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IP劇的三觀歪在哪裡?

電視劇《楚喬傳》開篇前幾十分鐘,大力渲染了魏國奴隸制度的殘酷。從奴隸被當做獵物射殺,到婢女被變態老爺玩弄致死,編劇大概是想告訴觀眾,在那個時代,身為奴婢就意味著命若飄萍朝不保夕且毫無尊嚴,所以女主角才要奮起反抗。可是女主角上線後,我們才發現原來她除了頭髮顏色跟其他人不同之外,還有輕鬆扭轉畫風的神力。她不僅敢於在主人眼皮底下偽造文書指鹿為馬,還敢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貴族王孫的皇子踹下水。面對三番五次救她的世子燕洵,更是冷言冷語沒有好臉色。請問她“作”出這些膽大包天的行為憑的是自己機智果敢武藝高強嗎?不是的,她是憑著主人喜歡她,皇子喜歡她,燕洵世子喜歡她。

熱門IP劇的三觀歪在哪裡?

知乎上有人問:“如何評價趙麗穎在楚喬傳中的表現?”如果我只看了前三集,大概也會去寫個讚美她敬業、有進步的答案。但現在不行了,破功的不是趙麗穎,而是劇本設定讓她的角色一度有綠茶化的趨勢,而諸多不合理的情節又讓人無法投入地欣賞演員的演技。最彆扭的地方在哪裡呢?大概就是編劇強行讓男女主角產生誤會並決裂吧。

熱門IP劇的三觀歪在哪裡?

主角都是要吃苦的,家破人亡是開胃小菜,兄弟/姐妹反目是家庭套餐,皮肉受苦是顯示主角英雄(英雌)氣概的基本手段,被天下人誤解更是塑造主角堅忍性格的最大殺招。而千帆過盡後屹立不倒,矢刃交錯間髮型不亂,則是主角才能享有的神聖光環。現今的瑪麗蘇劇我也看了不少,有些號稱虐,有些號稱勵志,都是女主角從一文不名成長成無所不能——由此便可打上“女權”的名號——你看,咱們的女主角多麼強大,多麼有抱負!可為什麼總讓人覺得哪裡不對?

熱門IP劇的三觀歪在哪裡?

有網友說得好,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這種東西,本質上是一個爽文,好像做夢一樣的爽。先讓配角喪心病狂般迫害女主,然後女主角技能爆發將惡人踩在腳下。一樣是善惡到頭終有報,爽文跟一般小說的區別在哪裡呢?其一在於,有水平的故事有更高明的製造矛盾的方式,不會通過將反派塑造成壞到荒謬的方式來突顯主角的正義。其二在於,爽文之所以為“爽”文,所謂的“虐”當然就是為“爽”而服務的,決不能真的虐到點子上。比如女主角愛的男人不愛女主角,就是核彈級別的虐,你在所有瑪麗蘇劇裡都不會看到。

熱門IP劇的三觀歪在哪裡?

男主角對女主角一定愛得痴心絕對,他不能媽寶,不能三心二意,不能畏懼人言,只能因忠孝仁義天下蒼生等無可挑剔的理由暫時與女主角分離,這種生硬的矛盾往往會使女主角那昏天黑地的委屈顯得尷尬蒼白,甚至有點虛假。如果說一門心思加害女主角的女配們是死有餘辜,那被浪費真心的男配何辜?默默背鍋的男主何辜?最後,大家都明白了,唉,不過是陪大女主演個戲而已嘛。女主要在女配那裡體驗報復和碾壓的快感,要在男配那裡享受備胎的溫暖,還要在男主角那裡過一把似虐實寵的矯情癮,最後誤會冰釋破鏡重圓,順便登上人生巔峰,這是美夢的全套。假如這種被劇情設定寵壞的大女主也算“女權”代言人的話,那女權真是又被黑出了新的高度。

熱門IP劇的三觀歪在哪裡?

有部分粉絲在微博上苦口婆心地教育網友:別老關注楚喬的兒女情長,這是一個青春勵志正能量片,你們應該把重點放在楚喬廢除奴隸制度的理想上!唉,說實話,我要看理想抱負,有的是比《楚喬傳》更深刻的文藝作品可看。何況兒女情長有什麼不好呢?傳統以男性為主角的武俠劇從來不恥於將兒女情長視為最好歸宿。“拈花把酒偏折煞世人情狂”,喬峰雖在生命最後一刻做了悲情民族英雄,但他一生求之不得的夢想是和阿朱去塞外放羊。“只要情濃不要武功”,張無忌有飛龍乘雲的一切條件,卻甘願與趙敏歸隱山林。金庸可是被很多人詬病為直男癌的,但他筆下的男性角色分明很“軟蛋”啊。

我上初中的時候,在《今古傳奇·武俠版》上接觸到了當時所謂的“新武俠”,也第一次讀到了以女性為第一主角的武俠小說。當時覺得很欣喜,因為傳統男性武俠作家對女性角色的刻畫都容易流於表面,且夾雜著濃重的直男審美色彩。自那至今的十幾年間,網絡上湧現了論千論萬的女性寫手,女主視角的網文更如恆河沙數。從宅鬥,商鬥,朝鬥,到修真,種田,穿越,題材日益豐富。然而女主角在網絡小說中當上總裁、皇帝、上神、將軍、鳳主,到底能不能算是一種精神自覺上的進步呢?

網絡小說魚龍混雜,當然不能一概而論。但如果被投資拍成劇是衡量小說受歡迎程度的一個標杆,那麼也許我可以說,至少在感情觀上,當下最火的女性視角網文,對比於十幾年前的新武俠小說是一種退步。從前的女主角沒有被三五男性角色眾星拱月的“幸運”,甚至可能終其一生都沒有找到相惜之人——這種小說讀來不“爽”,甚至會悵惘,但若有所失之後終究能夠笑著釋懷。那或許算是一種教人成長的“虐”。

我想真正的清醒和自尊既不是我不需要男人,也不是男人都得匍匐在我腳下,而是,我不怕我愛的人不愛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