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講話是更偏向粵語還是國語呢?

文|陸以外

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真要研究討論起來,一本《資本論》的篇幅,恐怕都無法承載得起它的量。所以呢,用一篇小短文去談這個,只會也只能是從某一個歷史的小片段談一談,有點好玩之餘且有所收穫就可了。

隋文帝后期,楊素權傾朝野,各種弄權,忠臣大理卿梁毗看不過眼,就給隋文帝奏了封密信,這封信蠻長的,原文我就不貼上來了,它大概的意思就是各種數落楊素的不是和罪行,而其中這一句是今天我們要談的重點“俾洪基永固”,洪基指很大的事業,在這裡就是指隋文帝他們家的帝業啦,永固即永遠穩固嘍,所以串起來就是帝業永遠穩固,這個很好理解,比較難搞的是俾這個字,它是什麼意思呢?它其實是使的意思,這句話完整的意思就是,使帝業永遠穩固。

那麼問題來了,這句話的意思,在古文中,一般來說,我們更熟悉和習慣的應該會是這樣寫的“至洪基永固”,或“乃洪基永固”,或“遂洪基永固”,或“則洪基永固”,其實直接用使或於是都是有的。像這裡這樣用“俾”,應該說是比較少見的。我在想,這個“俾”會不會就是當時人們的一種口語化的表達?而不小心在這裡就用上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這個“俾”跟現在粵語“比”的讀音,很多人也寫“俾”,就是一樣的。

當然,古文中偏粵語化的表達還有很多,像“無”這個字,在很多地方,其實就是偏粵語的表達,在這些地方的表達方式,國語的習慣是“沒”。還有“系”這個字。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就不談了。

就這一點小片段,覺得挺有意思,讓大家知道一下。

古人講話是更偏向粵語還是國語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