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考試必背3大文學常識:每條都很重要,學生一定要牢記!

現在的語文考試增加了對文學名著的考察,這類題型在小學考試中所佔的分值比例還不是很高,但是到了初中和高中,就是作為語文考試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版塊。作答得比較好的同學,可以和其他同學拉開差距。

但是現在的書本知識,已經讓學生不堪重負,哪有時間去進行課外閱讀呢?再者,就算有休息時間,也是被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所替代,在閱讀上花的時間少到可以忽略不計。有的孩子比較自覺自律,或者是本身就比較喜歡文學作品,尚可抽空閱讀。但是,大多數孩子在閱讀的時候,無非都是淺嘗輒止,往往不得精髓,不得要領,只是知道書本的大概內容。針對這樣一個現狀,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和提升孩子的閱讀質量,就顯得尤為必要。

以下三大文學常識,是語文考試中的高頻考點,希望我們的學生都好好看看:

語文考試必背3大文學常識:每條都很重要,學生一定要牢記!

一:《西遊記》

1、寫作背景

《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作者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居士,明朝著名小說家。

2、主要內容

 主要寫唐僧等人西天取經,一路降妖伏魔,走過十萬八千里,前後十四年,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回真經的故事,其中還有孫悟空大鬧天宮以及偷吃人參果等精彩的故事。

3、中心思想

 《西遊記》以豐富瑰奇的想象描寫了師徒四眾在迢遙的西方途上和窮山惡水冒險鬥爭的歷程,並將所經歷的千難萬險形象化為妖魔鬼怪所設置的八十一難,以降妖服怪歌讚了取經人排除艱難的戰鬥精神,表達了人戰勝自然的豪情壯志,同時也宣揚了懲惡揚善的主題。

在這無數充滿鬥爭的幻想情節中,意味深長地寄寓了廣大人民反抗惡勢力,要求戰勝自然、困難的樂觀精神,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時代的社會現實。

4、人物性格

唐僧:崇信佛法、嚴守戒律、目標明確、立場堅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堅不可摧;但有時賢愚不分、好壞不辨。

孫悟空:桀驁不馴、敢作敢當、勇敢機智、愛憎分明、疾惡如仇、正直無私、行俠仗義、無所畏懼、敢於反抗壓迫。

豬八戒:一方面好吃懶做、見識短淺、愛搬弄是非、耍小聰明、說話、愛佔小便宜、貪戀女色;另一方面又不失忠勇和善良、戰鬥勇猛、知錯能改、淳樸憨厚。

沙僧:一心跟著唐僧,正直無私,任勞任怨,謹守佛門戒律,踏踏實實,謹守本分。

語文考試必背3大文學常識:每條都很重要,學生一定要牢記!

二:《水滸傳》

1、名著背景

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本書寫於明朝。

2、主要內容

《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話文寫成的歌頌農民起義的長篇章回體版塊結構小說。以宋江領導的起義軍為主要題材,通過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壓迫、英勇鬥爭的生動故事,暴露了北宋末年統治階級的腐朽和殘暴,揭露了當時尖銳對立的社會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殘酷現實。

3、中心思想

①深刻揭示了農民起義的社會根源——“官逼民反”、“亂自上作”.

②歌頌農民起義英雄.

③揭示農民起義失敗的必然原因之一.

④嚴重的忠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進步意義.

4、人物形象及對應的典型情節和性格特徵

魯智深(花和尚):拳打鎮關西、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嫉惡如仇、俠肝義膽、粗中有細、勇而有謀、豁達明理。

武松(行者):血刃潘金蓮、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除惡蜈蚣嶺崇尚忠義、勇而有謀、有仇必復、有恩必報、(不足:濫殺無辜),是下層英雄好漢中最富有血性和傳奇色彩的人物。

吳 用(智多星): 智取生辰綱 足智多謀、神機妙算。

林 衝(豹子頭):闖白虎堂、風雪山神廟、火燒草料場、雪夜上梁山 武藝高強、勇而有謀,但為人安分守己、循規蹈矩、被逼上梁山。

李 逵(黑旋風):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場、嫉惡如仇、俠肝義膽、脾氣火爆、頭腦簡單、直爽率真。

宋 江(及時雨):私放晁蓋、怒殺閻婆惜、三打祝家莊 為人仗義、善於用人、但總想招安。

楊 志(青面獸):楊志賣刀、智取生辰綱 精明能幹、粗暴蠻橫。

5、閱讀感受

①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惟妙惟肖;②本書採取了先分後合的鏈式結構,使小說的故事情節環環相扣,頭緒眾多而線索分明;③語言上,小說採用古白話,所以語言描寫生動形象,活靈活現。

語文考試必背3大文學常識:每條都很重要,學生一定要牢記!

三:《駱駝祥子》

1、作者

老舍:現代著名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主要作品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茶館》

2、寫作背景

《駱駝祥子》是老舍的長篇代表作。1930年老舍從英國回來,面對滿目瘡痍的祖國,作品的格調開始變得沉重起來,《駱駝祥子》就是他那個時期的作品。

3、主要內容

整部小說以祥子買車的三起三落為情節發展的中心線索,淋漓盡致地表現了舊社會人力車伕的苦難生活,藝術地概括了祥子從充滿希望,到掙扎苦鬥,直到精神崩潰,走向墮落的悲慘一生。批判了那個不讓好人有出路的社會。

4、主題思想

表現了舊社會人力車伕的苦難生活,揭露和聲討了把祥子逼進深淵的黑暗社會,說明了舊社會憑個人奮鬥發家只不過是一種幻想。

5、藝術特色

①通過祥子的變化,無情地批判了這個黑暗的社會;

②小說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怵目驚心的、具有濃郁的老北京風情的人物畫與世態圖;

③善於調動各種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④創造性地運用北京市民的口語,使通俗樸素的語言文字變得生動新鮮、活潑有力,充滿了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