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美食,老济南把子肉,不同的文化带给你一种不一样的美味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饮食文化自是博大精深,精妙绝伦。有网友曾说,作个中国人真好,做个地道的吃货中国人,那种感觉真的是好幸福。

在中国的各大菜系中,鲁菜以其特有的传统做法并加之与当地饮食文化的巧妙结合,赢得了众多吃客的喜爱和追捧;当然,山东各地的特色小吃也是花样繁多、数不胜数,让人垂涎欲滴、欲罢而不能。

山东美食,老济南把子肉,不同的文化带给你一种不一样的美味

济南号称“泉城”,因境内有大量地下泉水而得名。济南城大大小小的泉水共800多处,以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等72处最为出名,济南市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城内的大明湖也是个游玩的好去处。

山东美食,老济南把子肉,不同的文化带给你一种不一样的美味

72处名泉中,“趵突泉”最为出名,素有“天下第一泉”称号,见上图。

把子肉是老济南的招牌小吃,属经典传承。老济南把子肉,肉肥而不腻,咸甜适中,色泽金黄,入口后回味无穷。这道美食有两个特点:一是小火焖制时间长,肉中的油份很少,入口即化而没有腻的感觉;二是制作过程中加入几十种中草药进行调味,味道馨香且富含各种营养。见下图。

山东美食,老济南把子肉,不同的文化带给你一种不一样的美味

山东人自古以来就是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这是山东人的性格特点。制作所用的肉为一层肥接着一层瘦的五花肉,出锅的把子肉入口即化、肥而不腻,喝酒时除了把子肉外再配上点小菜,对于老百姓来说是最接地气的。

济南人比较喜欢地摊文化,闲时邀三五亲朋好友,小桌子一摆,小酒一喝,拉呱中都透露出满满的把子肉味道。

山东美食,老济南把子肉,不同的文化带给你一种不一样的美味

老济南人的最为喜欢的地摊文化,花钱不多,吃的是人情和地气,看上图。

1,将精制带皮五花肉焯水,主要是防止制作时出现血沫。

2,将肉入锅,放葱姜,然后将熬制好的糖色倒入锅内,加入足量清水。

3,小火煨制,这时要说明一下,把子肉在用火加工的时候,不是所谓的“小火慢炖”,重点在一“煨”字,也可以叫做“焖”,火要极其小,或者是间歇性的开火和关火,只有真正的把子肉传承者才明白这个步骤的重要性,整个过程最忌讳经常打开锅盖。至于时间,当然是越久越好,一般最少要超过8个小时。

山东美食,老济南把子肉,不同的文化带给你一种不一样的美味

看上图,好的把子肉制作者,在煮肉的过程中会加入20-30种各类中草药和辅助调味品,只有这样,才能使肉的味道更加鲜香和淳厚。

山东美食,老济南把子肉,不同的文化带给你一种不一样的美味

在济南的大小街道,做把子肉的店铺很多,店内除了把子肉外,还有其他各种小菜,配上大米干饭,真的是花钱不多,经济实惠。

山东美食,老济南把子肉,不同的文化带给你一种不一样的美味

山东美食,老济南把子肉,不同的文化带给你一种不一样的美味

看上图,把子肉外再加上两个青菜,米饭里浇上鲜美的肉汤汁,经济又实惠,看这位老哥,吃得是津津有味。

济南是一个历史名城,为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

舜(约公元前22世纪)曾“渔于雷泽,躬耕于历山”,历山即济南市历下区南部的千佛山(去过济南的朋友都知道当地的千佛山)。现在市区内还散落着各种以“舜”字命名的地方,比如“舜井”、“舜耕路”、“舜华路”、“舜耕山”等等。

春秋战国时期,济南属齐国,济南为齐国之泺邑。东汉时为济南国,灵帝在位时,曹操曾任济南相,口碑颇好。

济南有四大泉群: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通过近几年“保泉”计划的实施,已经使得各大泉群全年喷涌成为现实。

山东美食,老济南把子肉,不同的文化带给你一种不一样的美味

山东美食,老济南把子肉,不同的文化带给你一种不一样的美味

当地老百姓经常来打泉水,见上图,这是在黑虎泉。

另外,李白、杜甫、苏轼、曾巩、赵孟頫、蒲松龄、老舍、季羡林、欧阳中石、曹操等古今杰出的作家、学者,都曾先后在济南生活游历或求学为官,所以有“济南名士多”之美誉。

辛弃疾,原字坦夫,号稼轩,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今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辛弃疾与苏轼合称“苏辛”,与同是济南人的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现存词六百多首,词集《稼轩长短句》流传至今。

山东美食,老济南把子肉,不同的文化带给你一种不一样的美味

介绍山东美食,弘扬美食文化,关注各地风土人情,做一个快乐的山东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