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中國最牛大學,曾培養出2位諾獎、5位最高科技獎、174位院士

說起大學,在現知識經濟的時代,沒有知識你根本沒辦法在這個社會上立足。有了知識沒有能力你也是一樣,科技飛速進步的時代裡,大學生也是一大批。中國的教育歷史有上千年之久,自古就有科舉考試的舉動,現在每一年的高考生更是不計其數。中國的頂尖大學相信大家也能脫口而出,清華、北大這兩所極具代表性的學校一直代表著中國頂尖的教育水平。那麼又有多少人知道清華和北大的前身呢?

這所中國最牛大學,曾培養出2位諾獎、5位最高科技獎、174位院士

在1937年後,中國的政治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日戰爭全面爆發。我們國家為了保護國家的文化精髓,決定了把沿海地區的各個高校遷往內陸,這個時候當然也就包括了西南聯大。這所融合了多所高校的學校僅存了8年時間,但是它為國家培育的精英人才卻不計其數,它用最短的時間為國家貢獻了最寶貴的精華。據說由於戰爭的爆發,北大、清華和南開大學先繼搬到了湖南再到昆明,最先開始是長沙臨時大學到最後的“西南聯合大學”,這所學校所涵蓋的人才也很廣,包括了文、理、商、法、工等專業類別。

這所中國最牛大學,曾培養出2位諾獎、5位最高科技獎、174位院士

很多人會說既然是三所高校的合併那麼當家的人是誰呢?那時候的南開大學與北大和清華的相比實力也許會稍遜了一點,所以南開大學的校長張伯苓很早就說清了自己沒有這個意向。那麼剩下的兩大競爭就屬於清華和北大的了,這兩所高校實力其實實力相當,並沒有說誰更高的說法,但是北大的校長蔣夢麟是一位十分睿智的人,在這件事上,他就主動讓賢與清華校長梅貽琦。而這位清華校長的處事態度也讓不少人敬佩,他經常有什麼大事都會提前跟手下人商量,如果大家意見差不多一致,他便會下達命令,可如果大家意見有了很大分歧,他便會再三考慮。就是這樣全面思考的處事態度贏得了很多師生對他的愛戴。

這所中國最牛大學,曾培養出2位諾獎、5位最高科技獎、174位院士

其實西南聯大的組織架構並沒有我們現代高校的組織架構複雜,當初西南聯大的組織架構只有三個,一個是由各樣職能部門組成的校務委員會、一個是全校教授組成的教授會和由最高領導人就是三所高校校長組成的常委會。他們把各項職責分配得十分清楚,如果有什麼大事就必須要通過校務委員會眾人的民主商討,最後再由常委會的校長批准才算落實。校內的大小事務其實都在校務委員會的管轄範圍內,就好像平時的招募新生就歸委員會之下的教務處管轄。也許從表面上看常委會所擁有的權力會是最大的,可其實教授會才是最能代表人心的,實際上聯大作出的決定幾乎都是代表廣大師生的心聲的。

這所中國最牛大學,曾培養出2位諾獎、5位最高科技獎、174位院士

就算只設了三大機構,有人會說那麼聯大的做事效率豈不很低。事實並不是,就像今天我們的招生錄入,要經過很多步驟,擁有計算機技術的現代人液也要弄個幾天才能把資料弄好,在西南聯大的這個學校裡,這件事情僅需幾名人員就能夠做到井然有序了,那個工作效率在當時是完全領先於其他高校的。

這所中國最牛大學,曾培養出2位諾獎、5位最高科技獎、174位院士

等到了戰爭的後期,西南聯大也正式地告別了,1946年,清華、北大和南開最終搬回到原地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