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年西調欣賞

永年西調 原系流入河北的山西上黨梆子。

永年西調欣賞

舊稱澤州府(今山西晉城)調,在永年還稱“三搭板”(因該劇種多演出袍帶戲,舞臺多設一搭板而得名)。1956年2月,劇團登記時,由著名劇作家趙樹理先生提議正式命名為“西調”,取“調自西來”之意。

流行於河北省南部的永年、廣平、曲周、大名、邱縣、武安、雞澤、肥鄉、磁縣及邢臺地區南和、沙河、邢臺諸縣。目前,河北境內僅永年有一個西調專業劇團。永年縣周村、睢寧、磁縣東城營、肥鄉中營、曲周縣大由村和馬騾店、廣平縣平固店村、雞澤孔卜村等處,皆有業餘西調劇團。該劇種活動範圍在冀晉魯豫交界的冀南(北至石家莊)、晉東南、豫北(安陽)、魯西北一帶。

發源

永年西調欣賞

清咸豐三年(1853),曲周縣四寨村的商人範口廣常在山西做生意,此人酷愛戲劇,在山西看中了某戲班中的一個叫玉的男旦腳演員,範就將此戲班買回河北,並招玉為婿。範死後,由女婿掌班演出(當時班內全是山西藝人)。這一劇種開始被冀南人所認識,併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清光緒初年(1877—1878),山西上黨一帶大旱,在山西潞安(今山西長治)演出的“三義班”經路城、黎城、涉縣沿途演出到達永年。因路途較遠,有些藝人不願背井離鄉,中途離去,到永年時僅剩二十餘人。三義班的藝人以田書德、張魁等為著名演員。田書德到永年之後,前後招三批藝徒,第一批有根寶(旦)、來成(生)等。第二批徒弟用“旗”字排名,有白旗謝天真、紅旗謝天祿(紅臉)、綠旗馮二歪(鬚生)(以上號稱三杆旗),還有黑旗、黃旗、藍旗等。第三批徒弟用“水”排名,有水花史登良(鬚生)、水仙(旦)、水沫(生)、水葉(旦)、水根、水源等。田書德的徒弟還有從山西來的邵森林。 張魁在曲周縣先後收徒弟張秋貴(生)、劉書文(旦)、劉書閣(生)等。

演化

永年西調欣賞

另外同來的山西演員所收之徒有廣平縣的申四(紅臉)、館陶的申五(申雲秀,紅臉)以及郭三(藝名“蓋山東”,旦)、小七子(“蓋五縣”,旦)等。此時西調的演員陣容較強,旦行有田書德、根寶、劉書文、謝天真;淨行有張魁、謝天祿、吳玉河;鬚生有楊東來、老全保、申雲秀、馮二歪、三扒拉鍋等;鼓師有田春河、老同等,琴師有張二、老德成、黑泥等。這些人時分時合,演出於冀南、豫北、魯西一帶。

由於新收徒弟均為冀南人,在長期演出過程中,不斷受冀南方言及河北劇種的影響,因而在唱唸方面,雖然尚保持上黨梆子的傳統,但已經摒棄了晉音,向京白、韻白靠攏,唱腔也有許多變化,表演上學習京劇、河北梆子的表演程式及翻打技巧,使西調與上黨梆子有了較明顯的區別。田書德還曾應邀去館陶的申五戲班和雞澤的孔卜村傳藝,進入二十年代以後,田書德、張魁等山西藝人相繼謝世,埋骨於河北。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河北籍藝人廣收弟子,使西調藝術繁榮傳播。如白旗、紅旗收徒三批,皆以“同”字排名,首批有史同和(小生)、同中(小生)、同慶(生)、同喜(旦)、亢同會;二批有楊同柱(紅臉)、楊同林(花臉)、同福(旦)、同良(旦);三批有同花(旦)、嚴同生。劉文閣、劉書閣亦收了三批徒弟,以“貴”字排名,首批有貴春(旦),二批有貴南、貴夏(馮林生,小生)、貴秋(花臉)、貴東(小生);三批有貴生(郭天順,文武生)、貴金(楊世才,武生)、貴銀(劉小孟,花臉)等。有些貴字輩、同字輩藝人從四十年代也開始收徒。

