型连个扶手都没有,就那么赤裸裸地空着;

至于日间行车灯,转向辅助灯连想都不要想,中低配甚至连雾灯都没有;

想升降车窗得一个个来,一键升降都没有,当然,总比手摇式好多了……

捷达那么老,为何还能卖那么火?

最差的还是内饰,几乎全系的任何位置,中控台、仪表台、四个门板等几乎所有触到的地方都是塑料,全都“硬邦邦”。当年李书福曾口出狂言,说“汽车就是四个轮子加一个沙发”,这捷达就是“四个轮子加一个塑料壳”。

如此技术落后、配置简陋的低端车,指导价却不便宜,最低起步价是7.99万元,这个价格可以买帝豪高配了,而帝豪高配车型无论从技术、品质,还是配置方面都秒杀捷达。捷达高配车型更是达到14.49万元,该价格基本可以买到促销优惠后的雅阁了。

如此简陋、性价比极差的捷达,竟然卖得非常不错。

捷达那么老,为何还能卖那么火?

捷达的销量一直站在一线

2017年捷达卖了31.76万辆,排名整体市场第六,仅次于朗逸、轩逸、英朗和卡罗拉等,超过了市场上绝大多数竞争对手,远超本田思域、福特福克斯、吉利帝豪、宝来、迈腾、帕萨特、雅阁和高尔夫等各路豪强。2018年前4月,捷达的销量也超过8.7万辆,月均销量过两万辆;5月捷达卖出24005辆,绝对一线主力。

问题来了,当下的捷达在产品力和性价比方面,完全不具备竞争优势,为什么还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效果呢?捷达的空间、动力、技术和配置与A级轿车完全不在一个层级,甚至完全缺乏对比性,其价格又超过绝大多数A级自主车,仅凭一个大众标,也不能够如此凶猛啊。

背后的原因,其实也不复杂。

捷达那么老,为何还能卖那么火?

捷达那么老,为何还能卖那么火?

巨大的终端优惠令人喷血

一个偶然的机会,参加了一场一汽-大众的团购会,才明白到捷达畅销的秘密,即终端令人喷血的超级大促销。活动现场,捷达直接给出3.2万元的优惠幅度,与销售员简单沟通、表达过购买意愿之后,销售员又将优惠扩大到了4万元。这就意味着,原来指导价7.99万元的捷达,事实上你拿出4万元就可以买了,在如同雪崩一般的巨大优惠面前,什么技术落后、配置简陋和价格昂贵,通通不是问题。

当有一辆最低价格仅4万多的捷达摆在面前时,你如果不去珍惜肯定会后悔莫及。基本可以满足家庭使用的入门紧凑级别车的空间,可靠的品质保证,以及闪闪发光的大众车标,你还能要求什么?

捷达那么老,为何还能卖那么火?

这样的产品力对于四五线城市,以及县域、乡村市场的中年大叔有着致命杀伤力,他们才不在乎内饰是否塑料壳,反正相比拖拉机能提升无数个档次;他们不在乎配置的简陋,甚至觉得电动可调的后视镜都奢侈,用手掰也不费劲嘛;他们也不觉得前盘后鼓的刹车有什么不好,鼓刹修起来更方便;甚至对那个光秃秃的方向盘也能接受,能够上下调节已是惊喜。

还有比买捷达更实惠、更有面子的事情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