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問西東》理想是一種堅持就會讓人覺得是幸福的東西

《無問西東》理想是一種堅持就會讓人覺得是幸福的東西

聽說《無問西東》這部電影還是多年之前,當時是為慶祝清華建校百年而拍。

如今時過境遷,但是看劇情億就不難發現,這的確是一個與清華有關的故事。通過1924年,1938年,1962年和現代的四組人、事、物,串起了百年清華的人文歷史,和學校所蘊含的那種精神……

說來好笑,導演李芳芳,其實並非清華畢業生,不過她的母校離清華倒是不遠,就是隔壁的北大!

同是百年基業,想來拍攝這種題材,對於擅長拍青春片的李芳芳導演來說,絕對是駕輕就熟的。而雖然四組故事前後相繼,但是作為故事核心發生的時間,卻都是其中主要人物的青年時期,而拍攝青春片,那更是李芳芳的本行。

所以我們看到的這部《無問西東》,從一開始就表現出了一種令人熟悉的青春氣,書卷氣。

《無問西東》理想是一種堅持就會讓人覺得是幸福的東西

那麼四組故事講的是什麼呢?簡而言之,就是理想。

電影中不斷重複這樣一句話,如果你知道今生所遭遇的困苦,是否還會選擇來到這個世上?這句話的寓意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當我們知道結局的時候,還能否會堅持自己的初心?因為一般來說,我們樹立一個理想,當然是為了實現它。但如果一開始就知道行不通,我們還會選擇麼?

相信大多數人一定會打退堂鼓。但也相信有一部分人還是會寧可頭破血流的堅持下去。就好像電影中的這四組人,他們有的堅持,有的放棄……

《無問西東》理想是一種堅持就會讓人覺得是幸福的東西

首先是陳楚生,他是祖峰的學生,明明文科很好,卻偏偏選擇了實科。因為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實業興邦,實業救國,所以作為有志青年,自然是以學習實科為豪。可做事要講究一個天生我才,如果方向選的不對,跑的再快又有何用?而陳楚生的迷惘,恰是所有青年都曾有過的青春期迷惘。

接下來的王力宏,他出身是富家子弟,見識廣博。家中更是三代五將,因此從小習武,立志報國,然而經歷過危險的人,最知道生命的寶貴,作為家中單傳的獨子,其父母都不允許他從軍,然而舉國淪陷,何處太平?不是他選擇躲,就一定會活下去的,所以最終他還是選擇了投筆從戎,違背了家規,最終戰死沙場。

《無問西東》理想是一種堅持就會讓人覺得是幸福的東西

接下來是黃曉明和章子怡的故事,黃曉明深愛著章子怡,所以他明明成績優異,有機會進入高級單位工作,卻選擇了放棄。只想好好陪著自己的愛人。但在那個時代,顯然進步青年都喜歡走南闖北,去革命最需要的地方。和倆人共同的好友“李想”相比,黃曉明的理想相形見絀。又因為看到了兩人親近,黃曉明選擇了退出,以滿腔熱情投入到工作之中。然而彼時環境的波雲詭譎,任何人的命運都風雨飄搖,最終他也沒有實現對她守護一生的承諾,只留下了一句: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對活著的人好一點……

現代的張震,一心救助四胞胎,甚至不惜耍了手段,在外人看來,他是一個有心機的人,所以韓童生拉攏他,想要藉助他的力量扳倒在公司裡和自己勢如水火的另一個山頭,然而在跟著自己的父母掃墓之後,張震的人生豁然開朗,放棄了以往的心機,做了一個隨心隨性的人,一如電影所講——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無問西東》理想是一種堅持就會讓人覺得是幸福的東西

這四句話,說的其實就是對理想的堅持。何為理想?其實理想就是一種只要你堅持,就會感覺是幸福的東西。理想的目標並不是達到了才會得到喜悅,而是你只要堅持著自己的理想,就能夠獲得喜悅,那份歡愉,也只有帶著理想的人才能懂。

王力宏立志報效國家,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黃曉明奔波勞碌,只為實現自己守護愛人的諾言,章子怡的謊言,也不過是讓自己堅持信仰的藉口,張震的搖擺到最後的篤定,恰是對做人基本原則的堅持。

所以,無論結局如何,他們無怨無悔,他們青春無悔,都得到了淡然與平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