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遭受了城下之盟的恥辱,為什麼唐朝奮起了,而北宋萎靡了?

626年“玄武門之變”後,東突厥頡利可汗部以為唐朝內亂,遂率20萬大軍南下,直抵長安北部40裡的涇陽,兵鋒直指長安,京師震動。此時長安城內兵力空虛,唐太宗李世民設疑兵之計,率房玄齡、高士廉等6個隨從在渭水隔河與頡利可汗喊話,怒斥頡利、突利二可汗背約的行徑。隨後唐太宗殺白馬與突厥可汗、突利二可汗結“渭水之盟”,而後突厥兵退去。

1004年,遼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20萬大軍南下,深入宋境,北宋軍隊避其鋒芒,導致遼軍一路進攻到了黃河北岸的澶州城,京師震動。宋真宗趙恆在宰相寇準的力勸下,御駕親征,隨後宋遼形成對峙。1005年1月,宋遼締結“澶淵之盟”,遼宋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宋遼以白溝河為邊界。

同樣是遭受了城下之盟的恥辱,為什麼唐朝奮起了,而北宋萎靡了?

大唐疆域

兩個盟約對於中原王朝都很恥辱!這是兩個盟約的唯一共同點。然而,經歷了“渭水之盟”的唐朝很快就消滅了東突厥,而經歷了了“澶淵之盟”的宋朝卻安於現狀,最後被新生的金國消滅。

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有很多:

1、內部環境:唐朝以盟約為恥,而宋朝以盟約為榮

“渭水之盟”雖然避免了唐朝與強悍的突厥軍隊的衝突,為自己穩定局勢,為發展經濟、積蓄力量贏得了時間。但這個盟約深深刺痛了唐太宗李世民,突厥退兵後,唐太宗勵精圖治,唐朝國力迅速恢復。另一方面,暗中支持反對東突厥頡利可汗的薛延陀等部,分化東突厥。

同樣是遭受了城下之盟的恥辱,為什麼唐朝奮起了,而北宋萎靡了?

唐太宗

隨後,趁著雪災讓東突厥陷入困境的大好時機,唐軍迅速北上,629年,唐軍在白道擊敗突厥軍隊。630年,唐將李靖進攻定襄,大破突厥,頡利可汗孤身逃走。隨後李靖再敗突厥,斬首萬餘級,俘獲十多萬突厥人。此外,李勣率領另一支唐軍俘獲五萬多突厥人。頡利可汗騎千里馬想要逃到吐谷渾,被唐朝西道行軍總管張寶相生擒,隨後押解長安。至此,東突厥滅亡,唐朝的版圖擴張到貝加爾湖以北。

而宋朝就不一樣了。

一直以來,宋朝都被遼國壓著一頭,自從宋太宗北伐遼國失敗後,北宋對遼國產生了深深的畏懼,再加上宋朝推行“重文輕武”的自我閹割,軍隊戰鬥力每況愈下。此時的北宋朝堂不僅沒有想過恢復故土,甚至因遼國可能的南下而擔驚受怕。

而“澶淵之盟”對北宋而言可謂是雪中送炭,雖然是主場作戰,且佔據了較大的優勢,但是宋真宗仍然決定見好就收,與遼國簽訂盟約。盟約的簽訂,使得宋遼在實現了邊境的和平,從此遼國再也沒有主動南下進攻北宋,北宋上下也從此解除了擔憂。雖然是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但是這些錢對於真宗而言實在是不足掛齒,能換來和平就是最大的收穫。

所以,以此為榮的宋朝根本就不可能奮發圖強,再加上唐朝尚武,而宋朝重文,北宋更不可能像唐朝那樣消滅遼國。

同樣是遭受了城下之盟的恥辱,為什麼唐朝奮起了,而北宋萎靡了?

宋遼戰爭

2、外部環境:突厥終歸是部落聯盟,而遼國已經是封建帝國

突厥作為北方威脅中原王朝的強大存在,卻一直是一個部落制的政權,這讓它和唐朝比起來,在政治制度上就明顯落後。

要知道,沒有強大完善的政治制度,即使軍事力量在強大,也不會長久,事實也印證了這一點,在隋文帝的策劃下, 突厥分裂為東西突厥兩部。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突厥趁機壯大,尤其是東突厥極端強盛,“控弦且百萬,戎狄熾強,古未有也”,契丹、室韋、吐谷渾、高昌皆役屬於突厥,竇建德、薛舉、劉武周、梁師都、李軌、王世充等割據勢力也臣屬於突厥。此時的東突厥可汗想當拓跋道武帝第二、入主中原。

但這樣的強盛隨著唐朝的建立而逐漸消弭了,唐朝起兵時,也稱臣於突厥,但是唐軍不斷消滅建德、薛舉、劉武周、王世充等割據政權,導致突厥在內地的勢力大為削弱,基本斷絕了南下入主中原的可能。“渭水之盟”後,根據突厥部落制度的特點,唐太宗挑撥了各部落之間的關係,導致東突厥內部開始分裂,反對頡利可汗的薛延陀、回紇、拔也古、同羅諸部落對其不滿,另立薛延陀為可汗。同時突利可汗也暗中與唐聯絡,並與頡利可汗決裂。

同樣是遭受了城下之盟的恥辱,為什麼唐朝奮起了,而北宋萎靡了?

唐軍出征

通過分化瓦解,東突厥的勢力大大削弱,再加上天災的幫助,唐軍最終一舉蕩平東突厥,報了“渭水之盟”的恥辱。

而宋朝面對的遼國,早在907年就建立了封建制的政權,而此時的中原,唐朝剛剛滅亡,中原大地進入五代十國的動盪時期。936年,石敬瑭獻燕雲十六州於遼國,遼國勢力開始越過長城,染指中原。藉助燕雲十六州,遼國完成了封建化的進程,成為一個強大的封建制國家。所以,當960年北宋建立時,面對的遼國不僅歲數比北宋大,而且制度也和北宋不相上下,這樣的政權,北宋不僅難以消滅,甚至都難以打敗。

所以,唐宋面臨的外部環境不同,這也是二者在結盟後走向不同方向的重要因素。

同樣是遭受了城下之盟的恥辱,為什麼唐朝奮起了,而北宋萎靡了?

宋遼對峙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一起探討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