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倡議成立羅漢堂 推動跨學科研究確保技術服務人類福祉

大數據、機器學習、人工智能、數字技術… …這些幾年前還不為大眾所熟悉的技術概念如今發展迅猛,當人們試探性地發展和享用這些“技術成果”的時候,內心對虛擬與現實交界的未知領域仍有疑慮。

一個公認的事實是,人類當下和未來面對的難題,很可能不是技術發展得不夠快,而是技術高速發展的同時,如何確保它依然能忠誠地服務於人類的福祉。

阿里巴巴倡議成立羅漢堂 推動跨學科研究確保技術服務人類福祉

面對人們共同的疑慮和擔憂,放眼國外早已有政府機構、頂級學府招募人文社科類精英共同探討和解決人類未來或將面臨的問題和困境。

比如美國政府曾邀約一群來自喬治亞理工學院的倫理學家給機器人制定道德規範;而除了研究機構,美國互聯網巨頭也與人文社科類學者交流甚密:Google、Facebook、Twitter、亞馬遜等巨頭聚集的硅谷,活躍著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們,研究用戶需求、消費傾向、社會趨勢。

這類研究往往不屬於哪一個具體學科,即便研究內容非常重要,但由於太跨界,很難申請到項目經費,一般的研究機構都不會研究,因此牽頭去推動做這些研究的機構,確實值得尊敬。

阿里巴巴倡議成立羅漢堂 推動跨學科研究確保技術服務人類福祉

如今在中國,終於有企業也關注到技術對社會的巨大影響並開始行動起來了。6月26日,由阿里巴巴倡議、全球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等多領域的頂尖學者們共同發起的研究機構羅漢堂在杭州成立。這些來自全球的包括六位諾獎得主在內的“最強大腦”們,將一起研究與科技創新伴生的社會經濟形態變化等課題。研究的問題,目標不是服務於公司,而是服務於整個人類社會。

阿里巴巴倡議成立羅漢堂 推動跨學科研究確保技術服務人類福祉

羅漢堂的閉門會上,學者們一起發表了《羅漢堂使命宣言》。宣言稱,世界正在邁入全新的數字經濟時代。但就像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曾在爭吵與憂慮中最終清晰方向,我們的社會並未準備好應對由大數據、機器學習、人工智能、機器人和其他數字技術而營造的全新的世界。社會科學家們有責任更好地協作,幫助人類社會適應這場數字革命。

馬雲表示,阿里巴巴成立的時候就說過要做一家102年的公司,“在今天之前,我希望湖畔大學、達摩院和馬雲教育基金會比阿里巴巴能夠更長久的存在。今天宣佈羅漢堂的倡議,我希望羅漢堂也能存在300年。”

阿里巴巴倡議成立羅漢堂 推動跨學科研究確保技術服務人類福祉

附:羅漢堂學術委員會首批委員名單

1

Bengt Holmstrom

(本特·霍姆斯特羅姆)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契約理論的奠基人之一,2016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2

Lars Peter Hansen

(拉爾斯·彼得·漢森)

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3

Alvin E. Roth

(阿爾文·羅思)

斯坦福大學教授,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美國經濟學會主席,在博弈論、市場設計與實驗經濟學取得卓越貢獻,2012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4

Christopher A. Pissarides

(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2010年因在市場搜尋理論和宏觀經濟方面的突出貢獻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5

Michael Spence

(邁克爾·斯賓塞)

美國社會科學院院士, 2001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2017年,斯賓塞等的《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和轉型:國際視角的思考與建議》獲第17屆孫冶方經濟科學獎。

6

Thomas Sargent

(托馬斯·薩金特)

紐約大學教授, 2011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7

Patrick Bolton

(帕特里克·博爾頓)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英國科學院院士、美國金融學會院士,當代最著名的金融學家之一。

8

Markus Brunnermeier

(馬科斯·布魯納米爾)

普林斯頓大學Bendheim金融中心主任,美國國家經濟研究中心和經濟政策研究中心成員,撰寫有大量關於金融危機和貨幣政策的著作。

9

Preston McAfee

(普斯頓·麥法宜)

前谷歌經濟學家、前微軟首席經濟學家,重視根據微觀經濟學基礎,提出商業戰略和競爭解決辦法。

10

Yingyi Qian(錢穎一)

清華大學經濟與管理研究院院長,2012年當選為世界計量經濟學會會士。獲2009年度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獲2016年度首屆中國經濟學獎。

11

Steve Tadelis

(史蒂文·泰迪里斯)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學院教授,研究致力於理解企業和市場的契約機制如何影響價值創造,著有《博弈論導論》等。

12

Neng Wang(王能)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研究領域包括公司金融學,宏觀經濟學,資產定價理論,私募及對沖基金等。

13

Shangjin Wei(魏尚進)

美國哥倫比亞商學院金融學經濟學教授,美國國民經濟研究局中國經濟研究組主任。2014年獲得孫冶方經濟科學獎。

14

Wei Xiong (熊偉)

普林斯頓大學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經管學院院長,國際頂級期刊《Journal of Finance》聯合主編, 2015年首屆孫冶方金融創新獎。

15

Chengang Xu (許成鋼)

長江商學院教授、香港大學經濟學教授, 2013年獲孫冶方經濟科學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