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有這樣一群奇葩,捱打也能當做光榮?

明朝的文官一直是被後人津津樂道的一個群體,這個群體總是存在一些奇葩,做一些奇葩到讓人大跌眼鏡的事情,例如,他們覺得被打也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

在明朝有這樣一群奇葩,捱打也能當做光榮?

舉個例子,嘉靖皇帝繼承皇位的時候,朝廷中那群老古董認為,嘉靖皇帝是“過繼”過來的,他應該作為明孝宗朱祐樘的兒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弟弟來繼承皇位,所以要把自己的生身父母親認作叔叔和叔母。說實話,這其實是有點仗著所謂的禮節欺負人的,聰明如嘉靖,當然是不願意。

在明朝有這樣一群奇葩,捱打也能當做光榮?

所以,這起關於尊位的鬧劇,一直延續了三年,戰鬥到最後嘉靖才勉強取得勝利。在這三年中,嘉靖皇帝和大臣之間,發生了各種衝突,其中最大的衝突就是一次由楊廷和的兒子楊慎挑起來的“大禮議”事件。

在明朝有這樣一群奇葩,捱打也能當做光榮?

嘉靖三年,在那次事件裡,楊慎作為經筵講官,在下早朝之後,慫恿百官到皇宮前示威。嘉靖皇帝派出太監再三勸告不成,最後還發展成了兩百號人跑到皇宮前大聲哭嚎,所謂“憾門大哭”,那個架勢,大有死了父母或者死了天子的模樣。

在明朝有這樣一群奇葩,捱打也能當做光榮?

嘉靖忍無可忍,決定讓錦衣衛把這些人都抓起來。當然,他怕抓少了,有漏網之魚,所以讓這些官員都把自己的名字寫下來。

接下來,好玩的事情就發生了——這些官員把無私奉獻精神發揮到極端,他們不止爭先恐後地在錦衣衛抓人的小本本里記下自己的名字,甚至還把自己不在場,未參與哭嚎事件的親朋好友的名字也寫下來。他們覺得,做這種事情,其實是光宗耀祖的,可以讓自己臉上有光。

在明朝有這樣一群奇葩,捱打也能當做光榮?

寫名字容易,但要承擔後果就比較痛苦了。後來錦衣衛按著小本本上的名字去抓人,發現在場的有兩百來號人,但抓起來卻多出了好多人。

然而,沒辦法,有名字的人就得接受廷杖,也就是打屁股。

這是明朝最大規模的廷杖,而且打的還是文官。在這場廷杖裡,這些平日不苟言笑的文官在眾人面前露出白花花的屁股,記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明朝有這樣一群奇葩,捱打也能當做光榮?

到了今天,我們且不去討論嘉靖到底應不應該認自己的父親為父親,但我卻很佩服這群一根筋的奇葩,因為我始終覺得,他們至少堅持了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很多時候,一個朝代的統治需要的就是這樣一群認死理的人。

在明朝有這樣一群奇葩,捱打也能當做光榮?

所以,與其說他們“奇葩”,不如說他們有骨氣。這種文人的氣節,不是區區廷杖、貶謫、罰俸祿能夠嚇到他們的。認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不懼怕權威併為之堅持,也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

在明朝有這樣一群奇葩,捱打也能當做光榮?

很多人不理解夏言為什麼明明知道會失敗還是要去彈劾嚴嵩,也不理解楊繼盛為何要堅持上書,黃子澄為何明明知道朱棣會打進京城還是要留在朱允炆身邊,他們覺得這樣白白犧牲很可惜,但我覺得,這是一種文人的氣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