發展

永年西調欣賞

1946年底,西調“三義班”歸太行軍區第五分區榮軍學校領導,稱“太行第五軍分區榮校第三團”,有演職員九十餘人,團長楊永清,副團長霍殿、張學增、劉書閣。1948年,由邯鄲市人民政府接管,經手接管人史若虛。此時劇團排演了《黃巢起義》、《紅娘子》、《王大娘趕集》、《槍斃李福林》等。後劇團分成以劉書閣為首的群友劇團和張學增為首的進步劇團。1954年,西調有了第一代女演員李愛珍、吳素琴等。1955年二團合併成立了永年縣西調劇團,主要演員有劉書閣、史同和、史登銀、豐香書等。1958年,該團整理上演了一批優秀劇目,其中《海瑞告狀》參加了1959年河北省戲曲匯演並獲獎,省電臺還播放了《海瑞告狀》、《洪湖赤衛隊》、《八郎刺蕭》等劇的錄音。1970年至1972年,西調劇團曾一度改唱京劇,後又恢復唱西調。

西調劇團原有“昆、梆、羅、卷、簧”五種聲腔,而西調隨著演出劇目的演變,崑腔、羅戲、簧腔、卷戲劇目很少演唱,目前僅演唱梆子劇目。西調的傳統劇目共一百多出,均由上黨梆子承襲而來,其中梆子腔劇目有六十多出,如《小過山》、《羅章跪樓》等;簧腔劇目有《探陰山》、《空城計》等三十多出;崑腔劇目有《封相》、《賜福》等;羅腔劇目有《打麵缸》、《上墳》、《頂磚》等;卷戲劇目已失傳。

傳承現狀

永年西調欣賞

2006年6月永年西調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8年6月永年西調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著名西調錶演藝術家張海臣老先生為該遺產傳承人。

永年縣位於河北南部,自古便是人文繁勝之地,境內三山西聳,平原廣袤,滏水名河穿境而過。在這片土地上產生的西調藝術,以她那頗具濃郁地方特色的藝術魅力,為這方水土的人民帶來無窮的歡樂和藝術享受,並且為豐富的中國民族戲曲藝術園地增添著一枝芬芳。

永年西調是由山西上黨梆子傳入永年後而形成的一個獨立劇種。清咸豐年間傳入永年後,不斷吸引永年當地人加入班社參與演出。在演出過程中,永年一帶的方言語音逐漸滲透其中,唱腔和唸白雜講冀南音調,同時,大量地受到了

永年西調欣賞

京劇及河北梆子、平調、亂彈、絲絃等地方劇種和永年民間音樂的影響,經過較長時間的磨合,終於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民間戲曲劇種。永年西調原先並無固定的名稱。因其演出場面宏大有稱其叫三搭板的,還有稱其為澤州調的,等等。解放初期由著名藝術家趙樹理先生提議,正式定名為西調,概取調自西來之意。

永年西調是永年土地上生長起來的獨特藝術,緊緊地紮根在這方水土之上,170多年來,以她獨具的藝術魅力,吸引著這裡的人民,無論如何的風雲變幻,她都在堅強的成熟和發展,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著名藝術家和優秀演員。他們來自民間,服務百姓,讓西調藝術家堅強蓬勃地發展過來,並且使流行範圍不斷地擴大,擴展到永年之外的曲周、雞澤、館陶、肥鄉、大名、廣平、成安、邢臺、豫北、魯西、晉東等地,從而贏得了更多的觀眾。

永年西調屬板腔體,唱腔旋律結構完整,富於變化,多用四度、五度、八度大跳,貫以大幅度的下行階進,運用真、假聲相結合的演唱方法,板式繁複多樣,成本成套,長於表現高亢、激昂、奔放的感情和活潑歡快的情緒。永年系掉擅演朝代大戲,場面宏大,常演的傳統劇目有二百多出,好多劇目為西調所獨有,且行當齊全,表演粗獷、豪邁、簡練、樸實,鄉土氣息濃厚。

藝術特色

永年西調的伴奏樂器十分獨特,特別是頭弦鋸琴,為地道的自制民族樂器,琴竿較短,琴筒粗長,用楸木或桐木掏成,傳統用皮做弦,採用五度定弦,內6外3。二把弦為土製京胡,內3外6,相輔相成,高亢激越。

近二百年來,永年西調在這片土地上繁榮和輝煌著,成為人民生活和生存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營養。但是,產生在這片土地上的西調藝術目前也在這片同樣的土地上遭遇著瀕危和衰落。文化多樣性的衝擊,市場的萎縮,設備的落後,戲價的低迷,演出環境的惡劣等等,都成為西調藝術眼下最大的威脅,急需進行保護和繼承。[2-3]

永年西調欣賞

永年西調老照片(7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